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直雄

作品数:3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6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毛泽东
  • 6篇诗词
  • 5篇典故
  • 5篇艺术
  • 5篇习凿齿
  • 4篇楹联
  • 2篇诗词创作
  • 2篇诗歌
  • 2篇手法
  • 2篇毛泽东诗词
  • 2篇考辨
  • 2篇白梅
  • 2篇创作手法
  • 2篇词创作
  • 1篇调遣
  • 1篇杜甫
  • 1篇杜甫草堂
  • 1篇杜甫诗
  • 1篇新人
  • 1篇新诗

机构

  • 29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1篇吴直雄

传媒

  • 19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党的文献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党史文苑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清风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越时空千百载 积淀凝铸好家风——论“凿齿之风”对习氏良好家风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家风,狭义而言,犹门风。仅指一家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等。广义而论,当是指一个家庭、家族世代相传所沿袭下来的、能够展现该家庭及家族成员的传统风尚。习凿齿家风称之为"凿齿之风",对习氏家族家风的形成影响甚大,主要表现在:"崇尚忠烈、学习忠烈"之风,对习氏"忠直爱国"家风形成的影响;"慎忠追远、和谐忠孝"之风,对习氏"和谐团结"家风形成的影响;"热爱教育、注重德行"之风,对习氏"尚学敦厚"家风形成的影响;"行善积福、破男尊女卑"之风,对习氏"男女平等"家风形成的影响;"精擅学术、勇于践行"之风,对习氏"刚正不阿、学以致用的苦读,特立独行多创见"家风形成的影响。
吴直雄
关键词:习凿齿家风文化
毛泽东诗释人名的艺术
1995年
姓名,本是一个人的标志或代号,是个体表征自我存在的生命编码.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姓名这个编码,还蕴含着取名者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在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中,当他在论及人的姓名时,尤其擅于挖掘人名的深层意蕴,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他借诗中的词语巧代人名的藏名释名艺术,简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妙境地.藏名释名寄厚望黄镇是将军外交家,原名黄士元.那一年,黄镇将军赴布达佩斯.临行前曾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缓步走到黄镇跟前,停下脚步问:“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我脾气不好。
吴直雄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人姓名深层意蕴释名交际效果自我存在
剥离旧体 重铸新词──简论剥体诗及毛泽东妙用剥体的艺术
1996年
在当今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和毛泽东研究的不少论著中,有8首毛泽东诗词与前人名诗在创作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关系尤为密切,有的甚至袭用其中的字句。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或曰“抄”、或曰“改”、或曰“仿”、或曰“套”……为了匡正和统一这些说法,本文将中国古代名诗与此相类似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界定这是“剥体”作诗的传统创作手法,并在此基础上将毛泽东这8首作品与前人名诗简作对比分析后指出:毛泽东这8首诗作正是用此手法,抓住现实问题进行再创作的属剥体诗的新作品;毛泽东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榜样,是“古为今用”的典范。
吴直雄
关键词:毛泽东剥体诗妙用艺术
“毛泽东挽妹长联”并非毛泽东所作
2005年
吴直雄
关键词:墓葬毛泽东楹联故事
从《沁园春·雪》的用典看“毛泽东有‘帝王思想’”说之荒谬
2006年
自从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攻击毛泽东《沁园春·雪》有“帝王思想”以来,此种说法,因种种原因。阴影难散。其实从毛泽东《沁园春·雪》词的用典情况来看,从岳飞的名词《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用典被不少文史大家所误读而造成的严重恶果来看,所谓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有“帝王思想”之说,纯属荒谬妄评。
吴直雄
关键词:毛泽东《沁园春·雪》用典
关于用字失范错乱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1997年
是否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文明状况。近些年来的用字失范错乱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用字失范错乱的种种表现及其根源和整治办法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吴直雄
关键词:用字汉字
习凿齿及其相关问题再考辨被引量:5
2011年
习凿齿曾任过荥阳太守,亦曾任过衡阳太守。公元363年4月之前拜见过司马昱,"相王"不是去见丞相司马昱,而是桓温授意他去"观察"会稽王司马昱。但因他称颂了可望为帝的司马昱而忤桓温之旨,故不被觊觎晋廷的桓温所用,不久罢归襄阳。为避苻坚逼用,他于公元379年沿湘江二州入赣,并在江西万载书堂山及新余白梅生活了33年,且最终在此地将巨著《汉晋春秋》54卷完稿。该著的内容并非终于愍帝,而实达东晋元帝、明帝、康帝乃至孝武帝时的人和事。习凿齿的德行与节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和习氏子孙。在这1600余年来,据习氏族谱所载,其子嗣中人才济济,而尤以习嘉言、习仲勋等,其功业彪炳史册。
吴直雄
关键词:习凿齿桓温苻坚太守《晋书》
界定典故多歧义 《辞海》定义应遵循——论典故的定义被引量:14
2003年
什么叫典故?一方面,尽管《辞海》对其早有界定。然人们对其定义自有看法,致使典故的定义多达10余种,这些“自有看法”的定义,提出了不少的问题,给人们研究典故开拓了视野、开启了思路,无疑于典故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另一方面,《辞海》中的“典故”条作为一个条目的定义,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它仍然是一个不失为稳妥的定义,是我们辨别典故、界定典故、运用典故时可以大胆遵循的。
吴直雄
关键词:典故歧义《辞海》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
1996年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吴直雄诗词和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深受人们青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祖国的传统诗词和楹联也十分喜爱,在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中,不时运用,有顺手拈来之妙。他所创作或引用的传统诗词和楹联,紧...
吴直雄
关键词:传统诗词诗词楹联二十四桥腐败现象史可法
毛泽东对杜甫诗并未妄加抑扬被引量:3
1999年
吴直雄
关键词:毛泽东杜甫草堂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艺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