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枝
- 作品数:49 被引量:251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颅内肿瘤被引量:1
- 1992年
- 儿童颅内肿瘤在发病、临床、病理表现、治疗与预后诸方面均有独自的特点,在某种情况下难以确诊,影响治疗,为此将我院14年间的儿童颅内肿瘤病例作一分析。
- 吴秀枝黎辉陈家禄刘胜
- 关键词:颅内肿瘤儿童病理
-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被引量:1
- 1997年
- 对3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脑脊液结果的分析表明:(1)该菌可以感染多个脏器,而中枢神经系统最常受累。(2)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其他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相似。(3)如诊断不及时,则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4)为了提高治愈率,药物的应用和疗程必须严格遵守合理用药原则。
- 吴秀枝曾庆杏陈秀芳高泽年魏爱华黎辉
- 关键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
- 癫痫与脑肿瘤(附62例分析)
- 1992年
- 癫痫发作有时是诊断脑肿瘤的重要线索。我院1977~1990年住院患者1189例,其中62例有癫痫症状,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为3~69岁。62例均经脑电图、CT 脑扫描、脑血管和/或脑室造影诊断。
- 吴秀枝贺兵宋业胜胡振序
- 关键词:癫痫脑肿瘤
- 皮肤Merkel瘤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附1例光镜电镜观察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1994年
- 报告1例皮肤Merkel瘤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erkel瘤极为罕见,来自皮肤的Merkel细胞,该细胞系感觉触觉功能细胞,属APUD系统细胞,APUD细胞分布全身各个脏器,具有分泌多肽类神经内分泌细胞。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含大量带膜神经内分泌颗粒。本病例同时患有两种性质完全不相同的肿瘤。文献上报导罕见。
- 黎辉吴秀枝陈德基
- 关键词:皮肤肿瘤白血病
- 射频消融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急性与慢性临床试验
- <正>目的:对需行子宫全切的子宫肌瘤患者先行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然后立即或3天后切除子宫,通过观察被治肌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 ER、PR 表达的变化,循证射频消融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基本原理。方法:60例多发性子...
- 罗新宋雯霞王晓玉谢杏美吴秀枝常明伟
- 文献传递
- 子宫肌腺病声象图与病理组织结构对照分析
- 1989年
- B超诊断子宫肌腺病是目前最优监测方法。为探讨子宫肌腺病的组织声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的相应关系,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有效的保守治疗之理论依据。我们对80例子宫肌腺病进行声象图分型与病理组织结构对照分析。
- 曹来英田孝坤常明伟林拔英曹秀娟彭善友吴秀枝
- 关键词:子宫肌腺病声象图病理组织保守治疗声学
- 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4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报告了4例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男2例,女2例,位于颈段1例,胸段3例,均为髓外硬膜下。随访2例生存3年死亡,2例8个月内死亡。本病临床诊断非常困难,均于术中或术后确诊。手术应尽量切除肿瘤,术后采取综合治疗以期获得长期生存。
- 陈谦学叶应湖郑必全王国安陈坚刘仁忠刘胜吴秀枝
- 关键词:椎管黑色素瘤原发性综合疗法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被引量:2
- 1997年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很少见,我院1975~1995年共收治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此类肿瘤7例。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诊治和预后等问题讨论如下。 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15~58岁,病程3~12个月。无其它部位黑色素瘤病史。7例术前均诊断为其它性质病变,其中3例诊断为脊髓压迫症(性质待查),1例为神经鞘瘤,2例为脑胶质瘤,1例为脑膜瘤。
- 陈谦学王国安叶应湖陈坚陈治标刘胜刘仁忠吴秀枝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预后
- 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过程中对突触可塑性的调控规律。方法取健康初生、幼年和成年大鼠各10只,每只取脑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CA1区的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38免疫反应产物强度;HE染色法显示神经元胞体。结果初生大鼠海马CA1区中神经元大量存在,但S100、GFAP和P38表达均少,幼鼠的表达增加,但仍显著少于成鼠的表达(P<0.01)。结论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与突触出现时间、突触数目增加及功能成熟有关。
- 谭来勋孙圣刚段申汉王细林吴秀枝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 人原发胃癌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采用酶联亲和组织化法对125例胃癌标本进行了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及长期随访。取其中20例距癌瘤远端无癌胃组织作对照。结果显示胃组织ER阳性而PR阴性者为25.6%(32/125),ER和PR均为阳性者为13.6%(17/125)。未发现ER阴性而PR阳性病例。无癌胃组织未发现ER或PR阳性。ER阳性胃癌多为低分化型。条件相同时胃癌ER或PR阳性者预后较好,但ER或PR阳性率与病人年龄、性别及大体分型无明显关系。作者认为对ER或PR阳性胃癌患者可试行内分泌治疗。
- 彭善友黎辉熊国胜吴秀枝巩恩厚富成必杨笔耕卢业茂
-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