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非

作品数:31 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干旱
  • 4篇白刺
  • 3篇植物
  • 3篇沙棘
  • 3篇水分
  • 3篇抗旱
  • 3篇抗旱性
  • 3篇护林
  • 3篇防护林
  • 3篇干旱区
  • 2篇杨树
  • 2篇生态用水
  • 2篇生物量
  • 2篇适应性
  • 2篇输沙
  • 2篇水分生理
  • 2篇水分生理指标
  • 2篇唐古特白刺
  • 2篇土壤水

机构

  • 31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遵义市林业科...
  • 1篇唐秦水文水资...

作者

  • 31篇孙非
  • 13篇郝玉光
  • 11篇徐军
  • 10篇赵英铭
  • 9篇黄雅茹
  • 9篇辛智鸣
  • 8篇刘芳
  • 8篇张景波
  • 6篇张格
  • 5篇段娜
  • 5篇高君亮
  • 4篇陈海玲
  • 4篇马迎宾
  • 4篇张瑞
  • 4篇刘明虎
  • 3篇罗凤敏
  • 3篇李清河
  • 3篇葛根巴图
  • 3篇王赛宵
  • 3篇李炜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规格渠道衬砌和林带配置模式综合效益比较
2020年
水权置换渠道衬砌对河套地区渠道林模式的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影响较大,而且渠道规格和林带配置不同对林带综合效益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为筛选出渠道衬砌和林带配置最优化配置模式,特开展本研究。试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磴口黄灌绿洲,以黄河灌溉5级渠道衬砌与防护林配置模式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规格渠道和林带配置模式在节水效果、景观效果和防风效益差异的基础上,用综合评分法对20种防护林渠道衬砌模式选优,并进行模式设计升级。研究发现:4种模式比较,林带结构冬季相疏透度排序为模式1(0.51)<模式2(0.71)<模式3(0.80)<模式4(1.00),模式1疏.透度接近合理值防风结构最好;4种模式节水效果排序模式3>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节水效果最明显,节水量.最大;4种模式景观绿化效果绿视率比较为模式3(100%)>模式1(77.90%)模式2(63.4%)>模式4(0);筛选出7个防护林渠道衬砌模式。渠道衬砌后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与林带行数正相关,与渠道规格负相关,说明渠道衬砌只适宜于.规格较大的干、支渠,节水、防风、景观等综合效益良好,而规格较小的斗、农、毛渠不适宜进行衬砌,节水、防风、景观等综合效益较差,该研究结论对于河套或类似地区衬砌渠道改造和防护林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赵英铭褚洋张家祺黄雅茹马迎宾孙非何文强李炜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渠道衬砌疏透度景观效果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12种杨树品种幼苗期生长状况对比被引量:3
2016年
以北抗、0 8 等系列的1 2 种引进速生杨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幼苗期成活率、保存率、胸径、新梢长,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 2 种速生杨幼苗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速生杨各品种成活率在84. 1 2 % ~ 1 0 0 % 之间,其中成活率较高的为0 8 - 0 1 ,08 - 0 7 和北抗1 6 - 2 7 ; 保存率在68.42% ~ 100%之间,较高的为08 - 07、北抗16 - 2 7 和08 - 0 1 ; 胸径生长量在0. 13 ~ 1. 35cm 范围内,较高的为08 - 09,08 -03, 08 - 0 1 ; 新梢生长量在19.39~103. 88cm 范围内,较高的为北抗1 6 - 2 7 、北抗1 6 - 8 和08 - 0 3。通过隶属函数值进行排序, 08 - 0 1、北抗16 - 2 7 和08 - 0 9 等3 种速生杨品种幼苗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生长适应性较好,可以作为该区防护林造林优良品种。
黄雅茹赵英铭高君亮马迎宾余新春张格张瑞孙非郝玉光
关键词:杨树适应性
一种林场造林用挖坑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场造林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林场造林用挖坑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机架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
孙非张格段娜李炜
文献传递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思路
2015年
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模式有所转变,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林业工作都将影响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原则、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具体方法、内容等,旨在通过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水平。
王伟峰孙非郭有李晓晶张立欣王博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数据库数字林业
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沙棘果实成熟期茎干液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TDP液流测量系统和自动气象站对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的液流变化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沙棘的茎干液流速率呈“几”字宽峰曲线,昼夜变化明显,夜间仍有低值液流;液流启动时间为8:00,在10:00左右达到峰值,峰值大小为227.94~307.86 g·h-1,至21:30基本下降到了极低值(11.04~26.29 g·h-1)。沙棘液流速率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晴天液流速率较大,变化幅度也大,变幅在300 g·h-1以上;阴雨天液流速率变化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沙棘液流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太阳总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以及风速。另外,沙棘液流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但叶片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滞后液流峰值出现时间3 h。
黄雅茹辛智鸣罗红梅罗凤敏马迎宾葛根巴图李新乐孙非郝玉光
关键词:中国沙棘气象因子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下垫面风沙流结构与变异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对乌兰布和沙漠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3种不同下垫面0—40cm气流层内的风沙流结构的研究表明:(1)0—40cm高度层,输沙量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风速下,流动沙丘的总输沙量大于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的输沙量大于固定沙丘,且呈指数函数关系。(2)在同一风速下,0—40cm高度层,三种不同下垫面的相对输沙量随高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递减趋势。(3)随高度的增加,中沙粒基本呈递减趋势,细沙粒呈现递增趋势,但增幅因下垫面的不同而异。(4)三种不同下垫面近地表0—10cm层风沙流结构特征数S值均小于3.8,而特征值λ均大于1,表明三种下垫面均处于风蚀或搬运状态。
徐军郝玉光刘芳陈海玲辛智鸣孙非
关键词:输沙量粒度组成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9种灌木的抗旱性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9种灌木品种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9种灌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柠条的水分饱和亏、束缚水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高于其它灌木;通过聚类分析将9个灌木试验材料聚为3类,强抗旱灌木为沙木蓼、柽柳、柠条;中抗旱灌木为沙拐枣、白刺、花棒;弱抗旱灌木为籽篙、乌柳、河柳;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9种灌木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9种灌木的抗旱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柠条>柽柳>沙木蓼>沙拐枣>花棒>白刺>籽蒿>乌柳>河柳.
刘芳章尧想徐军陈海玲段娜李臻孙非
关键词:灌木抗旱性水分生理指标聚类分析隶属函数
克隆植物唐古特白刺不同层次的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天然群落基株、分株种群的调查资料,对基株、分株两个层次的唐古特白刺种群年龄结构与生命表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其自然条件下克隆繁殖的特性及群落稳定性,为当地唐古特白刺天然群落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利用空间扩展至时间的思路,以冠幅、径级作为其相对年龄划分的依据。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基株、分株种群个体数所占百分比随龄级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二者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y-Ⅰ型,种群死亡率呈现波动变化,且均存在两个死亡高峰;在第Ⅲ龄级,唐古特白刺基株种群危险率位于波动变化的谷底,而分株种群危险率位于波峰,与之恰好相反。研究认为:唐古特白刺基株种群生长的关键阶段是第Ⅲ龄级左右,分株种群生长的关键阶段为第Ⅵ、Ⅴ龄级,对唐古特白刺的保育工作的实施应该根据种群水平及龄级的差异而区别进行。
王赛宵李清河徐军任文佼孙非
关键词:克隆植物分株种群生命表
干扰格局下额济纳绿洲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干扰格局下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的机理。[方法]分别在额济纳绿洲七道桥、二道桥和戈壁滩设立试验点,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林型、不同林龄等设固定样地,用土钻取不同土层深度的土样,用CMP管状土壤水分仪测量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研究干扰格局下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结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且不同深度内不同样地的变化趋势都不同;小径级胡杨林与大径级胡杨林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而中径级胡杨林的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苦豆子-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沙枣-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随时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胡杨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结论]该研究为今后额济纳绿洲胡杨林的恢复与保护以及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非王伟峰郝玉光张景波
关键词:额济纳土壤水分变化
人工模拟增雨对唐古特白刺种子形态性状和萌发特性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种子形态学性状是植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结果,对种子植物繁衍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植物生长规律,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与100%),对天然白刺灌丛进行增雨实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研究通过人工模拟增雨分析对比了唐古特白刺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分析了唐古特白刺不同大小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不同增雨量对唐古特白刺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长宽比及千粒重均有影响,其中种子体积、表面积和千粒重在不同增雨处理间差异均显著,且三者与增雨量均显著负相关。【结论】降雨增加后唐古特白刺会产生更小的种子来适应环境变化。大小不同的唐古特白刺种子在萌发率和出苗率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小种子发芽最早,在发芽初期有较大优势;大种子发芽最晚,且具最高发芽率。
张景波董雪辛智鸣辛智鸣刘明虎黄雅茹黄雅茹
关键词:唐古特白刺种子性状种子萌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