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伯凡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当代史
  • 1篇信息时代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叙述者
  • 1篇英雄性
  • 1篇硬汉
  • 1篇硬汉性格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消亡
  • 1篇哲学家
  • 1篇日常语言
  • 1篇神性
  • 1篇尼葛洛庞帝
  • 1篇普罗米修斯
  • 1篇重读
  • 1篇物理距离
  • 1篇先验
  • 1篇先验逻辑
  • 1篇现象学
  • 1篇历史叙述

机构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央人民广播...

作者

  • 5篇吴伯凡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美术观察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小康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王轶琼静穆的世界
1996年
一位艺术家走向成熟,就是走向他在其上可以自由活动、洒脱地舒展身心的“正途”。我不是说王轶琼已经“成熟”,我只是说他已经在走向成熟。 《祭农神殿》是首先吸引我的作品。画面右上方一个粗大的箭头,作者的解释印证了我的猜测。这个粗大的箭头代表现代,与代表着过去的神殿适成对照。作者要表现的是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意欲把某种“历史意识”渗入画面。王轶琼的作品中,这种渗透着“历史意识”的作品委实不少:《城墙》、《断柱》、《城堡》…… 历史!令人浮想联翩的历史,只要它在其中,画面就该有了说不清的意味了吧?我却感到了乏味。我突然想起了曾轰动一时的《父亲》油画。“父亲”那种可说是秦时,也可说是汉时的面孔,那张和他身后的土地一样沉默、古朴、饱经风霜的“我的父亲”
吴伯凡
关键词:历史意识日常语言语言消亡
文学的呼唤:神性归来——试析英雄性格的消泯与流氓意识的泛起
1989年
本文力图表明,文学与宗教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神话本质,其表现是在许多故事背后的一个“永恒”的故事,而普罗米修斯的神话就是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命运的永恒的故事。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尾句“They endured”是许多文艺杰作的真正主题,其重要意义之一——在精神上支撑人们“渡过难关”是文学与宗教的共同职能。现代文明下神性的没落意味着英雄性格的消泯,随之而来的是流氓意识的泛起。西方现代文学的共同特征正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的批判和对神性的怀恋与呼唤。根据这一观点,作者对《老井》和《红高粱》的创作进行了哲学层次的分析,进而对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所面临的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伯凡
关键词:英雄性普罗米修斯硬汉性格老井《红高粱》
“问题”启示录
2017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这句初听起来有些唐突的话,因为道破了历史叙述中被有意无意遮掩的用心而广为流传.叙述者于浑然不觉中被他们所处时代的语境、立场所限制和摆布,不自知地用“事实判断”来表达“价值判断”——讲“史”,不过是在讲“经”.
吴伯凡
关键词:历史叙述当代史克罗齐哲学家叙述者
“后信息时代”的来临:从信息到智能——重读《数字化生存》被引量:2
2016年
尼葛洛庞帝早在互联网产业刚刚兴起时就指出,处理、传输信息不应该是计算机的核心功能,比"上网"更重要的,是电脑的去机器化("让电脑更像人"),成为主动感知、探寻并悄然解决各种难题和任务的"英式管家",而非毫无主动感知力和执行力、冷漠地处理少数信息的机器。在"后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不是信息,而是智能。前三次工业革命解决的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自由移动,即消除物理距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技术,关注的是人与机器的"心理距离"。从古典IT(工业技术,Industry Tech)、传统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到新IT(智能技术,Intelligence Tech),是一次颠覆式的飞跃。
吴伯凡
关键词:后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重读互联网产业尼葛洛庞帝物理距离
“方法”与“道路”
1994年
不少现代的哲学家都乐于扮演一种思想巡警的角色.这种传统也许从康德就开始了.康德曾明确地表示,“批判哲学”不是提供新的知识,而是纠正以前曾发生过的谬误;它不直接地带来某种成果,但就它能阻上混乱、维护秩序这一点来说,它仍然创造了某种成果,所以它在思想上担当的角色恰似警察在社会上担当的角色.这种“警察意识”驱使康德去追查在他之前的哲学家们的思想方法的过失——他们的哲学之所以是不可信的(康德称之为“独断论”),就是因为他们没能掌握一套正确的方法.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他明确地宣称:“本论著乃一方法论,非即学问自身之体系.”在康德看来,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才有可能建立一门真正的哲学;即一门能够成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作为方法论的批判哲学就是尚未建立的形而上学的“导论”.
吴伯凡
关键词:形而上学黑格尔《纯粹理性批判》柏拉图先验逻辑《精神现象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