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玉
- 作品数:8 被引量:10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饲料脂肪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和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脂肪水平为4.64%、6.56%、8.47%、10.39%和12.31%的5组试验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初始质量(9.84±0.14)g]。水温为23.4~27.0℃,60 d。饲养结果显示,体质量增加及成活率以8.47%脂肪含量组最佳;雄虾肝胰腺中的C18:3n-3,雄虾肌肉脂质中C20:4n-6、C20:5n-3、C22:5n-3与饲料脂肪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肌肉和肝胰腺脂肪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对各组虾肝胰腺的超微结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黄凯吴宏玉朱定贵麻艳群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脂肪酸
- 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 试验以鱼粉、大豆油、玉米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糖原料。配制等蛋白、等脂肪,不同糖水平的试验日粮。设计糖水平分别为10%、15%、20%、25%、30%、35%、40%和45%,对吉富罗非鱼进行养殖试验,研究饲料糖不同...
- 吴宏玉
-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饲料糖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生理功效
- 文献传递
- 饲料糖水平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饲料不同糖水平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配制投喂6个糖水平(0、8%、16%、24%、32%和40%)的等蛋白、等脂肪试验饲料,经过90 d试验期后发现:(1)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饵料系数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饲料糖水平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的粗蛋白、粗灰分、水分含量无影响,但对粗脂肪含量有影响,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3)血浆葡萄糖浓度、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总胆汁酸含量等相关血液指标随饲料糖水平变化呈升高的趋势.(4)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随摄入饲料糖水平升高而升高,而碱性磷酸酶含量随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各项研究指标结果认为,在斑点叉尾鮰幼鱼饲料中添加16%~24%的糖含量较为合适.
- 蒋小珍张盛黄凯吴宏玉蒋焕超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饲料糖肌肉营养成分血液指标酶活力
-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0年
- 通过逐渐升高盐度的方法,分别测定盐度为0、10、20、30和40时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实验周期40 h。结果表明:在盐度0~40时,总游离氨基酸(TOF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鲜味氨基酸(TAA)的含量都随盐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特别是当盐度从20增加到30时,肌肉中TOFAA、EAA、NEAA和TAA含量的增高幅度最明显。在凡纳滨对虾肌肉FAA中,含量最高的是甘氨酸(Gly),其次是脯氨酸(Pro)、精氨酸(Arg)和丙氨酸(Ala)。在盐度为0~40范围内,肌肉中主要的渗透压调节因子是甘氨酸(Gly)、脯氨酸(Pro)、精氨酸(Arg)、丙氨酸(Ala)和牛磺酸(Tau);而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缬氨酸(Val)、甲硫氨酸(M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和酪氨酸(Tyr)的含量在各盐度组未呈现显著变化(P〉0.05)。在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出售前的40 h,通过提高水体盐度来提高凡纳滨对虾肉质的鲜味是完全可行的。
- 黄凯蒋焕超吴宏玉裴福庭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游离氨基酸
- 禁食状态下凡纳滨对虾游离氨基酸的降解代谢被引量:2
- 2011年
- 在禁食胁迫下,对在盐度为0(S0)和30(S30)水体中的凡纳滨对虾肌肉游离氨基酸(FAA)的浓度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禁食15d后,两种盐度中的凡纳滨对虾肌肉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有所升高,但其中游离的牛磺酸(Tau)、苏氨酸(Thr)、脯氨酸(Pro)、丙氨酸(Ala)、半胱氨酸(Cys)、缬氨酸(Val)、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的浓度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脯氨酸(Pro)在禁食15d后的浓度降为0,牛磺酸(Tau)、苏氨酸(Thr)、丙氨酸(Ala)、半胱氨酸(Cys)、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的降幅也比较显著(P<0.05);但甘氨酸(Gly)、天门冬氨酸(Asp)、酪氨酸(Tyr)、精氨酸(Arg)等主要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却显著升高,从而使游离氨基酸总浓度升高。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肌肉里游离氨基酸浓度在禁食胁迫下降解代谢强度不一,饲料中添加脯氨酸(Pro)、精氨酸(Arg)和赖氨酸(Lys)等游离氨基酸后,可能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 蒋焕超黄凯杨淇龄吴宏玉钟灵香范观华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禁食肌肉游离氨基酸
- 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代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3
- 2013年
-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肝代谢功能的影响,实验配制等蛋白、等脂肪含量的8种不同糖水平(10%、15%、20%、25%、30%、35%、40%和45%)饲料,每个糖水平设3个重复,饲养周期49 d,结果显示:(1)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糖水平为35%时,罗非鱼增重最快;饲料糖水平为40%时饲料系数最低。(2)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升高,鱼体肌糖原、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鱼体肝糖原含量先增加后下降。(3)饲料糖水平对各组鱼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清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总蛋白和总胆汁酸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糖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而鱼体肝酯酶和脂蛋白脂酶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4)饲料糖水平35%时,肝脏组织出现少量细胞脂滴空泡状现象;饲料糖水平40%和45%时,肝脏组织切片有明显的细胞脂滴空泡状、核偏移和细胞质消失现象。肝脏脂滴空泡状面积率与组织脂肪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肝脏组织的脂肪肝病变程度成正比。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苗种饲料以29.10%~35.00%的糖水平较利于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后期的脂肪肝病预防。
- 蒋利和吴宏玉黄凯麻艳群杨淇龄余德光钟灵香
-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
- 肌醇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肌醇水平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reochromis aureus)生长、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罗非鱼脂肪肝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养殖效益。【方法】分别以肌醇添加量为0.00%、0.01%、0.02%、0.03%和0.04%的饲料进行奥尼罗非鱼养殖试验,70d后心脏采血,用PUZ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生化分析,同时解剖取鱼体背部肌肉和肝脏,烘干后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结果】当肌醇添加量为0.03%时,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达到峰值[(5196.30±716.68)%],饲料系数(1.47±0.04)、肝体比[(3.31±0.03)%]、肝脏脂肪量[(39.20±6.03)%]相对较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较高(3.96±0.37mmol/L),但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相对较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汁酸等的活性也相对较低。【结论】饲料中肌醇的添加量要严格控制,同时要注意选好肌醇的添加时机,根据奥尼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及环境条件下的实际需要量进行添加。
- 吴宏玉唐瞻杨杨鸿昆罗永巨黄凯甘西
-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肌醇脂肪含量血清生化指标
- 饥饿对凡纳滨对虾能量代谢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试验考察了喂食与禁食状态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及其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试验虾初始重为0.2627~0.2715g,水体盐度10,温度为27~30℃。喂食采用蛋白饲料(PD)和无蛋白饲料(FPD),蛋白饲料主要以酪蛋白、明胶为蛋白源,蛋白质含量为43.8%。喂食试验为30d,禁食试验为15d。结果表明,经15d的禁食,凡纳滨对虾幼虾日增重率为-1.85%,成活率为53.33%。饥饿状态下,蛋白质和脂肪是凡纳滨对虾的主要能源物质,且以蛋白质为主。饲喂蛋白质饲料组,虾体肌肉脂质中C18∶2n-6、C18∶3n-3、C20∶4n-6和C22∶6n-3(DH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禁食(ND)状态下,C18∶2n-6、C20∶5n-3和C22∶4n-6得到保留,而C18∶3n-3、C22∶6n-3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特别是C22∶6n-3消耗后所剩无几。
- 黄凯吴宏玉蒋焕超杨淇龄钟灵香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能量代谢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