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树夏

作品数:342 被引量:1,502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0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6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2篇颌面
  • 104篇面部
  • 98篇颌面部
  • 65篇下颌
  • 58篇颌骨
  • 46篇下颌骨
  • 44篇创伤
  • 42篇骨折
  • 35篇炸伤
  • 35篇爆炸伤
  • 26篇颌面部爆炸伤
  • 25篇缺损
  • 23篇颌关节
  • 23篇面部损伤
  • 21篇颌面部损伤
  • 21篇颌面创伤
  • 20篇血管
  • 20篇火器伤
  • 18篇面神经
  • 17篇外科

机构

  • 321篇第四军医大学
  • 3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武警总医院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西安第四军医...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西北核技术研...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341篇周树夏
  • 80篇刘彦普
  • 58篇刘宝林
  • 54篇雷德林
  • 52篇顾晓明
  • 50篇何黎升
  • 33篇薄斌
  • 30篇曹建广
  • 28篇刘荫秋
  • 26篇胡开进
  • 24篇毛天球
  • 20篇王昭领
  • 20篇王彦亮
  • 18篇白振西
  • 17篇斯方杰
  • 16篇李德伦
  • 16篇李兵仓
  • 15篇刘志斌
  • 15篇吕春堂
  • 14篇梁河清

传媒

  • 77篇实用口腔医学...
  • 24篇中华创伤杂志
  • 2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8篇中华口腔医学...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8篇华西口腔医学...
  • 13篇临床口腔医学...
  • 11篇现代口腔医学...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8篇口腔医学研究
  • 7篇国外医学(口...
  • 7篇创伤外科杂志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口腔医学纵横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届全国口...
  • 4篇人民军医
  • 3篇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20篇2005
  • 23篇2004
  • 42篇2003
  • 25篇2002
  • 40篇2001
  • 19篇2000
  • 9篇1999
  • 13篇1998
  • 11篇1997
  • 7篇1996
  • 8篇1995
  • 10篇1994
  • 27篇1993
  • 17篇1992
  • 18篇1991
3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面创伤数据库的建立
<正> 口腔颌面部暴露于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在全身创伤中占有和相当比例,是颌面外科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国内8家创伤首诊医院1992~1994年对1915例患者的调查,头面颈部伤占60%以上。Sastry 等对北美众多...
薄斌何黎升刘彦普周树夏
文献传递
不同程度脱矿异体骨移植的抗原性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部分脱矿异体骨具有较好的骨诱导性和机械强度,但其抗原性尚缺乏免疫学的专门研究。实验对未脱矿、部分脱矿及全脱矿异体骨进一步用抗原自身消化和连续化学处理后。异位植入C_(57)BL/6小鼠的肌肉内。通过检测抗体—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反应来定期观察动物的体液免疫状态。并与新鲜异体骨和新鲜同基因骨移植相比较。结果发现,部分脱矿异体骨移植后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的细胞杀伤率与同基因骨没有显著差别(P>0.05),与新鲜异体骨有显著差异(P<0.01)。
马振国周树夏杨维东刘宝林
关键词:异体骨抗原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秦瑞峰毛天球顾晓明雷德林封兴华周树夏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肿瘤手术
颧骨三维牵张器的初步研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颧骨外固定三维牵张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根据机械移动原理,设计两块可相对移动的支撑板,一定范围内在两个垂直方向任意移动,带动牵张杆改变牵张方向,进行三维牵张成骨,在离体羊颅骨模型上进行模拟牵张成骨。结果:研制的三维缝牵张器重量30g,牵张杆前后向移动2cm左右、上下方向移动3.5cm左右,向外移动3cm左右,牵张控制准确,三维变向简便易行。结论:设计的外固定三维牵张器可以三维牵张,操作简便易行,控制准确。
王恩群张菊会程龙刘彦普周树夏
关键词:颧骨
间接性颞下颌关节创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颞下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新型多功能生物撞击装置 ,在 1 0MPa和 2 5MPa气压下以 0 .845kg圆柱形钢质抛射体对幼年山羊的颏部进行撞击 ,建立类似于儿童间接性TMJ损伤动物模型。结果 :颏部撞击可引起双侧TMJ的间接性损伤 ,包括关节积血、髁状突、关节盘以及关节附着和颞骨关节面等破坏性改变 ,撞击力越大对关节结构的损伤越重 ,这种破坏性改变与人类TMJ损伤后的表现相一致 ,病变较典型 ,致伤方法可靠。结论 :该模型适合于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TMJ损伤的研究 ,可用于TMJ损伤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研究。
刘桂才刘彦普孙沫逸胡开进雷德林周树夏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动物模型创伤
创建中国人颌面创伤评分及创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思考被引量:6
2006年
量化和加权处理创伤患者的形态或生理指标,经计算后用数字显示患者的伤情及其严重程度,这就是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它不仅能客观评价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还能指导和评价治疗措施、资源利用和质量控制.创伤评分对患者救治、临床研究、医院管理、专业发展和学术交流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伤评分的研究工作,发达国家的医院管理工作已将其纳入计算机系统.
薄斌周树夏
关键词:创伤评分医院管理工作颌面严重程度评分创伤患者
基于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被引量:57
2004年
目的 探讨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设计和植入体制作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完成 2例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设计和制作 ,并行修复体植入术。结果 经计算机设计和严密制作的修复体术中仅数分钟顺利就位 ,各部件达到设计位置 ,术后患者面部外形与健侧对称 ,咬合关系良好 ,下颌偏斜纠正。结论 反求结合快速原型能够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的设计和制造 ,提高了手术精度 ,节省了手术时间 。
龚振宇刘彦普周树夏李涤尘S.Singare何黎升
关键词:反求工程下颌骨缺损
颌面部瞬时空腔效应及血管损伤的研究
1991年
高速投射物致伤时,由于瞬时空腔的作用,不仅造成直接击中区的组织损伤,也造成伤道周围组织的震荡损伤,致伤组织种类不同,损伤波及范围也不同。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致伤时是否有较大的瞬时空腔形成存在争议,且无实验依据。本实验运用高速摄影方法。
谭颖徽周树夏刘宝林
关键词:颌面部血管损伤伤道火器伤
可吸收聚乳酸接骨板螺钉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国产新型L/DL-聚乳酸与DL-聚乳酸接骨装置行骨折内固定的效果并比较两种可吸收材料的性能。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国产新型生物降解L/DL-聚乳酸材料制作接骨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6只狗进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并与另一种国产生物降解DL-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采用大体、组织学、X线摄片、骨力学测试及材料理化性能检测等方法,观察术后2、4、8、20周时的内固定效果及材料降解吸收情况。结果 所有狗双侧下颌骨骨折皆在对位良好的情况下愈合。L/DL-聚乳酸夹板固定侧骨力学强度在术后4、8周时高于DL-聚乳酸夹板固定侧(P<0.05)。L/DL-聚乳酸的降解吸收较DL聚乳酸慢,对机械强度的保持优于DL-聚乳酸。结论 L/DL-聚乳酸及DL-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均能保证下颌骨骨折的愈合,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L/DL-聚乳酸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更适合于向小型化发展。
陈宇轩吕春堂周树夏雷德林熊成东
关键词:下颌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动物实验
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183例整复方法回顾被引量:2
1989年
1983年4月至1988年4月,共收治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183例。分别采用头颈区域皮瓣,游离组织瓣和皮肤扩张术等18种方法进行整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就183例整复方法及其效果作一回顾分析。 一般资料 183例中,男106例,女77例。年龄5~57岁。其中,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98例(53.6%)。
李德伦周树夏刘宝林毛天球梁河清
关键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方法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