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四音格词在汉藏语研究中的价值被引量:44
- 2003年
- 四音格词是汉藏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汉藏语比较 ,在分析四音格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初步论述四音格词在历史比较、类型学研究上的价值 ,进而指出今后研究的前景。
- 戴庆厦孙艳
- 关键词:汉藏语四音格词类型学
- A企业下属公司活力问题及对策研究
- 孙艳
- 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
- 本文以汉藏语系(以下简称'汉藏语')为研究对象,描写汉藏语四音格词的基本特征(包括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揭示四音格词产生、发展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影响.研究表明,汉藏语系的语言普遍存在四音格词,在特征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 孙艳
- 关键词:汉藏语四音格词共时描写语言机制语料
- 《红楼梦》数字镶嵌式俗白四字格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红楼梦》中的数字镶嵌式俗白四字格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词语的一个很有特点的类别,它一向被简单地归入四字格成语的范畴。文章认为,此类词语属近代汉语时期普遍使用的俗白四字格而非成语,并说明四字固定语不一定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文章对这类俗白四字格俗语作了具体分析。
- 孙艳
- 关键词:红楼梦近代汉语成语
- 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被引量:20
- 2005年
-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 孙艳
- 关键词:汉语佛经翻译四字格双音化构词法
- 关于语音修辞的添衬手段被引量:1
- 2004年
- 添衬是语音修辞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古今汉语中多有用例,相关术语比较繁乱。从历时层面看,添衬手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一定属于语音修辞的范畴,它们往往具有各自特定来源和范围;而从共时层面看,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找出它们的总体特征,即归于语音修辞的添衬手段之中,其基本作用是补足音节。
- 孙艳
- 关键词:语音修辞共时汉语助词《诗经》
- 禅籍词语考释被引量:3
- 2006年
- 禅籍中有大量俗语词意义隐晦,有待诠释。本文结合文献和现今活的方言例证,对“高茅”、“骨底骨董”、“哄哄恫恫”、“轰轰磕磕”、“胶胶缀缀”、“狤狤獠獠”等数则词语作了考释。
- 雷汉卿孙艳
- 关键词:禅籍词语
- 景颇语四音格词产生的机制及其类型学特征被引量:28
- 2005年
- 本文在梳理、描写景颇语四音格词共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景颇语四音格词的性质及其类型学特征。认为语音和谐和并列的结构关系是景颇语四音格词的主要特征,双音节化韵律机制为大量产生四音格词提供了基本模式。还通过与汉语的比较,进一步认识景颇语四音格词的特点,认为景颇语的四音格词与汉语无发生学关系,其共性属类型学特征。
- 戴庆厦孙艳
- 关键词:景颇语四音格词类型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