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飞 作品数:24 被引量:144 H指数:6 供职机构: 福建省气候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气象局开放式气象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建筑科学 电气工程 更多>>
华南前汛期低频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华南地区65站气象观测资料和2.5°×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NOAA Hysplit v4.9轨迹模式,对1961—2012年华南前汛期(4—6月)低频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低频降水主要表现为30—60 d的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和10—20 d的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BWO)特征。其主要水汽输送路径分别是西南路径、东南路径以及西北路径;源地分别为印度洋(IO)、南海—西太平洋(SCS—WP)和欧亚大陆(EA)。华南前汛期降水ISO和BWO强年,低频振荡周期显著,振幅较大;弱年周期不显著,振幅较小。来自IO的水汽输送贡献率,ISO降水强年(43.63%)高于ISO降水弱年(38.36%);来自SCS—WP的水汽贡献率,BWO降水强年(52.68%)高于BWO降水弱年(47.12%);来自EA的水汽贡献率年际变化不大。典型年分析发现,降水ISO和BWO两种周期叠加增强的年份,华南地区处于水汽辐合中心;反之,则处于水汽辐散中心。 李晓帆 唐振飞 杨婷 池艳珍关键词:华南前汛期 季节内振荡 准双周振荡 水汽输送 福建省前汛期高温干旱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以2018年为例 2022年 基于1961-2018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气象观测站数据,以2018年为例分析了福建省前汛期高温干旱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前汛期福建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现象,对农业造成一定影响;异常高温与东北亚大陆高压暖脊有关,持续性干旱与水汽输送异常偏西偏北、热带对流MJO东传受到抑制有关;福建省前汛期高温干旱复合年的前冬海温类似于中部型拉尼娜状态,而单独干旱年海温类似东部型拉尼娜状态;高温干旱复合年同期500hPa位势高度场中国东部-北太平洋为异常正距平,850hPa南风异常输送至中国北方,热带对流位于中西印度洋和日界线附近;而单独干旱年水汽输送信号较弱,热带对流位于南海-西太暖池附近。 孟冰祥 施宗强 唐振飞 林荣惠关键词:前汛期 高温干旱 拉尼娜 两次严重影响闽南的台风暴雨对比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1×1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13年第8号台风"西马仑"及2014年第7号台风"海贝思"对闽南沿海地区带来强降水的两个台风的背景场以及物理量... 杨婷 唐振飞 孟冰翔关键词:台风 1617号“鲇鱼”台风暴雨诊断分析和水汽输送轨迹模拟 <正>1引言福建是我国台风登陆较多的省份,因此对登陆台风的研究一直是气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是一个热点领域,台风专家陈瑞闪先生[1]曾指出台风暴雨是台风业务预报中最重要、最复杂、难度最大之点,每场都有... 唐振飞 杨婷 李晓帆关键词:台风暴雨 水汽输送 长三角城市及城市群对降水变化影响的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研究城市化的气候效应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降水资料和台站降水资料等,从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趋势两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工作如下:
⑴利用2003—2009年CMO... 唐振飞关键词:区域气候 降水分析 长江三角洲 江西“6·19”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24 2010年 利用NCEP逐6 h 1°×1°的grib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2010年6月19—20日江西地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演变及高低空急流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发生在副高与高空槽稳定维持的有利背景场环境下。暴雨落区上空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持续的西南水汽输送和高低空急流配置,共同造成了此次大范围暴雨的发生和维持。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后侧、低空急流的前方造成正涡度辐合上升运动,暴雨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气流的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叠加,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为这次暴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也是对流维持、持续的重要机制。湿位涡低层为负、高层为正,高、低值中心和密集带的演变显示了强对流系统暖湿气流与外界干冷空气的相互作用。 杨婷 苗春生 唐振飞关键词:特大暴雨 湿位涡 急流 基于CMIP6的福建省极端气温预估 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第六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模拟数据和高分辨率逐日格点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分位数映射法和泰勒图对福建省极端气温指数模拟值进行订正和评估,发现在历史参照期(1991—2010年)订正后的各极端气温指数模拟值与观测值更加接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福建省21世纪近期(2021—2040年)、中期(2051—2070年)和末期(2081—2100年)订正后的极端气温指数相对于历史参照期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间变化来看,21世纪各时期,全省平均极端气温指数呈现升高趋势,且随着时间推移增幅不断加大。从空间变化来看,极端最高气温TXx呈现西北内陆增幅大、东南沿海增幅小的趋势,极端最低气温TNn空间分布与TXx类似,增幅略小,夏季日数Su增量在福建西南部为大值区,暖昼日数TX90p在福建东南部增幅最大。采用广义极值(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分布研究了TXx重现期变化,发现SSP2-4.5情景下,21世纪3个时期增温较为匀速,而SSP5-8.5情景下增温呈加速趋势。在SSP5-8.5情景下,历史参照期20 a一遇的极端最高气温在21世纪末期每年都可能发生。 陈笑晨 唐振飞 陈锡宽 郑潮宇 李欣欣 杨婷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 气候变化 国内外洪涝灾害评估进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23年 全球变暖导致暴雨洪涝灾害频发,该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外洪涝灾害评估的进展,试图找到对有效合理评估洪涝灾损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处理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能够得到较可靠的城市洪涝灾损面积;利用Arcpy库叠加城市洪涝变化过程和社会经济数据可以对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动态评估;利用近实时洪水事件中财产保险索赔的网格总计数,结合潜在洪水区并提取区内预测因子和变量,建立可运用于多场景的洪水财产保险索赔模型。 高诗妍 陈思 唐振飞 潘航 李天航关键词:洪涝 灾害评估 受灾面积 基于CMORPH资料的长三角城市化对降水分布特征影响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4 2011年 利用CMORPH卫星降水资料和NCEP风场资料,综合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杭州、上海、苏州等主要城市的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夏半年降水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700 hPa平均引导气流控制下,城市中心和下风向地区的夏半年降水强度比上风向地区增加5%~15%,最大值通常位于城市中心下游20~70 km。冬半年主要城市周围的降水量、降水时间和降水强度的空间变化都比较小,城市效应对降水分布特征没有明显的影响。长三角城市因地理位置的差异,不同城市降水的下游效应存在差别。夏半年南京、杭州、无锡、苏州、常州等城市的下风向地区比上风向地区降水强度明显增加,城市效应显著。上海和宁波受到海洋影响明显,夏半年低层海风侵入范围较广,夏季降水强度的高值中心偏向海风的下游方位,可能是受到海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的共同影响。距离上风城市较近的镇江等城市,降水强度的分布受到上风城市降水强度下游效应的影响。 江志红 唐振飞关键词:降水强度 卫星资料 一次非对称台风暴雨的压能、湿焓场分析 利用逐6小时1°×1°的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2对0509号台风"麦莎"登陆前后主要生命期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2005年8月6日至7日在浙江登陆后24小时造成的非对称暴雨过程。结果... 杨婷 唐振飞 孟冰祥关键词:WRF模式 台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