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慧波

作品数:56 被引量:20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20篇生物学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沉积环境
  • 23篇太原组
  • 18篇化石
  • 16篇二叠统
  • 15篇遗迹化石
  • 14篇下二叠统
  • 10篇组构
  • 9篇盆地
  • 8篇遗迹
  • 7篇遗迹组构
  • 6篇沉积相
  • 5篇岩相
  • 5篇石炭
  • 5篇古地理
  • 5篇ZOOPHY...
  • 4篇盐岩
  • 4篇岩相古地理
  • 4篇遗迹学
  • 4篇孔隙
  • 3篇三叠

机构

  • 55篇河南理工大学
  • 22篇河南省生物遗...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南省国土资...
  • 1篇山西蓝焰煤层...

作者

  • 56篇宋慧波
  • 45篇胡斌
  • 14篇刘顺喜
  • 10篇金毅
  • 8篇牛永斌
  • 6篇王长征
  • 6篇张立军
  • 6篇王海邻
  • 5篇张璐
  • 4篇郑军领
  • 4篇胡磊
  • 3篇王芳
  • 3篇郭瑞睿
  • 3篇宋俊俊
  • 3篇钟明洋
  • 2篇郑伟
  • 2篇王保玉
  • 2篇李娟
  • 2篇祝一搏
  • 2篇平瑞

传媒

  • 14篇古地理学报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6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煤炭学报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科学教育与博...
  • 1篇第四届全国地...
  • 1篇第十届全国古...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湖泊沉积中的遗迹组合与组构研究
渤海湾盆地中的辽河盆地、济阳坳陷和东濮凹陷古近纪沙河街组湖泊相沉积厚度巨大,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页岩、油页岩、粉砂岩、砂岩和含砾砂岩,含有少量泥灰岩、灰岩、白云岩、膏泥岩、石膏岩和盐岩,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油和储...
胡斌王长征宋慧波
文献传递
豫西南马市坪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特征及演化序列被引量:1
2009年
豫西南马市坪盆地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分析,将该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划分为三种沉积环境7种沉积类型:即2种扇三角洲沉积,2种曲流河沉积和3种湖泊沉积,并讨论了盆地沉积序列的组成与古环境演化。
胡斌钟明洋宋慧波刘顺喜
关键词:沉积环境河流沉积
分形界面吸附行为初探
2024年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已有研究表明,煤储层孔隙结构非常复杂且具有分形特征,煤层气在孔-固界面的吸附行为明显受到煤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几种常用气-固界面上的吸附模型,总结这些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指出当前吸附模型在分形界面吸附行为的描述和应用上均未摆脱吸附选择性的平稳假设,尚未考虑吸附厚度的尺度不变特征。而分形拓扑理论可以有效标定分形对象的尺度不变属性,为分形界面的等效表征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结合上述模型对气-固界面吸附行为的描述,借助分形拓扑理论提出煤储层孔-固界面上分形吸附行为的相关假设及其控制机理,构建基于吸附拓扑的单层吸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吸附拓扑参数组合获取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得出,随着吸附压力的升高,吸附覆盖率表现出指数、线性和对数3种不同的增长趋势,而吸附热表现为对数减小趋势。结果显示,不同的吸附拓扑参数组合会得到不同类型的等温吸附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Langmuir方程只能描述单一类型等温吸附线的不足。为了验证吸附模型的适用性,结合沁水盆地武乡区块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液氮吸附实验数据,对比了实际等温吸附曲线与模拟吸附曲线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各吸附拓扑参数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使等温吸附模拟曲线与实际吸附曲线的趋势始终保持一致。最后,探讨了吸附解吸机理的研究方向,类比电子层提出了吸附层的概念,指出发展分形动力学描述模型是解释煤层气吸附解吸规律的关键。
金毅李娅妮宋慧波宋慧波杨运航陈泽楠
关键词:煤层气吸附解吸孔隙结构
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1
2015年
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山西太原西山和陵川附城一带露头剖面遗迹化石的详细观察、鉴定与分析,共识别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其生态类型包括进食迹10种、觅食迹和居住迹各2种。基于各灰岩层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大小、潜穴充填物的成分及颜色、宿主岩的岩性等特征,建立了4种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类型A:大型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出现于海湾(潟湖)及潮坪沉积环境;类型B:大型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构,发育在海平面至正常天气浪基面附近区域的浅海上部沉积环境或水体浅且较平静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类型C:中型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构,主要产生在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类型D:小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组构,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较深且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这一成果可以为精细研究本区太原组的沉积环境变迁史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也可为煤与煤层气的生成环境提供生物学记录方面的科学依据。
宋慧波王芳胡斌
关键词:太原组碳酸盐岩遗迹组构沉积环境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湖相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被引量:22
2009年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滨浅湖沉积中动物遗迹化石共鉴定出9个遗迹属10个遗迹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Beaconites coronus,Cylindricum isp.,Palaeophycus heberti,Palaeophycus tubularis,Planolites isp.,Psilonich-nus isp.,Scoyenia gracilis,Skolithos linearis和Taenidium barretti等。根据遗迹化石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可识别出三种遗迹组构1)Scoyenia遗迹组构,反映了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滨湖沉积环境;2)Planolites—Taenidium遗迹组构,属于湖泊水体逐渐变浅的浅湖沉积环境;3)Psilonichnus遗迹组构,代表了水动力由弱到强的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
胡斌杨文涛宋慧波王敏钟明洋
关键词:三叠纪遗迹化石
煤微观结构三维表征及其孔-渗时空演化模式数值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探讨煤岩微观孔隙结构统计意义上的等效构建方法,并于孔隙尺度下模拟流体运移行为的时空演化过程。首先,结合煤岩孔隙结构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特征,采用修正的四参数随机生长(QSGS)算法构建煤岩多孔介质模型。随后,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孔隙中气体单相流的运移过程,并基于数值试验结果,分析煤岩介质中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及流体运移达到平衡态前的演化模式。分析结果表明:(1)多孔介质的渗透性能受控于少量、连通性好的大孔所形成的通道,而小孔及微孔中气体的行为基本属于浓度扩散过程;(2)孔隙属性空间变异条件相同情况下,孔隙度同渗透率之间满足乘幂关系,但幂率系数随孔隙属性变异因子的降低而增加;(3)渗透率随时间呈减少趋势,自运移开始达到动态平衡的耗时量同孔隙度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幂率关系。
金毅宋慧波潘结南郑军领祝一搏
关键词:采矿工程煤岩多孔介质格子BOLTZMANN方法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遗迹群落及其沉积环境
西峡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按生态或造迹生物的行为习性分类,西峡盆地上白垩统中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可分为2大类(居住迹和进食迹)7个属13个种(含一个未定种),此外还有植物根迹。高沟组系一套近物源、迅速堆积的碎屑岩系。碎屑成分...
胡斌宋慧波郑德顺
关键词:遗迹沉积环境
文献传递
河南省太原组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23
2011年
河南省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区位于华北盆地南部北秦岭褶皱带栾川—固始深断裂以北地区,当时的沉积盆地受华北地块西隆东倾的构造古地理控制,是晚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地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的一部分,发育了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和煤为特色的陆表海沉积。太原组岩性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薄—中厚层状的泥岩、泥灰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局部出现浅灰色厚层中一细粒砂岩、粗砂岩或灰白色石英砂岩,产有丰富的纺锤虫、牙形石、腕足、珊瑚、海百合、双壳类和植物化石等。在沉积序列上,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性段,即①下部灰岩段,主要由4~5层灰岩组成;②中部碎屑岩段,主要由砂、泥岩组成,夹不稳定生物屑微晶灰岩1~3层;③上部灰岩段,含灰岩2~3层,局部可达4~5层。基于地层厚度、碳酸盐岩厚度和砂/泥比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遗迹化石、指相化石和沉积类型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5种沉积相(潮坪相、潟湖相、障壁岛或砂坝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12种沉积类型、3种沉积组合类型和3种岩相区,包括局限台地—潮坪泥晶灰岩、泥岩相区、开阔台地—潮坪—潟湖灰岩、碎屑岩相区、开阔台地—障壁岛—潮坪灰岩、碎屑岩相区。太原组沉积期的古地理特征表现为:海域分布广泛,海相灰岩几乎遍及全区;海陆边界已向南、向西扩至灵宝—洛宁—嵩县—方城—泌阳一线,该线以西为伏牛古陆,三门峡至济源一线以北为中条古陆,古地势呈现为北西高、南东低,西陡东缓,最大厚度沉积区位于东北部及东部的特点;海水自东和北东两个方向侵入,并自北西向南东方向退去。由于沉积区域内地形比较平缓,海水进退频繁,形成了一套受限陆表海的碳酸盐岩与滨岸潮坪含煤碎屑岩多次交互出现的沉积,在河�
宋慧波胡斌张璐刘顺喜牛永斌
关键词: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太原组早二叠世
豫西北及晋东南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风暴沉积及伴生遗迹化石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豫西北及晋东南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发育多层风暴沉积并含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风暴沉积层的宏观及微观分析,特别是对各种风暴沉积序列及其所含遗迹化石的组成与分布特点的研究,在太原组碳酸盐岩中已识别出7种风暴沉积类型,与之伴生的遗迹化石有Zoophycos,Palaeophycus,Nereites.,Chondrites,Planolites,Palaeophycus,Helminthopsis,Teichichnus,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和Ophiomorpha等。它们分别形成在海湾-潟湖、潮间-潮下浅滩、局限台地和潮下开阔台地沉积环境。该成果既可丰富我国华北盆地早二叠世含煤岩系的沉积类型,也可为深入研究该区早二叠世沉积演化乃至成煤与成气的古环境条件提供事件沉积和生物学方面的信息。
胡斌王瑜宋慧波王芳
关键词:遗迹化石太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太原组遗迹化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汾乡宁地区太原组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其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环境的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1)乡宁地区太原组共发育5层灰岩(L2-L6),包含遗迹化石有Zoophycos、T...
宋慧波李娅妮张彬聂莎莎胡斌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沉积环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