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英杰

作品数:29 被引量:32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角膜
  • 15篇激光
  • 12篇磨镶术
  • 12篇角膜磨镶术
  • 11篇原位
  • 11篇激光原位
  • 10篇术后
  • 10篇准分子
  • 10篇准分子激光
  • 10篇分子
  • 9篇近视
  • 8篇屈光
  • 8篇激光原位角膜...
  • 7篇原位角膜磨镶...
  • 7篇激光原位角膜...
  • 6篇准分子激光原...
  • 6篇准分子激光原...
  • 6篇角膜地形图
  • 5篇圆锥角膜
  • 5篇上皮

机构

  • 29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29篇夏英杰
  • 28篇陈跃国
  • 15篇张钰
  • 7篇齐虹
  • 5篇杨红玉
  • 5篇仲燕莹
  • 4篇朱秀安
  • 3篇仲艳莹
  • 2篇黄萍
  • 2篇王淼
  • 2篇赵蓉
  • 1篇张惠蓉
  • 1篇王兵
  • 1篇刘炯
  • 1篇王丽纯
  • 1篇孙倩
  • 1篇洪颖
  • 1篇董媛
  • 1篇刘炯

传媒

  • 9篇中华眼科杂志
  • 8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吸收泪点栓对术前伴干眼症患者LASIK术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泪点栓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伴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双肓对照研究。选取行LASIK术治疗,术前伴轻、中度干眼症的患者41例,同一患者的两眼随机分组,一眼采用可吸收泪点栓结合药物治疗(试验组),另一眼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记录泪点栓的并发症,比较两眼LASIK术前,术后1周和1、3、6个月时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和眼表疾病评分(OSDI)的值。运用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Two Related SamplesTest)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第1天泪点栓脱落外,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1周,试验组的SI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5,P=0.045),术后1个月及以后,两组的SIT值趋于一致。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的FL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4、-2.009、-2.120,P〈0.05)。而两组的OSDI和BUT值在上述各时间点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泪点栓是治疗LASIK术前伴干眼症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洪颖夏英杰张钰陈跃国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干眼病
去瓣与留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泪液炎症因子的比较
2013年
目的研究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眼与留瓣Epi-LASIK眼术后泪液中炎症因子释放率及临床结果的差异,并探讨导致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18名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一眼接受去瓣Epi-LASIK(去瓣组),对侧眼接受传统Epi-LASIK(留瓣组)。术前、术后2h、术后1d、术后5d分别收集每只眼的泪液。采用多通道免疫微珠分析测定泪液中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以浓度乘上泪液流量计算炎症因子的释放率。评估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角膜haze分级、角膜上皮愈合百分比。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与留瓣组相比,去瓣组在术后第5天裸眼视力更好(t=-4.832,P〈0.01),角膜上皮愈合百分比更高(压5.861,P〈0.01);术后1个月角膜haze程度更轻(U=6.045,P〈0.05)。术前。2组泪液中各个炎症因子的释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去瓣组泪液中IL-8和TNFα的平均释放率显著低于留瓣组(Z=-1.965、-2.145,P〈0.05),术后1d和5d2组泪液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瓣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及视力恢复更快,角膜haze程度更轻。去瓣组术后2h泪液IL-8和TNFα释放率较低可能是2组存在临床差异的原因之一。
张钰陈跃国夏英杰齐虹
关键词:近视炎症因子泪液
两种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在超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矫正中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及手术后并发症)。方法:应用Allegretto Wavelight-Wave1007型准分子激光机对超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10.0D)分别行LASIK和LASEK,其中LASEK组62人106只眼,LASIK组38人59只眼。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屈光状态、裸眼视力、戴镜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LASEK与LASIK屈光矫正结果平均等值球镜(mean spherical equivalent,,MSE)分别为(-1.32±1.66)D和(-1.02±0.85)D,12月时LASEK与LASIK分别为(-1.57±1.09)D和(-1.19±0.8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1个月时LASIK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好于LASEK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趋于相同,术后12个月LASEK组稍好于LASI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术后12月时UCVA≥1.0的百分比LASEK组与LASIK组分别为47.8%和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在Snellen视力表上变化的百分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等值球镜屈光度在±0.5D及±1.0D范围内的百分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组术后疼痛不适较LASIK组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两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LASEK和LASIK手术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正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黄萍刘炯夏英杰仲燕莹陈跃国
关键词:近视
去瓣与留瓣Epi-LASIK术后泪液炎症因子的比较
目的:研究去瓣Epi-LASIK眼与对侧留瓣Epi-LASIK眼术后泪液炎症因子及临床结果的差异,探讨临床差异的可能原因。<br>  方法:这项前瞻性的随机研究纳入18名近视患者,一眼接受去瓣Epi-LASI...
张钰陈跃国夏英杰齐虹
关键词:炎症因子角膜上皮愈合视力恢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对比研究
<正>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超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矫正中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及手术后并发症)。方法:应用Allegretto ...
黄萍刘炯夏英杰仲燕莹刘俊娟陈跃国
文献传递
Orbscan角膜地形图仪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比较被引量:8
2003年
陈跃国仲艳莹夏英杰
关键词:超声角膜测厚仪角膜中央厚度
上皮瓣下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原发性圆锥角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保留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7例(17眼),术中先制作完整的上皮瓣,掀瓣后使用0.1%核黄素浸泡角膜基质10min;再应用KXL系统进行紫外光照,光照强度30mW/cm2.连续照射4min,总能量7.2J/cm2,最后复位上皮瓣。分别于术前,术后1、3个月,1年检查裸眼视力(UCVA)、显然验光、最佳戴镜矫正视力(BCVA)、haze分级、角膜曲率、圆锥角膜指数(KI)、角膜最薄点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等。采用一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和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d3例患者疼痛评分2级,余均为1级。术后5d所有术眼角膜上皮愈合。术后1年UCVA逐渐提高(F=3.245,P〈0.05);等效球镜度逐渐降低(F=3.466,P〈0.05);角膜平坦曲率(K1)和陡峭曲率(K2)先升后降(F K1=5.572,P〈0.05;R K2=8.659,P〈0.01);KI逐渐降低(F=3.660,P〈0.05);角膜最薄点厚度变薄6%(F=20.501,P〈0.01);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上皮瓣的ACXL控制圆锥角膜进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张钰陈跃国夏英杰杨红玉
关键词:圆锥角膜上皮瓣
超高度近视LASIK术后的屈光回退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矫正超高度近视的准确性、预测性、稳定性及有效性。方法 LASIK矫正超高度近视 -10 1~ -2 6 0D ,平均 ( -13 9± 3 4)D 12 4例 193眼 ,按术前预矫等值球镜分别观察术后 1年的屈光度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裸眼视力。结果 术后 1年屈光回退率与性别、年龄、切削方式无关 (P >0 0 5 ) ,而是随着术前预矫度数的增加而增加。术前预矫屈光度越高 ,屈光回退程度越明显。术后平均裸眼视力达 0 6以上。结论 超高度近视LASIK术后准确性、预测性及稳定性均较差 ,但由于其具有有效性 。
齐虹夏英杰陈跃国朱秀安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回退超高度近视LASIK
角膜地形图引导LASE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治疗早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CXL)治疗早期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并拟接受手术治疗的KC1~KC3级(Amsler与Muckenhirn标准)早期圆锥角膜患者进行研究。按经典的个性化LASEK方法,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进行个性化消融。激光消融完成后用0.1%核黄素浸泡角膜基质床10 min,以30 mW/cm2紫外线照射4 min。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裸眼视力、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HEX)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等各项指标,记录并发症。对正态分布的变量手术前后变化采用Dunnett-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本研究纳入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9例(20只眼),其中男性13例(14只眼),女性6例(6只眼);年龄(24.7±8.0)岁。术后12个月所有患眼最佳矫正视力相比术前未见降低;无改变、提高1行、提高2行、提高3行或以上者别为4只眼(20%)、3只眼(15%)、3只眼(15%)、10只眼(50%)。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柱镜度数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有所提高(t=3.095,3.079;P<0.05);柱镜度数降低(t=-2.890,-2.435;P<0.05);裸眼视力和等效球镜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顶点曲率显著降低(Z=-2.903,P<0.01);4.5 mm瞳孔对应范围内的角膜平均曲率显著降低(Z=-2.667,P<0.01);角膜最薄点厚度下降,从术前(461.9±31.1)mm降低至术后(416.6±27.0)μm(Z=-3.059,P<0.01);角膜变得规则:角膜前表面非对称性指数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Z=-2.667,P<0.01);反映角膜光学质量的各项指数较术前改善。术前后ECD、HEX和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
王丽纯陈跃国张钰杨红玉赵蓉夏英杰
关键词: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
M2显微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可预测性分析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评估M 2自动旋转式显微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可预测性。方法 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及术中 ,采用美国DGH40 0 0型A超角膜测厚仪对 5 9只眼进行角膜厚度测量 ,计算角膜瓣厚度。同时测量角膜瓣床面的水平直径及蒂宽度。结果  13 0组角膜瓣平均厚度为 166 8±13 0 μm ,角膜瓣床面水平直径平均为 9 1± 0 2mm ,蒂宽 5 2± 0 5mm。 110组角膜瓣平均厚度为14 2 9± 17 7μm ,角膜瓣床面水平直径平均为 9 1± 0 3mm ,蒂宽 5 1± 0 6mm。 结论 M 2自动旋转式显微角膜刀所制作的角膜瓣在厚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预测的偏差 。
陈跃国夏英杰仲艳莹
关键词:角膜瓣可预测性近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