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鸿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滤膜
  • 2篇纳米
  • 2篇废水
  • 2篇PVDF
  • 2篇超滤膜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乙基
  • 1篇油田
  • 1篇油田采出水
  • 1篇杂化超滤膜
  • 1篇杂化膜
  • 1篇三元相图
  • 1篇生物降解
  • 1篇水处理
  • 1篇水性
  • 1篇亲水性
  • 1篇转换法
  • 1篇微生物固定
  • 1篇微生物固定化
  • 1篇污染

机构

  • 6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6篇孙鸿
  • 5篇芦艳
  • 3篇宋华
  • 2篇刘江红
  • 1篇张广洲
  • 1篇姜婷婷
  • 1篇关淑霞
  • 1篇孟丽丽
  • 1篇于水利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Al_2O_3/TiO_2/PVDF杂化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用无机纳米二氧化钛(TiO2)、氧化铝(Al2O3)与聚偏氟乙烯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得无机改性有机高分子杂化超滤膜。采用杯式超滤装置考察了无机纳米颗粒的含量对杂化膜水通量的影响;测定了膜的纯水接触角、机械性能、截留效率和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加入量为3%,TiO2与Al2O3的加入比为1∶1时,杂化膜的水通量较有机膜提高了79.5%,但截留率保持不变;杂化膜的机械强度最大增加41.6%;杂化膜的纯水接触角由未改性前的78.68°降至50.54°,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杂化膜的平均孔径增大,孔径分布更加均匀;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加了膜表面的孔密度,但没有改变膜断面的微观结构。杂化超滤膜不仅保持了PVDF膜的优良性能,而且增强了其强度、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
孙鸿宋华芦艳
关键词:PVDF杂化膜亲水性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中氧乙基数与性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实验制备了系列氧乙基(EO)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EnSO,n=3,5,7)表面活性剂,对表面活性剂AEnSO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值)、耐盐性、乳化性、抗硬水性和泡沫性能进行研究,以考察EO值变化与AEnSO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EO值的增大,AEnSO的表面张力、耐盐性、乳化性、泡沫性能均呈现增强趋势,临界胶束浓度(cmc)逐渐降低。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相比,AEnSO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优于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但cmc值大于AES;抗硬水性能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但略低于AES。
关淑霞姜婷婷孙鸿芦艳
无机纳米颗粒的加入对复合超滤膜成膜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提高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污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采用无机纳米氧化钛(TiO2)和氧化铝(Al2O3)颗粒对PVDF进行改性,制备(TiO2+Al2O3)/PVDF改性复合超滤膜。为考察无机纳米颗粒对复合超滤膜成膜过程的影响,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铸膜液体系的分相点,绘制三元相图,以考察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DF超滤膜成膜过程中的热力学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铸膜液体系的透光度下降曲线,考察纳米颗粒对PVDF成膜过程中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降低了铸膜液容纳非溶剂的能力,使其在较小的非溶剂浓度下即可固化成膜;纳米颗粒使铸膜液中溶剂与非溶剂双向扩散的传质阻力增加,缩短了铸膜液浸入凝胶浴瞬间至固化成膜的时间。
孙鸿宋华刘江红芦艳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复合超滤膜三元相图动力学影响
纳米Ti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PVDF超滤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优良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辐射性、化学稳定性、抗污染性以及易成膜性等特点而受到青睐。但是由于PVDF膜具有较低的表面能,使其成膜后的膜表面亲水性差,具有较强的憎水性,使应用于...
孙鸿
关键词:PVDF相转化法含油污水
微生物固定化降解含聚废水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降解含聚废水.将混合菌固定化制得的微生物固定化颗粒加入到含聚废水处理工艺的生化池单元中,进行含聚废水处理的模拟实验.通过曝气和添加营养物质的方式对含聚废水进行可生化性调整,以提高废水的生化比,使其达到可以生化处理的水平.实验流程分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微生物固定化静态处理含聚污水3 d后,出水的PAM含量为82.2 mg.L-1,降解率可达83.6%;微生物固定化动态处理含聚废水3 d后,出水的水质指标趋于稳定,PAM含量为104 mg.L-1,降解率为79.2%;原油含量为8.5 mg.L-1,去除率为98.8%;CODCr含量为119 mg.L-1,去除率为85.5%.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二级排放标准.利用紫外光谱分析PAM在微生物降解前后的光谱变化,结果表明经微生物降解后的PAM结构中的羟基和酰胺基已被降解.
孙鸿宋华刘江红张广洲芦艳
关键词:生物降解固定化
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水及污染膜的微观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纳米Al2O3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水,分析了污染膜的结构和污染膜上的主要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超滤膜具有很好的通透性,稳定运行时膜通量达150L/(m2.h)。超滤出水中COD去除率大于90%,其他各项指标去除率均大于98%,超滤出水达到了低渗透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SY/T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污染膜因污染物的存在而使其孔径和孔深度都比新膜减小。污染膜上的主要污染物为含有一定长碳链的烃类衍生物,主要是油田采出水中的油类物质。污染膜上的主要无机元素为Ca、Mg和Al,还有少量的Si、S及Fe。
芦艳于水利孙鸿孟丽丽
关键词:超滤油田采出水废水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