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Baff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及相关基因表达检测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RT-PCR法由斑马鱼脾脏克隆B细胞刺激因子baff基因,构建过表达斑马鱼baff且携带有绿色荧光标记蛋白的重组质粒pIRES2-GFP-baff;胚胎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斑马鱼胚胎;通过GFP荧光标记跟踪并筛选转基因阳性鱼;Western blot法鉴定Baff-GFP融合蛋白表达情况;qPCR检测baff,GFP及baff下游相关基因bcl-2,il-4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细胞、胚胎及幼鱼baff和GFP均高表达,baff下游基因bcl-2激活和il-4基因抑制表达。通过胚胎显微注射法可成功获得过表达baff的转基因斑马鱼,此研究为建立红斑狼疮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及高通量筛选Baff拮抗剂奠定了基础。
- 张力谢英周昕徐增年刘树锋
- 关键词:斑马鱼红斑狼疮BAFFBCL-2IL-4
- 人RAFF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及早期免疫基因表达检测
- <正>目的:建立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模型,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RT-PCR法由人淋巴瘤细胞克隆了人BAFF基因全长855bp蛋白编码区域,构建表达人BAFF重组质粒Tol2-hBAFF,体外...
- 张力周昕谢英刘超徐增年刘树锋
- 文献传递
- 血清碱性磷酸酶动态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动态监测在肿瘤骨转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93例恶性肿瘤患者(未出现骨转移)、102例肿瘤骨转移患者和98例健康成人的血清 ALP活性。结果肿瘤骨转移组血清ALP活性(197.9±19.6)U/L高于肿瘤无骨转移组(63.5±14.6)U/L与健康对照组(66.1±9.9)U/L,t分别为14.49、15.83,P均<0.01。对肿瘤骨转移 ALP活性的动态跟踪,统计学显示确诊恶性肿瘤时ALP活性(A)(65.3±13.9)U/L与动态观察ECT和影像学未出现骨转移时 ALP活性(B )(123.4±15.4) U/L,B与确定骨转移 ECT阳性的 ALP活性(C)(197.9±19.6) U/L间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A与Bt=9.82, B与Ct=13.15)P均<0.01。结论血清 ALP活性与肿瘤骨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常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 ALP活性,可作为判断肿瘤早骨转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把影像学的定位和酶学的定量结合起来,能提高早期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对于治疗和疗效评估有积极意义。
- 李红周昕付鹏张红芳
- 关键词:动态检测碱性磷酸酶恶性肿瘤骨转移
- 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及早期免疫基因表达检测
- 2013年
- 目的建立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模型,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法由人淋巴瘤细胞克隆了人BAFF基因全长855 bp蛋白编码区域,构建表达人BAFF重组质粒Tol2-hBAFF,体外细胞转染并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蛋白表达。重组载体经显微注射斑马鱼受精卵后,GFP荧光跟踪并筛选阳性鱼。qPCR法检测早期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人BAFF-GFP融合蛋白可成功表达,利用Tol2-hBAFF重组质粒显微注射斑马鱼受精卵可获得表达人BAFF的转基因斑马鱼,且表达人BAFF斑马鱼1 dpf胚胎中TCRAC明显高表达,而Ikaros则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在斑马鱼胚胎中表达人BAFF蛋白会造成早期淋巴系统中基因的过早表达。结论建立的表达人BAFF的转基因斑马鱼,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与BAFF功能亢进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具有诸多优点的新型工具。
- 张力周昕谢英刘超徐增年刘树锋
- 关键词:转基因斑马鱼系统性红斑狼疮
- 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及早期免疫基因表达检测
- <正>目的:建立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模型,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RT-PCR法由人淋巴瘤细胞克隆了人BAFF基因全长855bp蛋白编码区域,构建表达人BAFF重组质粒Tol2-hBAFF,体外...
- 张力周昕谢英刘超徐增年刘树锋
- 文献传递
- 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及早期免疫基因表达检测
- 目的:建立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模型,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RT-PCR法由人淋巴瘤细胞克隆了人BAFF基因全长855 bp蛋白编码区域,构建表达人BAFF重组质粒Tol2-hBAFF,体外细胞转染并...
- 张力周昕谢英刘超徐增年刘树锋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机制基因表达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应用2A肽策略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转基因斑马鱼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以Tol2为骨架载体,以绿色荧光蛋白(GFP)、Cherry为报告基因,探讨采用2A肽双基因载体构建策略构建单启动子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方法;将B细胞刺激因子(BAFF)分别置于2A序列前后位置,分析位置效应对跨膜融合蛋白的表达与剪切的影响,探讨多基因共表达转基因斑马鱼构建技术。方法以In Fusion法将GFP-2A-Cherry序列构建到Tol2质粒上,所得p Tol-GFP-2A-Cherry质粒转染He La细胞、显微注射1-细胞期斑马鱼受精卵;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He La细胞、斑马鱼幼鱼体内GFP与Cherry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验证GFP和Cherry蛋白的表达量与剪切情况;分别构建p Tol2-GFP-2A-BAFF与p Tol2-BAFF-2A-Cherry质粒,Western blot法检查BAFF的表达与剪切情况。结果 p Tol2-GFP-2A-Cherry质粒转染的He La细胞,GFP与Cherry均可单独表达且表达呈现时空一致性;GFP-2A-Cherry融合蛋白可被剪切为GFP与Cherry,且成等比例表达趋势。p Tol2-GFP-2A-Cherry质粒显微注射1-细胞期斑马鱼受精卵可获得可单独表达GFP与Cherry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p Tol2-GFP-2A-BAFF与p Tol2-BAFF-2A-Cherry于斑马鱼体内均有融合蛋白的表达,且BAFF序列位于2A序列后更易于融合蛋白的剪切。结论通过2A肽策略构建可实现在斑马鱼体内单一载体、单一启动子调控双基因表达目的。发现编码跨膜分泌蛋白的功能基因位于2A序列的不同位置会直接影响蛋白的剪切,功能基因位于2A序列后易于跨膜蛋白的剪切。
- 张力刘超周昕谢英刘树锋
- 关键词:斑马鱼双顺反子
- 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建立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索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在斑马鱼体内应用策略与技术路线,构建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为条件型功能基因研究及组织特异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构建肝脏特异启动子fabp10启动rt TA蛋白表达的重组质粒pfabp10-rt TA,联合p TRE-Tight-BI-Ac GFP1质粒转染He La细胞后给予doxycycline诱导,Western blot法验证;pfabp10-rt TA联合p TRE-Tight-BI-Ac GFP1质粒注射斑马鱼1-细胞期受精卵后,30μg/m L doxycycline诱导,荧光筛选稳定整合个体。结果共转染pfabp10-rt TA与p TRE-Tight-BI-Ac GFP1的He La细胞经1μg/m L浓度doxycycline诱导培养液诱导,GFP表达量显著高于不加doxycycline培养液对照组;筛选获得的稳定整合斑马鱼幼鱼,在浓度为30μg/m L doxycycline条件下,肝脏明显有绿色荧光表达,对照组幼鱼肝脏位置未有明显绿色荧光。结论 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可用于建立四环素调控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外源基因;利用该技术可建立诱导肝脏表达GFP建立转基因斑马鱼品系,为建立条件型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探索肝脏器官发生发育等研究提供良好的模式动物工具。
- 张力刘超周昕谢英刘树锋徐增年
- 关键词:斑马鱼肝脏绿色荧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