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提高断块油藏单井产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断块油藏单井产量的方法,包括:筛选符合条件的油藏;确定所述符合条件的油藏中剩余油储量及剩余油位置;提高所述油藏剩余油位置的渗析置换面积进而提高单井增量;提高所述单井增量的有效期。本发明不仅大幅度提高了...
- 杨健吴新伟李坪东邵晓岩杨学武王凯赵辉张鹏张彬许志雄
- 青石峁气田气井生产阶段划分及生产管理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分类分阶段实行差异化管理是实现致密气高效开发的有效手段。青石峁气田单井产量低、自然递减大,无明显平稳生产阶段,需进一步优化生产方式。综合分析合理配产、合理生产压差、临界携液流量等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要素,将气井生产阶段划分为投产前、投产初期、连续携液生产、措施连续生产、间歇生产、积液停产6个阶段,以优化合理配产、优选排水采气措施为思路,分别制定了各类气井的管理对策。
- 李坪东吴新伟李传龙杨雯棋李长忠任泽王力郎凯皓
- 关键词:生产压差合理配产
- C6油藏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及挖潜
- 随着C6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水驱矛盾日益突出,剩余油分布复杂,本文从剖面、平面分析注采两端剩余油控制因素,结合加密井试采效果,总结、细化剩余油富集规律,制定相应的剩余油挖潜对策。
- 刘安吴新伟王元婷徐梅莫磊孟令为
- 关键词:剩余油挖潜
- 宁夏彭阳地区侏罗系油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充分总结和分析了前人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侏罗系、三叠系油藏特征为立足点,对宁夏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沉积相、储层及构造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深入分析彭阳地区侏罗系油藏富集因素及规律的基础上,对勘探有利区进行了评价及优选。
- 吴新伟张永平张雁张瑛田小洁杨国斌
- 关键词:油藏含油性
- 靖安油田盘古梁-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对大量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定、压汞资料和测井数据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周家湾地区长6储层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主要为长石砂岩,局部发育岩屑长石砂岩;粒度以细砂为主,中砂次之;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微相。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溶蚀孔次之,含少量的晶间孔和微裂缝。储层的物性较差,主要受成岩作用和沉积相带的影响。
- 李坪东白旭吴新伟王勇刚
- 关键词:靖安油田储层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
- 鄂尔多斯盆地NL油田延9流动单元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国内外流动单元研究现状出发,结合研究区实际的岩心、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根据流动带指标和岩性-物性划分法划分流动单元.研究中遵循单井、剖面到平面的思路,开展了流动单元特征参数优选、取心井流动单元分析、非取心井的流动单元划分工作.运用动态资料验证流动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进行了流动单元剖面、平面特征研究及流动单元生产能力分析.研究表明,所选用的渗透率、孔隙度和流动层带指标IFZ3个参数可满足本区流动单元划分要求,研究区延9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 赵军龙朱广社吴新伟陈守民郑璇
- 关键词:流动单元划分鄂尔多斯盆地
- 环湾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石油成藏规律被引量:2
- 2015年
-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湖湾区暗色泥岩生烃潜力及环湖湾区石油成藏规律。通过分析湖湾区暗色泥岩生烃指标(TOC、S1+S2、HI、氯仿沥青"A"含量、烃含量、干酪根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原油成熟度,综合湖湾区分流河道砂岩发育特征及与泥岩接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湖湾区暗色泥岩为好-中等烃源岩,可以成为生烃灶;2延伸入湖湾区的分流河道砂岩、湖湾砂坝砂岩为石油运移通道,石油由湖湾沿分流河道向外运移;3湖湾西侧发育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湖湾内砂坝为透镜体状岩性圈闭;4由湖湾近源运移到岩性圈闭中形成侧生侧储或自生自储岩性油藏。该结果使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生烃区面积及石油勘探区域得到扩大。
- 邵晓岩康志华白旭吴新伟张雁王高强杨国斌王碧涛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成藏规律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1
- 2014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峰庄-红井子地区地跨西缘逆冲带和天环坳陷两大构造。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和构造对比等识别发现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断层,早期的逆断层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呈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展布;晚期的正断层分布于区的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在时空上匹配,促进了油气侧向运移并成藏。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发育3种类型油藏:早期鼻状隆起带成藏、西缘逆冲带逆断层成藏和晚期天环坳陷内正断层成藏。前两种类型同期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形成时间较早,为原始油藏;后者形成喜山期,时间较晚,属改造型油藏。晚期断层对油藏进行重新调整,造成断层下盘油藏被破坏。建立了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的成藏模式,总结其成藏规律为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异常压力和底水浮力驱动是油气运移的动力、连通宽广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载体、泥岩和断层阻挡以及构造高点是油气运移的最终落脚点。
- 朱广社杨豫川李凤杰赵俊兴吴新伟邵晓岩白旭
- 关键词:断层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长6油组3砂组沉积体系及勘探前景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长63砂组沉积体系研究,在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对工区长63砂组的储层进行了评价。通过沉积体系研究、储层评价、构造分析及已发现油层平面展布图等4图叠加,结合工区的成藏条件和成藏因素分析,查明了研究区长63砂组的有利勘探区域,认为6-1R岩性圈闭和6-2R岩性圈闭及6-3背斜构造和6-4鼻状构造是有利的勘探区。
- 吴新伟王勇刚
- 关键词:沉积微相勘探潜力陕北斜坡
- 基于多信息的鄂尔多斯盆地A区天然裂缝综合判识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研究从鄂尔多斯盆地A区天然裂缝判识需要出发,基于收集到的岩心、测井、地质等多种资料信息,开展了天然裂缝判识技术研究和优选。运用静态、动态资料揭示了工区天然裂缝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天然裂缝识别的主要方法包括岩心裂缝识别法、成像测井识别法、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分析法、常规测井参数法、常规测井曲线重构法、动态资料分析法及现代数学等方法。A区天然裂缝平面上主要位于河道微相中靠近边部区域、砂体厚度较小的区域、储层微构造起伏较大区域。动态资料验证表明,针对A区所建立的天然裂缝判识技术合理,对天然裂缝的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裂缝开发治理政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 赵军龙朱广社马永宁吴新伟陈守民李甘
- 关键词:测井解释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