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美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丧葬
  • 2篇目连
  • 2篇目连戏
  • 1篇演剧
  • 1篇样式
  • 1篇仪式
  • 1篇仪式活动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样式
  • 1篇意境论
  • 1篇影戏
  • 1篇影子
  • 1篇盂兰盆会
  • 1篇杂剧
  • 1篇葬礼
  • 1篇赵氏孤儿
  • 1篇中国戏剧
  • 1篇儒家
  • 1篇三本
  • 1篇丧葬礼俗

机构

  • 7篇山西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孔美艳

传媒

  • 4篇中华戏曲
  • 1篇戏剧之家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民俗研究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民间祭奠与晋南新编丧葬戏——以《抱灵牌》为个案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以晋南新出现的丧葬戏《抱灵牌》为个案,从戏剧学的角度,分析其以戏剧角色扮演的表象兼有社会角色和仪式角色扮演的实质,同时具有观赏性戏剧与仪式性戏剧的特征,认为它是成熟戏曲形式与现实生活的嫁接,可以看作传统戏曲祭祀功能在当代社会的返祖现象。从民俗学的角度,通过对民间代哭习俗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指出《抱灵牌》的戏曲化代哭形式,具有以戏代哭的性质。《抱灵牌》以戏代哭现象的出现,是当前经济和文化条件下戏曲回归民间、与民俗互动的结果,这种回归反过来又给戏曲带来创新的灵感和动力。
孔美艳
关键词:个案丧葬祭奠戏曲形式角色扮演社会角色
民间丧葬演戏略考
<正>民间丧葬演戏最早出现在明初,明末清初至今,与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几乎同步,丧葬演戏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成为一种历史久远、分布广泛的民间习俗。然而另一方面,这种习俗的流传一直伴随着官方的禁止和正统文人的批评,那么,丧葬...
孔美艳
文献传递
除灵·三周年祭礼及演剧考
2013年
丧葬礼俗活动是帮助死者从生者世界过渡到死后世界的一系列仪式活动的总和,是典型的过渡礼仪。①后世民间丧葬礼俗中,除灵源于古代的禘礼,又称"进主",它是死者渡过死亡之后的模糊阶段,正式融入死后世界或者祖先行列的标志;三周年祭礼源于古代的居丧期满和禫祭除服,有时也囊括了禘礼除灵的仪式内涵,它标志着生者可以结束从亲人去世后开始的各种禁忌,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二者都具有死亡事件转折点的意义。除灵演剧最初包含有超度亡灵用意的剧目,三周年演剧则多以喜庆为主。
孔美艳
关键词:丧葬礼俗仪式活动宗教功能目连戏
民间丧葬演戏略考被引量:8
2009年
丧葬演戏是一种纯粹的民间习俗,它源于丧礼上人们本能的歌哭擗踊和用乐。根据现有资料,丧葬活动中出现成熟的戏曲演出是在明朝初期。明末清初至今,丧葬演戏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然而另一方面,这种习俗的流传一直伴随着官方的禁止和正统文人的批评。而其之所以在这种压制下流传至今,除一般认为的它具备娱神娱人功能外,还包括歌颂亲人品德和业绩、感情宣泄、教育、惩戒的功能,以及驱邪、超荐的宗教功能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等一系列民俗文化功能。
孔美艳
戏曲审美意境论的阐释——《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被引量:1
2016年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到:"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1]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在写情、写景、述事三方面皆有戏曲意境之妙。
杜筱颖孔美艳
关键词:意境论西厢记
山西影戏的传统制影艺术
2006年
影戏是一种平面傀儡艺术,它是指一种由人操作影件(或称“影子”),借光亮影,配乐歌唱,以展示情节的小戏形态,习称“灯影戏”、“土影戏”、“灯影子”等,是中国戏剧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中国影戏历史悠久,西汉少翁让武帝在灯影下见到他死去的李夫人之类的巫术,可视作“弄影”伎艺之祖,也即中国影戏的远源。
孔美艳
关键词:艺术样式影戏中国戏剧配乐
试论丧葬歌、舞、戏及其民俗文化功能
2008年
中国古代歌、舞、乐往往不分,史籍中有关丧葬歌、舞、戏的记载,常常以丧葬用“乐”来概括。有趣的是,关于丧葬用乐的情形,大概受儒家丧葬不举乐思想的影响,很少有详细的正面记载,相反,从正统文士的批评和官方的禁令中,反倒可以窥其大略。
孔美艳
关键词:丧葬文化功能民俗史籍
中元节演剧略论被引量:2
2011年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等,它融儒教的秋祭、道教的地官赦罪和佛教的盂兰盆会于一体,是儒、释、道三教相融相汇形成的一个祭奠、超度亡灵进而普渡孤魂的典型鬼节。②与清明、十月朔等其他"鬼节"相比。
孔美艳
关键词:盂兰盆会目连戏宋杂剧鬼节
先秦儒家忠义思想与《赵氏孤儿》的忠义精神被引量:1
2015年
"忠"与"义",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核心内容。纪君祥所著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表面上讲述赵氏遗孤"冤报冤"的故事,实则通过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义士相继舍身救孤的行为,重点宣扬了众义士身上闪现的"忠义"精神。这种精神与先秦儒家所宣扬的忠君思想与仁义思想相吻合。
杜筱颖孔美艳
关键词:赵氏孤儿儒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