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尚勇

作品数:55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文学
  • 9篇艺术
  • 7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乐府
  • 7篇文学
  • 6篇诗歌
  • 5篇佛教
  • 4篇乐府诗
  • 3篇音乐
  • 3篇中古
  • 3篇诗集
  • 3篇文化
  • 3篇考论
  • 3篇孔子
  • 3篇乐府诗集
  • 3篇佛经
  • 2篇敦煌文学
  • 2篇渊源
  • 2篇政治
  • 2篇中古诗歌
  • 2篇儒释
  • 2篇儒释道
  • 2篇儒释道三教

机构

  • 31篇四川大学
  • 18篇西北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4篇孙尚勇
  • 1篇成明明
  • 1篇赵国庆
  • 1篇张涛

传媒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杜甫研究学刊
  • 3篇文学遗产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云南艺术学院...
  • 2篇文艺研究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2篇乐府学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文献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诗书礼乐”与“强国之术”——在早期秦文化进程中透视《秦风·蒹葭》被引量:3
2020年
秦穆公自诩之“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表征了其在位中后期秦国于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秦国因此可以跟东方传统礼乐国家平等对待。穆公之后,秦国疾速衰落,东方诸侯再一次像秦始国之时那样,视秦为夷翟。经历长期衰弱不振,秦人终于放弃“诗书礼乐”,重新专心追逐“强国之术”。《蒹葭》是上述政治和文化战略转折关头的作品,代表了秦人面临“诗书礼乐”和“强国之术”重大抉择时的迷茫、忧伤和思索。
孙尚勇
关键词:《蒹葭》
被遗忘的乐府研究轨范——王易《乐府通论》的学术贡献被引量:3
2017年
王易《乐府通论》一书在民国同类研究论著中独树一帜。该书之于乐府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始终关注乐府作为国家礼乐文化建设机构之初始身份,在宏观的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讨论乐府分期;其次,以整体的中国音乐文学视野对乐府进行合理断代;其三,留意乐律理论的转变所引发的隋唐时期中国音乐的根本性变化;其四,以与文人诗相对待的立场定位乐府文学研究,体察乐府作为礼仪和音乐附属而区别于一般作家、作品的独特性。该书联系礼仪制度的音乐文学研究理路,注重综合运用音乐学、乐律学、文学、文献学等多学科手段的音乐文学研究方法,皆足垂范后学,对当今乐府研究仍有重大启示意义。
孙尚勇
关键词:乐府学术贡献文学研究方法遗忘礼仪制度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笺证
2020年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以李白大起大伏的人生遭际为主线,切入杜甫自己艰难苦恨的“谋道”经历,谱写了经历盛世转入动乱时代持守宏大政治理想的知识者的悲歌。诗中寄寓了无可奈何而欲上告于天的悲痛和愤激,表达了对权力和政治的反思和批判。由李杜二人醉舞行歌的携手同游、归隐养生的宿心相惜来看,杜甫的这首诗以及其与李白有关的其他作品,都是考察李白长安遭际最为重要的资料。杜甫“诗史”的核心是,以个人遭遇和闻见来反思时代政治,以孔子《春秋》之王道理想为准则,在诗中表达价值坚持和微言大义。
孙尚勇赵国庆
关键词:杜甫诗史
正始之道 王化之基——《周南》《召南》“要义”试解被引量:4
2021年
《周南》《召南》主要是西周取代殷商之前的作品,与周人创业以至兴盛密切相关,是周人经营南国的教化之具,这两组作品最初确立的时间可能在文王"作邑于丰"前后。《关雎》《采蘩》《采蘋》等反映采摘菜类用于祭祀的作品,可能产生在文王最初举行禴祭和称王之后"修商人典"之间的二十余年当中。《周南》各篇体系严密,《召南》诸篇大体可以跟《周南》形成一定的照应。《周南》《召南》教化的伦理中心是夫妇关系,格外强调女子的贤德和教育。《周南》《召南》中最早的诗篇正是周人以文德教化经营南国的集中体现。
孙尚勇
关键词:教化
《终南别业》诗意重绎——兼论王维的清狂及其内心悲苦的消解与郁结被引量:3
2017年
《终南别业》一诗并非传统理解的那样书写王维徜徉于山水自然之中悠然自得的心境,而是王维最初隐居辋川的内心痛楚和悲苦的深切说明。诗中传达出王维对为官与隐居的深刻思考及其隐约的清狂个性。生当盛世,王维的悲苦可以通过佛教义理、山水自然和朴素人情获得一定程度的消解,但诗人个性与社会政治的必然冲突,却决定其悲苦无法彻底消解,只能终生郁结。
孙尚勇
关键词:悲苦消解郁结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1
2009年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主要体现于歌辞作品当中,同时于一般诗歌和变文等诗体作品中也大量存在。程式的使用在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本土诗歌中已经有所表露,但尚未表现为普遍特征,其作品一般篇幅不长,构成也较为简单,这些都与敦煌文学中的程式表现大相径庭。研究认为:敦煌文学作品与佛教的亲缘关系,敦煌写经中对中古汉译偈颂程式的充分反映,皆表明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源于汉译偈颂。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层面来看,汉译佛经偈颂这一行为,使《诗经》时代的口头诗学传统在经历了中古文学数百年的断层之后,重新在作家书面文学领域获得了部分的继承和发扬,而敦煌俗文学则正是沟通二者的一个重要环节。
孙尚勇
关键词:汉魏六朝敦煌文学
《尚书·秦誓》与早期秦国礼乐政治
2024年
《秦誓》与“穆公之霸”有关,是穆公“遂霸西戎”之后用于秦宗庙的仪式文本。此篇短短二百多字,既有批判和自省,亦流露出造就强盛秦国的成就感,又见文化担当的责任感。其言说指向是省思国君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任用人才,以达成国家治理的完善。《秦誓》标志着穆公时期秦国学习周礼的巨大成就,可视为早期秦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总结性文本。早期秦国诗书礼乐建设的成功,证明西周礼乐政治对“非我族类”的强大吸引力及其所赋有的文化改造功能。《尚书·秦誓》和《诗·秦风》共同体现了早期秦国在诗书礼乐法度方面的成果,意味着秦国在未来本有可能继续礼乐政治的道路。
孙尚勇
唐乐府论被引量:3
2018年
综合考虑渊源和流变,唐乐府可大略分成古乐府、今乐府和新乐府三个界限较为分明的类型。古乐府,主要指因袭前代乐府旧题而创作的作品。今乐府,主要指古乐府和新乐府之外所有可以明确的用于音乐表演或歌唱的作品。新乐府,即以元、白新乐府为主体的"唐世新歌"。唐代今乐府和新乐府都是在古乐府传统影响下获得发展的。初唐最突出的是古乐府创作,在语言形式上更见精致,逐渐采用七言并做到自由转韵。盛唐时期文人创作最多的是新乐府,而古乐府的影响力最大。中唐是唐乐府创作的高峰期。唐代新乐府以卢照邻《乐府杂诗序》为发端,至杜甫、元结的时代形成第一次高潮,至元稹、白居易的时代达到创作的高峰,此后渐趋衰歇,但新乐府的特性始终得到了继承和延续。晚唐时期是唐代乐府创作整体下滑的时期。
孙尚勇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被引量:2
2008年
运用审美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古山水诗与佛教思想的关联,得出结论:陶渊明《饮酒》其五之"心远"与罗什注《维摩诘经》有关,"忘言"则与著名的"维摩之默"相类。谢灵运在《维摩诘经》"离我我所"思想的启迪下,将传统"以我观物"的山水观照方式发展成为"以物观物",极大地丰富了古代山水诗的审美内涵。
孙尚勇
关键词:《维摩诘经》陶渊明谢灵运观物方式
横吹曲考论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卷的结构编排入手 ,通过全面考察横吹曲的记录与传承 ,揭示了这一音乐品种在汉魏六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文中指出 :汉二十八解、簸逻回歌、梁鼓角横吹曲是横吹曲在汉魏六朝时期的三种历史形态 ,至隋唐时期 ,作为独立音乐形式的横吹曲不复存在。汉二十八解传世并得到记录的曲调有十八支 ,而不是过去人们所认识的仅有十支。簸逻回歌与真人代歌的音乐内容相近 ,它们是北朝乐府的真正代表。梁鼓角横吹曲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 ,不能将之简单视为北朝乐府的内容。文中对吴兢、郑樵对横吹曲记录的失误作了深入分析。
孙尚勇
关键词:《乐府诗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