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久成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9年山西省饮水高砷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调查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饮水型砷中毒与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山西省应县,根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 277-2007),选择东辛寨村、北湛村、大西头村、赤堡村和杏寨村为病区组,选择龙泉村、接马峪村、城下庄村、罗庄村和南丰町村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超对40岁以上的饮水型高砷地区居民285人和对照地区居民293人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并进行诊断、记分.在对年龄构成标准化后,计算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准化检出率.每个调查村各抽取10人,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水砷和发砷.结果在病区组中,东辛寨村、北湛村、大西头村、赤堡村和杏寨村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5.09%(20/57)、55.74%(34/61)、38.46%(20/52)、36.51%(23/63)、46.15%(24/52);标准化检出率分别为32.5%、33.8%、34.9%、46.2%、47.3%;在对照组,龙泉村、接马峪村、城下庄村、罗庄村和南丰町村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18.18%(10/55)、30.77%(16/52)、20.00%(10/50)、18.67%(14/75)和21.31%(13/61);标准化检出率为22.4%、17.7%、10.7%、24.6%、18.9%.病区组的标准化检出率[39.50%(113/285)]高于对照组[21.70%(64/293),T=26,P<0.01],病区组成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4~7分的构成[17.70%(20/113)]与对照组[14.06%(9/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结论山西省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成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于对照区.为进一步证实砷中毒可致动脉粥样硬化症提供了证据.
- 周令望邓睛刘辉刘加勇李军吴赵明宋久成高本刘运起孙殿军
- 关键词:饮水砷中毒动脉粥样硬化
- 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对成人大骨节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骨节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光辉村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检出患者80例。按病情等级、年龄、性别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给予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等量淀粉)。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个月)对患者进行直立体位的膝关节X线拍片,利用刻度放大镜测量X线膝关节腔宽度。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的X线膝关节腔宽度分别为(4.30±2.14)、(4.10±2.07)mm,治疗组分别为(4.17±2.15)、(4.16±2.11)mm。药物对X线关节腔宽度没有影响(F=0.50,P〉0.05),时间、药物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X线关节腔宽度有影响(F值分别为67.66、46.74,P均〈0.05)。治疗组X线关节腔宽度治疗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X线关节腔宽度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减缓了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膝关节间隙继续变窄的进程,对关节软骨起到了保护作用,为成人大骨节病治疗在药物选择和疗效判定上提供了依据。
- 刘辉董薇张亚旭邓晴宋久成高本刘宁刘运起
- 关键词:大骨节病膝关节X线硫酸氨基葡萄糖
- 大骨节病病情自然变动的观察分析被引量:4
- 1991年
- 大骨节病病程缓慢,流行病学现象很复杂,迄今有些问题尚未清楚。进行病情动态观察,有利于探讨流行病学变化规律;有利于探讨致病因子。过去,因没有病情判断的灵敏方法,很难观察到病情变化。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概念”提出后,赋于观察病情变化新方法。从1979年春起,对黑龙江省尚志县部分病村病情连续观察10年。结果报告如下。
- 卢明俊王世进何凤兰王志武宋久成朱大岺
- 关键词:大骨节病流行病学
- 锌钙对实验性偏食致家兔骺软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 1992年
- 本实验采用控制饮食的方法,我们用不同比例锌钙加入到实验性偏食中的混合饲料喂养年龄一个半月的家兔。3个月后,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性偏食引起骺软骨内成骨障碍,氨基已糖和已糖醛酸减少以及粘多糖中低硫酸化,并证明了比例不适宜的锌钙无助于调整由偏食所致的软骨形态和功能变化。
- 张桂琴王文阁宋久成
- 关键词:锌钙骺软骨
- 我国5省区非大骨节病病区村儿童掌指骨干骺端改变率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非大骨节病病区村7~12岁儿童干骺端的改变率,为病区村判定消除大骨节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吉林、辽宁、陕西、山西和内蒙古5个大骨节病病区省份随机调查36个非大骨节病病区村.用全数字化多功能X线摄影系统(DR)拍摄每个调查村全部7~12岁儿童右手X线片,并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诊断.结果 在调查的36个村中,只有13个村的儿童右手X线干骺端发生改变,且无骨端改变病例,以村为单位X线干骺端改变率均<3%.结论 建议判定病区村消除大骨节病的标准为7~12岁儿童干骺端改变率<3%.
- 高美刘运起周令望刘辉邓晴宋久成于钧
- 关键词:大骨节病干骺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