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瑞雪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道教
  • 5篇师道
  • 2篇神圣
  • 2篇天师
  • 2篇老子
  • 2篇《老子想尔注...
  • 1篇道门
  • 1篇有功
  • 1篇早期道教
  • 1篇章句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范畴
  • 1篇中国文化
  • 1篇儒教
  • 1篇儒学
  • 1篇儒学教化
  • 1篇善人
  • 1篇神圣性
  • 1篇师德
  • 1篇世俗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作者

  • 9篇孙瑞雪
  • 1篇卿希泰

传媒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道教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老子河上公章句》与《老子想尔注》中“道”的观念之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围绕“道”的信仰,道教历史上对《老子》的注本众多,各种注本通过对《老子》之“道”这一基本哲学范畴的解释,作为其立说的基础,其中《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宅勘两部较早的重要注本,对“道”的不同解释,体现了道教形成过程中基本思想的重大转变,对研究早期道教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孙瑞雪
关键词:《老子想尔注》章句早期道教哲学范畴注本
道教“师道”——神圣与世俗
2014年
师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每论及"师道"传统时,往往偏重于讨论儒家文化塑造的"师道"。然而,道教也有一套颇具特色的"师道"思想,却一直鲜有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从戒律、礼仪及道教教育等方面涉及师徒传承的文献研究,尚未从师承的神学依据上进行阐释。本文拟从道教"天师"与神授的角度,将道教"天师"的神授观念放到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解读,从神圣与世俗两方面对早期道教"师道"进行简略的探讨。
孙瑞雪
关键词:师道天师神圣世俗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
孙瑞雪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道教的师道思想是中华传统师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儒家的师道为基础,兼容道家的师道思想,并且结合宗教教理教义的实际需要,发展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师道文化。对道教"师道"思想发展的梳理和认识,对于重建"师道"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孙瑞雪
关键词:道教师道界说
陆修静与天师道改革--以《陆先生道门科略》为中心
2011年
陆修静是道教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改革天师道和弘扬灵宝派有突出贡献。《陆先生道门科略》是陆静修改革天师道的措施的重要典籍,在这本书中,陆修静针对当时天师道出现的危机提出了具有相当时效性的整顿策略。
孙瑞雪
关键词:陆修静天师道道教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佛教冬安居的基本形态与成因
2015年
安居是印度佛教僧团由于雨季出行不便,利用这一时间集中学习经律的一种制度,由于雨季多在夏季,又称为夏安居。而地理气候与岁时节俗等差异,使得安居制度在向中亚和中国汉地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异,出现冬安居的现象。以往一般认为冬安居主要在北方寺庙中盛行,实际上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寺庙中也十分盛行,其所依据的经典也不同于夏安居,其流行的原因大概与当时南方冬季气候偏冷有关。
孙瑞雪
关键词:明清时期
有功儒教:文昌经籍在越南的流传被引量:1
2020年
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功名利禄的神祇,自宋代以来就受到中国民众的普遍奉祀。托名文昌帝君降笔和讲述文昌帝君身世的文昌经籍,也随着文昌帝君信仰的流行而逐渐流传开来。其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远播海外,越南便是文昌经籍流传的重要地区。本文通过对越南现存文昌经籍的分类研究,发现古代越南不仅重新刊印了大量中国文昌经籍,而且还将一些经籍翻译成喃文在普通民众中传播。同时,越南士人还通过扶乩的方式,制作了一批托名文帝降笔的劝诫文。文昌经籍在越南流传的原因则很大程度上在于古代越南士人多受儒家文化熏陶,他们认为文昌帝君的教谕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一致,有助于辅助儒学的教化。
孙瑞雪
关键词:文昌帝君经籍儒学教化
试论道教“师道”的神圣性建构被引量:2
2014年
道教自创教以来就宣称其宗教之"师"的神圣性来自于神授,然而不同派别的祖师和神授的经书各不相同,在魏晋南北朝道教教理教义不断走向融合的过程中,道教的神灵体系也不断趋向整合,形成了"一炁化三清"的神灵体系和道、经、师的"三宝"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人间的"师"在天上的依据,一定程度上为拥有不同祖师的道教派别找到了神圣性上的统一,这为建立整体性的道教"师道"奠定了神圣性基础。
孙瑞雪
关键词:师道神圣性
试论《老子想尔注》的师道思想被引量:1
2014年
早期天师道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注》是研究我国传统"师道"的重要文献之一,该书传承了先秦道家"以道为师"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对"道"、"道诫"作了宗教神学化的解释。它将是否符合道、道诫作为师德的标准,选择"善能知真道者为师"。道教"师道"的具体内容则是助道宣教,亲誉求善之人。道教是讲辨证法的,除了以善人为师,还主张以"不善人为资"。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研究尚不充分,其师道的内涵及意义,仍需进一步发掘。
卿希泰孙瑞雪
关键词:《老子想尔注》师道善人师德道教中国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