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平生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强流脉冲
  • 12篇强流脉冲电子...
  • 5篇改性
  • 5篇表面改性
  • 3篇不锈
  • 3篇不锈钢
  • 2篇形貌
  • 2篇模具钢
  • 2篇磨损
  • 2篇耐腐
  • 2篇耐腐蚀
  • 2篇耐蚀
  • 2篇辐照处理
  • 2篇改性处理
  • 2篇表面改性处理
  • 2篇粗糙度
  • 1篇三维温度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涂层
  • 1篇热障

机构

  • 1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13篇吴平生
  • 12篇郝胜智
  • 11篇董闯
  • 8篇张向东
  • 4篇宋振飞
  • 3篇秦颖
  • 3篇王丽春
  • 3篇姜利民
  • 1篇武洪臣
  • 1篇邹建新
  • 1篇马腾才
  • 1篇李旻才
  • 1篇李仁峰
  • 1篇李仁峰

传媒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核技术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2006北京...
  • 1篇全国薄膜技术...
  • 1篇TFC’05...
  • 1篇第六届全国表...

年份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具钢SKD11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的形貌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不同工艺参数对模具钢SKD11进行表面处理,发现处理表面出现典型的熔坑形貌。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三维形貌轮廓仪对处理样品表面进行分析,模具钢SKD11亚表层碳化物的喷发是熔坑形成的主要原因。熔坑的分布情况与电子束处理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在相同加速电压下,熔坑面密度随脉冲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而熔坑平均尺寸呈现先随脉冲次数增加到最大值而后减小的趋势;对于相同处理次数时,使用高加速电压的样品表面形成的熔坑面密度较低,而且要比低电压更快地进入到平稳阶段。表面粗糙度呈现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吴平生郝胜智李旻才宋振飞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粗糙度
强流脉冲电子束热障涂层表面改性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了一维温度场模型,对强流(10 A.cm-2~40 A.cm-2)、脉冲时间(10μs^100μs)、电子束辐照热障涂层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靶材表层迅速熔化(甚至汽化),熔化层深度达到2.34μm(汽化层深度0.12μm);温度随时间变化率高达107K.s-1~108K.s-1,温度梯度大约109K.m-1;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表明:经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后,热障涂层性能得到改善,有利于热障涂层在工业中的应用。
宋振飞秦颖郝胜智武洪臣吴平生董闯马腾才
关键词:晶粒细化
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316L不锈钢的显微结构研究
利用Nadezhda—2型强流脉冲电子束源对316L不锈钢进行表面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手段测量改性样品表层的显微结构变化,发现辐照表面上形成熔坑现象,且主要集中于原始样品的组织不均匀位置,...
吴平生郝胜智宋振飞张向东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不锈钢显微结构
文献传递
强流脉冲电子束模具钢SKD11表面改性处理
本文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模具钢SKD11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分析样品表层形貌、成分分布变化,测试处理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处理样品表面产生熔坑现象,熔坑的分布情况与入射束处理参数密切相关,熔坑数量随轰击脉冲次数增加迅...
郝胜智吴平生张向东李仁峰王丽春姜利民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模具钢表面改性
文献传递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对不锈钢316L耐蚀性能的影响
本文利用“Nadezhda-2”型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以奥氏体不锈钢316L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金相显微镜、XRD、电子探针及电化学腐蚀仪等手段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处理材料表层微晶粒尺寸明显细...
姜利民郝胜智王丽春吴平生李仁峰董闯
文献传递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对不锈钢316L耐蚀性能的影响
利用“Nadezhda-2”型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以奥氏体不锈钢316L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及电化学腐蚀仪等手段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处理材料表层微晶粒尺寸明显细...
郝胜智姜利民张向东王丽春吴平生李仁峰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微结构
文献传递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层改性过程的三维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了柱坐标系下的轴对称(三维简化)温度场模型,对低能(1~6J·cm-2)、强流(10~40kA·cm-2)、短脉冲(1~6μs)电子束辐照靶材过程中的温度场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靶材经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后,亚表层(深度0.12~0.24μm,径向0~0.13cm范围内)首先完成固液相变,熔体迅速突破外表层,形成火山坑;随后熔化层迅速扩大到深度0.99μm,径向约2.01cm范围内;辐照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达108~109K·s-1。随后的试验结果显示,重熔层深度约为1~2μm,辐照边界出现明显的过渡区,表层晶粒得到细化,这与模拟结果吻合。
宋振飞秦颖郝胜智董闯吴平生张向东
关键词:三维温度场数值模拟
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对模具钢SKD11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本文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模具钢SKD11进行辐照处理。通过金相显徽镜、X射线衍射仪对处理样品表层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处理样品表面形成熔坑,表层成分分布均匀且颗粒细小;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重熔层的碳化物发生大量溶解...
吴平生郝胜智张向东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处理奥氏体磨损
文献传递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被引量:33
2008年
以T8钢、D2模具钢和AZ91HP镁合金为试验材料,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电压为27 keV,脉冲持续时间约为1μs,能量密度约为2.2 J/cm2)在试样表面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处理试样的表层组织、相结构及性能变化规律。另外,结合电子束能量沉积过程中瞬时温度和应力的作用特点,详细讨论了表面熔坑及深层硬化现象的形成机理。
郝胜智吴平生张向东邹建新秦颖董闯
关键词:表面改性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处理
强流脉冲电子束模具钢SKD11表面改性处理
本文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模具钢SKD11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分析样品表层形貌、成分分布变化,测试处理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处理样品表面产生熔坑现象,熔坑的分布情况与入射束处理参数密切相关,熔坑数量随轰击脉冲次数增加迅...
郝胜智吴平生张向东李仁峰王丽春姜利民董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