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丽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黑腐病
  • 4篇椰菜
  • 4篇黑腐病菌
  • 4篇病菌
  • 3篇花椰菜
  • 3篇冠菌素
  • 2篇叶片
  • 2篇诱导抗性
  • 2篇幼苗
  • 2篇生理学机制
  • 2篇抗性
  • 1篇单胞
  • 1篇丁香假单胞菌
  • 1篇对花
  • 1篇叶片超微结构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素内酯
  • 1篇幼苗根
  • 1篇幼苗根系
  • 1篇幼苗叶片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大庆市农业技...
  • 1篇天津科润蔬菜...

作者

  • 8篇吴晓丽
  • 4篇吴慧玲
  • 2篇田晓莉
  • 2篇罗立津
  • 2篇王保民
  • 2篇李召虎
  • 2篇段留生
  • 1篇王郁铨
  • 1篇孙德岭
  • 1篇何钟佩
  • 1篇赵前程
  • 1篇杨秀红
  • 1篇李建民
  • 1篇张博
  • 1篇解备涛
  • 1篇黄丽岚
  • 1篇李巧云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黑腐病菌对抗感不同花椰菜品种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探讨花椰菜对黑腐病菌的抗性机制,利用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菌种BG02接种抗、感不同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botrytis DC.)品种幼苗的第4片真叶,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黑腐病菌侵染的不同时期对花椰菜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腐病菌侵染后,花椰菜叶细胞的细胞壁变形、质壁分离、质膜断裂、叶绿体变形、片层结构零乱、线粒体膜破坏,甚至最后细胞器解体、膜系统破坏,直至整个细胞死亡。感病品种2003X-106的叶绿体片层和质膜部位受损害较早,叶绿体和线粒体外膜外突成致密的小球。抗病品种雪峰叶绿体膜系统比感病品种受损害时间晚且程度轻,近细胞壁处有电子密集物沉积。以上结果说明,黑腐病菌引起的细胞结构病变在抗、感品种间的表现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细胞的膜系统比感病品种的膜系统更能抵抗黑腐病菌的破坏。
吴晓丽李巧云解备涛吴慧玲
关键词:花椰菜黑腐病菌超微结构抗病性
花椰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与抗黑腐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在盆栽条件下,花椰菜抗病品种雪峰和感病品种2003X-106的幼苗在接种黑腐病菌后,叶片组织内O2-·产生速率, SOD、POD、PAL活性,MDA含量和膜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增加。与2003X-106相比,雪峰的O2-·产生速率和SOD、 PAL活性的增加更为显著,POD活性也要高于2003X-106;而MDA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幅要明显低于2003X-106。表明抗 病品种雪峰比感病品种2003X-106具有更强的抗黑腐病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吴晓丽李建民段留生田晓莉王保民何钟佩李召虎
关键词:花椰菜黑腐病菌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
花椰菜抗黑腐病的生理学机制及其抗性的化学诱导研究
吴晓丽
关键词:黑腐病菌冠菌素
黑腐病对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阐明黑腐病对苗期花椰菜的根系形态和生理影响,为建立花椰菜抗黑腐病根系育种新途径提供依据,利用黑腐病菌感染花椰菜抗病品种雪峰的叶片后,研究植株根系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接种7天后的植株根长、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根系活力比接种后2天的显著增加。接种处理的植株根长、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明显比未接种对照(CK)低,但是接种幼苗的根系活力比未接种对照的根系活力高。接种3天后,接种处理的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接种后0~4天,接种处理的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未接种对照,但到接种后5~7天,接种处理的根系SOD活性又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根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在植株接种后都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但是,黑腐病病原菌没有提高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上结果说明,黑腐病菌引起了花椰菜幼苗根部一系列形态变化,并通过诱导植株根系中防御酶活性和调控内源激素等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
吴晓丽罗立津陈妙芬吴慧玲
关键词:黑腐病根系活力
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对花椰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1年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R)对花椰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以花椰菜品种雪峰为材料,采用盆栽法,于幼苗第4片真叶展开时,分别喷施不同浓度SA和BR溶液,并进行干旱胁迫,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BR处理均可提高壮苗指数、地上部干物质含量、根冠比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促进壮苗的形成,改善生长状况,但对胞间CO2浓度无作用。干旱胁迫下,50 mg/L SA和0.01 mg/L BR可以有效减缓干旱胁迫后的花椰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趋势,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缓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旱胁迫对花椰菜幼苗造成的伤害。本试验条件下,SA和BR最适宜的喷施浓度分别是50 mg/L和0.01 mg/L。
吴晓丽罗立津黄丽岚杨秀红吴慧玲
关键词:水杨酸油菜素内酯花椰菜抗旱性
P. syringae pv. glycinea M-18生产冠菌素补料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提高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高产突变株P. syringae pv. glycinea M-18,发酵生产冠菌素的产量。【方法】研究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初始葡萄糖浓度、葡萄糖补加浓度、补加时间、补加次数、补加三氯化铁的浓度及pH对发酵产生的影响,并在5 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试验。【结果】在5 L发酵罐中,自发酵后84 h起,保持葡萄糖浓度在5—2 g.L-1,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 g.L-1,发酵后84 h每升发酵液补加0.005 mmol三氯化铁,发酵过程中用40 g.L-1的MgCO3来调控pH在6.7左右,与对照相比冠菌素的产量显著提高,最高达31%。【结论】在发酵过程中将葡萄糖控制在一个较合适的范围内可以显著提高P. syringae pv. glycinea M-18发酵生产冠菌素的产量。
张博吴晓丽吴慧玲
关键词:冠菌素补料分批发酵丁香假单胞菌
花椰菜幼苗抗黑腐病的生理学机制及其抗性的化学诱导研究
本试验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及生理生化基础的层次上,以对黑腐病不同抗性的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varbotrytis)品种雪峰和2003X-103为材料,系统研究了花椰菜幼苗抗黑腐病的生理学机制。在此基础...
吴晓丽
关键词:黑腐病菌茉莉酸甲酯冠菌素诱导抗性
文献传递
花椰菜幼苗抗黑腐病的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以对黑腐病抗性不同的2个花椰菜(B 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 tis)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花椰菜苗期抵抗黑腐病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接种7 d后,黑腐病菌(X anthom onas camp estris pv.C amp estris)的侵入导致花椰菜幼苗干物质积累下降,抗病品种‘雪峰’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2003X-106’,这与接种3 d后雪峰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下降较慢有关。病原菌侵染后,2个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增加,但是抗病品种‘雪峰’的增幅较感病品种‘2003X-106’低;‘雪峰’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接种后逐渐降低,而‘2003X-106’却逐渐增加;接种后,‘雪峰’叶片的IAA和M e-JA含量均上升,ABA则显著降低,而‘2003X-106’的IAA含量降低,ABA显著增加,M e-JA则在接种后的不同时期有增有减。
吴晓丽田晓莉王郁铨段留生王保民孙德岭赵前程李召虎
关键词:生理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