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roTaper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在老年磨牙根管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ProTaper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在老年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6例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现患牙193颗,随机分为3组,A组60颗,B组64颗,C组69颗。A组采用ProTaper手动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预备根管;B组采用ProTaper机动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预备根管;C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对适充率、填充满意率、急症反应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A、B、C组的适充率分别为为94.02%(110/117)、93.80%(121/129)、62.22%(89/143);A、B、C组的填充满意率分别为96.58%(113/117)、96.12%(124/129)、58.04%(83/143);A、B、C组急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7%(5/117)、4.65%(6/129)、26.57%(38/143)。A、B两组在适充率、填充满意率、急症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分别与C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Taper根管扩大系统联合镍钛K锉在老年磨牙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显著。
- 朱斌周新文郑遥倪耀峰赵晨
- 关键词:老年患者根管治疗
-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200例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患齿修复成功率、修复后1、2年咀嚼效能有效率、修复前后患齿健康指数。结果:1观察组患者因牙龈炎、牙龈着色、冠折/根折、全冠松动/脱落、桩核松动/脱落而失败的发生率为2.0%、2.0%、1.0%、2.0%、1.0%,均低于对照组的6.0%、7.0%、5.0%、7.0%、5.0%,观察组总成功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的74.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修复后1、2年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4.0%、86.0%,对照组分别为89.0%、7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修复后抗折裂强度、GI、SBI均较修复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修复后抗折裂强度、GI、SB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具有较高成功率,咀嚼功能改善明显,临床效果优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
- 朱斌孙海涛周新文赵晨郑遥
-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树脂核
- AAV-VEGF复合无机骨颗粒促进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 周新文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腺相关病毒
-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37例)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辅以局麻下开髓,对照组(35例)仅在局麻下开髓。利用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和WHO临床疼痛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评估中,实验组表现自如者占86.5%,对照组仅为42.9%;临床疼痛评级实验组94.6%选择无痛,对照组68.6%选择无痛,差异显著(P<0.01)。结论: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用于急性牙髓炎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 周新文王立新刘希云
- 关键词:笑气急性牙髓炎牙科焦虑
- 渗透性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后对托槽抗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渗透性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后,对正畸托槽抗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0颗新鲜拔除的健康人类前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脱矿组、渗透性树脂治疗组,每组10颗。使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将托槽粘接于实验牙后,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量托槽的抗剪切粘接强度(SBS),并对牙面进行粘接剂残留指数(ARI)评估。结果 SBS对照组为5.13±0.62MPa,脱矿组为4.09±0.89 MPa,渗透性树脂治疗组为6.23±1.17 MPa。任意两组之间独立样本t检验均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矿组ARI小于另外两组,对照组和渗透性树脂治疗组之间AR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渗透性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不影响托槽的粘接强度。
- 徐辉华幸周新文厉松
- 关键词:早期釉质龋
- 渗透树脂对脱矿牙釉质色彩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渗透树脂对脱矿牙釉质色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双尖牙20颗,置于脱矿液中制备人工釉质脱矿标本,并用渗透树脂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比色仪对标本脱矿前、后以及渗透树脂治疗后的色彩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脱矿前组与脱矿组之间、脱矿组与渗透树脂治疗组之间色彩存在显著差异,而脱矿前组与渗透树脂治疗组之间色差相对较小。结论渗透树脂可有效改善釉质脱矿后的牙齿颜色。
- 华幸周新文周新文徐辉
- 关键词:釉质脱矿色差
- 人工骨颗粒大小对于牙槽骨重建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人工骨颗粒对于骨再生的引导作用。方法:将人工制备的无机骨颗粒分为直径300~500μm和850~1000μm植入GBR动物模型,分别在植入后4周及10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后4周时,2个实验组均可见新生骨自颅骨骨面沿人工骨颗粒向扩增区域内部生长;术后10周时,小颗粒组新生骨数量明显多于大颗粒组,且更加成熟致密,多处可见桥连样结构。新生骨面积比、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之间空隙的比值、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比,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性增加;且在术后4周与10周时,前3个指标均为小颗粒组高于大颗粒组,而接触长度比则在4周和10周时大、小颗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人工骨颗粒周长和人工骨颗粒空隙比,小颗粒组在4周和10周时均显著高于大颗粒组。结论:在人工骨材料植入的早期阶段,小颗粒组较大颗粒组具有更强的骨引导再生能力。
- 周新文张振庭刘希云徐辉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骨重建
- 两种形态玻璃纤维根管桩修复残冠的2年随访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临床上多采用平行或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修复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但两种形态根管桩的临床效果还有待证实。目的:评价残冠修复时使用平行及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残冠患者121例,共156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平行玻璃纤维根管桩与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重建桩核,然后以全瓷或金属烤瓷冠修复。术后每半年复查1次,分别对修复体的稳固性、边缘密合性、牙周组织情况、咬合功能等方面进行临床评价,观察期为2年。结果与结论:121例患者均完成2年的随访观察。平行玻璃纤维根管桩组根管桩自牙颈部折断1例,治疗成功率为98.7%;锥形玻璃纤维根管桩组根管桩折断1例,根管桩连同全冠完整脱落1例,经重新粘接后行使功能良好,治疗成功率为97.5%;两组间治疗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种形态的玻璃纤维根管桩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周新文刘希云赵晶
- 关键词:生物材料桩核冠修复残冠金属烤瓷冠
- 浅谈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3
- 2010年
-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和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当前科研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徐辉周新文厉松白玉兴
- 关键词:口腔医学
- 无机骨材料对上颌窦提升术后骨再生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研究兔上颌窦提升术后扩增区域内新生骨的改建过程和破骨细胞的分布情况,探讨无机骨颗粒对上颌窦提升术后骨再生的影响。方法:对8只日本大耳白兔施行上颌窦提升术。实验组扩增区植入无机骨颗粒,对照组仅使血凝块充满扩增区,不填充移植材料。结果:术后4周,对照组扩增区近窦黏膜处的新生骨表面可见大量破骨细胞。组织形态测量学分析表明,术后4周至8周实验组窦底提升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8周时实验组新生骨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上颌窦内存在的空气压力可导致上颌窦提升术后新生骨发生吸收。在上颌窦提升术中使用无机骨填充材料可抵抗上颌窦内的空气压力,并具有良好的骨重建效果。
- 赵晶周新文章涛刘洪飞徐辉
-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术破骨细胞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