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露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蒲公英
  • 1篇吊球
  • 1篇学成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设计
  • 1篇四氯化碳
  • 1篇四氯化碳所致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亲缘关系分析
  • 1篇种群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作物

机构

  • 6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郑州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河南省兽药监...

作者

  • 6篇唐露
  • 5篇李喜凤
  • 4篇胡春月
  • 4篇胡利欣
  • 3篇邱天宝
  • 3篇郑楠楠
  • 3篇张红梅
  • 2篇袁珂
  • 1篇安硕
  • 1篇方晓艳
  • 1篇杨胜祥
  • 1篇邱艳
  • 1篇朱加明

传媒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禹州漏芦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探讨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同模型组比较,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及MDA活性,升高肝组织中GSH-Px和SOD的活性,并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保肝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关。
李喜凤胡春月胡利欣方晓艳唐露张伟晓安硕王优湑
关键词:醇提物四氯化碳肝损伤
羽芒菊对4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的水浸提液对4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浸提法提取羽芒菊茎、叶、种子3个部分,用浸提液处理4种农作物种子及幼苗,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在4个不同质量浓度下分析种子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羽芒菊水提浸液对绿豆综合作用表现为促进,并随质量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减弱,对萝卜、油菜、莴苣表现为低促高抑。不同部位水提浸液抑制作用顺序为种子>叶>茎。对不同受试种子抑制作用呈现出莴苣>萝卜>油菜>绿豆,而对莴苣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羽芒菊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利用羽芒菊的化感作用将其作为竞争植物或覆盖植物,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或作为开发天然除草剂的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颜红果唐露袁珂吕武燕朱加明
关键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化感作用除草剂
吊球草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吊球草Hyptis rhomboidea的化学成分,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Gel CHP-20,RP-18,PTLC及硅胶等色谱法对吊球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评价部分单体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乙酯(1)、熊果酸(2)、齐墩果酸(3)、vanillactic acid(4)、迷迭香酸甲酯(5)、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7)、冬青素A(8)、β-香树脂醇(9)、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紫云英苷,10)和胆甾-5-烯-3β,4β-二醇(11)。其中化合物1对核盘菌的抑制活性最强,MIC为16.2 mg·L-1,化合物5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核盘菌的抑制活性最强,MIC分别为8.1,16.2 mg·L-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唐露李喜凤杨胜祥邱艳袁珂
关键词:化学成分抑菌活性
蒲公英I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优化蒲公英I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筛选适合的引物,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蒲公英叶片的DNA,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Taq酶MIX、模板DNA、引物3种因素2个水平,对蒲公英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其扩增程序进行优化。结果:确立了适合于蒲公英的最佳ISSR-PCR反应方法,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内含Taq酶MIX 15μL(1.25 U Taq DNA聚合酶,1.8 mmol.L-1 Mg2+,dNTPs各0.24 mmol.L-1),0.3μmol.L-1引物,5 ng模板。在此基础上,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6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蒲公英遗传分析。
李喜凤邱天宝张红梅胡利欣胡春月郑楠楠唐露
关键词:蒲公英ISSR-PCR正交实验设计
不同种群蒲公英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其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20个不同种源蒲公英样品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分析其遗传关系。方法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序。用DNASR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各样品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总长为711 bp,ITS1、5.8S、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25、262、226 bp。5.8S区较为保守,ITS1和ITS2碱基频率差异显著。结论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技术可用于蒲公英不同种群的亲缘关系分析。
李喜凤邱天宝张红梅胡利欣胡春月郑楠楠唐露
关键词:蒲公英亲缘关系
蒲公英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蒲公英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21个居群蒲公英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软件Popgen32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 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2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0.4%,平均H为0.286 5,平均I为0.437 0;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156 2~0.590 2和0.554 2~0.855 4;UPMG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地区的蒲公英种质聚在一起,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论采用ISSR分析蒲公英遗传多样性,蒲公英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表明可以用ISSR标记技术对蒲公英进行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喜凤邱天宝张红梅胡春月胡利欣郑楠楠唐露
关键词:蒲公英ISSR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