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作强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三角帆
  • 3篇三角帆蚌
  • 3篇缺氧
  • 3篇胁迫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定时控制系统
  • 1篇养殖
  • 1篇藻类
  • 1篇藻类生长
  • 1篇溶解氧
  • 1篇溶氧
  • 1篇扫描电镜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体液免疫
  • 1篇排氨率
  • 1篇曝气
  • 1篇曝气系统
  • 1篇微藻
  • 1篇温度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周作强
  • 5篇胡梦红
  • 4篇刘其根
  • 2篇吴杰洋
  • 2篇王有基
  • 1篇刘军
  • 1篇袁明哲
  • 1篇黄翠
  • 1篇陈雪英
  • 1篇顾叶丹
  • 1篇丁晴晴

传媒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氧和有毒微囊藻胁迫下三角帆蚌鳃和主要消化器官以及晶杆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阐明缺氧和有毒铜绿做囊藻对三角帆蚌鳃和主要消化器官的毒理效应和组织病理,实验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暴露于缺氧和有毒铜绿做囊藻下三角帆蚌的鳃、胃、肠以及晶杆体等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从第7天开始缺氧和有毒藻类复合胁迫组三角帆蚌的鳃丝及柱状细胞出现大量坏死和脱落,胃肠腔面纤毛脱落、上史细胞破裂坏死,晶杆体在第5天已经完全消失;第7天单独缺氧组和单独有毒藻类组的鳃和消化道出现少量的病变,单独缺氧组晶杆体在第7天完全消失,单独有毒藻类组晶杆体则一直存在。胁迫消失后,3个实验暴露组的晶杆体都未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因此缺氧和有毒铜绿做囊藻对三角帆蚌鳃和消化系统产生不可恢复性损伤,双重胁迫组影响最为严重,缺氧胁迫组相对有毒铜绿做囊藻胁迫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三角帆蚌在缺氧和有毒藻类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机制提供了组织病理学上的参考,并为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工具种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顾叶丹尚跃勇袁明哲陈雪英周作强胡梦红
关键词:三角帆蚌缺氧扫描电镜
一种微藻连续高效光培养的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连续高效光培养的简易装置,包括容器系统、照明系统、曝气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支架系统、培养基半自动添加系统和定时控制系统,照明系统的照明装置位于容器系统内部,容器系统底部设有放藻管,培养基半自动添加系统通...
周作强胡梦红刘其根黄翠吴杰洋
文献传递
缺氧对贝类的胁迫效应及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基于缺氧对贝类养殖的危害,从贝类免疫系统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围绕缺氧胁迫对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的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从缺氧对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血细胞总数(THC)、吞噬活性和细胞活性氧(ROS)含量、以及参与体液免疫的溶酶体酶、抗氧化物酶、抗氧化因子、酚氧化酶等多种免疫因子的影响,概括了缺氧对贝类免疫系统影响的一般规律。本文不仅能为衡量贝类所在水域的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围绕贝类在缺氧胁迫下生理适应性机制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周作强丁晴晴刘其根王有基胡梦红
关键词:缺氧贝类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缺氧和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为了综合评价溶解氧和有毒铜绿微囊藻及其交互作用对三角帆蚌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rate,OCR)、排氨率(ammonia excretion rate,AER)和O:N的影响,本文通过为期21d的室...
周作强胡梦红刘其根
关键词:三角帆蚌溶解氧耗氧率排氨率
文献传递
一种溶氧可控的三角帆蚌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氧可控的三角帆蚌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系统、溶氧自动控制系统、温控系统和养殖水内循环系统,养殖系统通过隔板划分为三个相互连通的区域,中间区域设有养殖卡槽,溶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泵、氮气罐、自动控制气阀、溶...
胡梦红周作强刘其根王有基吴杰洋刘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