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PET/C
  • 10篇PET/CT
  • 7篇显像
  • 6篇影像
  • 6篇PET/CT...
  • 4篇CT表现
  • 3篇影像分析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静脉
  • 3篇肝脏
  • 3篇CT影像
  • 2篇待查
  • 2篇新辅助治疗
  • 2篇血供
  • 2篇血供特点
  • 2篇血栓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体层摄影

机构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江湾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寿毅
  • 11篇童林军
  • 11篇陈涛
  • 10篇陈虞梅
  • 10篇施一平
  • 6篇程红岩
  • 5篇閤谦
  • 5篇徐爱民
  • 5篇王翔
  • 3篇陈栋
  • 3篇万良荣
  • 3篇贾雨辰
  • 2篇吴恒
  • 2篇陆建平
  • 2篇刘士远
  • 2篇徐波
  • 2篇石华铮
  • 1篇乐园
  • 1篇高欣
  • 1篇李波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计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 PET/CT显像对惰性淋巴瘤大细胞转化的诊断价值
寿毅陈涛童林军施一平陈虞梅万良荣柳双宝徐波
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与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閤谦田建明陈涛童林军施一平寿毅陈虞梅
PET/CT显像中棕色脂肪FDG摄取的初步研究
施一平陈涛陈虞梅万良荣童林军寿毅
^(18)F-FDGPET/CT诊断肝脏单发病灶:患者年龄分层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18FDG PET/CT对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中,希望通过患者的年龄分层寻找各年龄层次患者的最佳诊断标准,进而比较年龄分层前后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包含272例无肿瘤病史的肝脏单发病灶患者。患者被分为青年组(≤49岁)、中年组(50~69岁)、老年组(≥70岁)。首先,通过ROC曲线分析和AUC的计算,确定总体组及每个年龄组LNR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最佳诊断界值和诊断价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分别比较总体患者组和三个年龄组之间18F-FDG PET/CT对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价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t检验分析,良恶性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t=10.23,P≤0.0001)。利用ROC曲线分析、χ2检验及相关分析得出,各年龄组的LN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总体组(>1.25),青年组(>1.17),中年组(>1.45),老年组(>1.25)。LNR的AUC分别为:总体组(0.856),青年组(0.962),中年组(0.650),老年组(0.973)。总体组和三个年龄组之间的诊断符合率的比较分别为青年组优于总体组(χ2=13.352,P=0.0003),老年组优于总体组(χ2=8.494,P=0.0036),总体组优于中年组(χ2=9.057,P=0.0026)。结论:不同的年龄组中存在不同的LNR最佳诊断值,年龄分层后,青年组和老年组鉴别肝脏单发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总体组,总体组明显优于中年组。年龄分层对18FDG PET/CT诊断肝脏单发病灶有重要影响。
閤谦陈涛华佳寿毅万良荣徐波童林军
关键词:标准摄取值年龄
门静脉血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的CT影像表现。方法对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门脉血栓影像特点。结果18例门脉血栓中,栓子发生于主干15例,右支10例,左支7例,脾静脉6例,肠系膜上静脉4例;栓子出现高密度5例,等密度8例,低密度2例;栓子为部分偏心栓塞13例,呈现小条状、柴捆状;出现受累管腔扩张2例,附栓管壁均连续光滑、无外突结节,无1例出现管壁强化;出现食管胃丛及脾丛侧支循环10例,胆管丛及胆囊丛侧支循环2例;无1例出现动-门脉瘘。结论门脉血栓在栓塞的位置、栓子的表现、附栓管腔的情况及肝外侧支循环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癌栓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和CT表现可以对门脉栓塞的定性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吴恒寿毅
关键词:门脉门静脉血栓CT表现影像特点肠系膜上静脉螺旋CT扫描
应用^(18)FDGPET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有望提高其预后,因此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非常关键。目前,18FDGPET被认为是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最佳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18FDGPET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检索、收集公开发表的应用18FDGPET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所有英文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参照QUADAS系统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标准的入选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综合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优势比;根据Moses’线性模型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Q*值。结果:入选的13篇文献均满足QUADAS质量评价系统所列评估项目。18FDGPET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综合敏感度为70.3%(95%CI:64.4%~75.8%),综合特异度为70.1%(95%CI:65.1%~74.8%),综合诊断优势比为9.389(95%CI:3.482~25.319);S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4,Q*值为0.7575。结论:18FDGPET作为一种无创性分子影像诊断技术,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疗效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陈虞梅陈涛童林军施一平寿毅閤谦
关键词:META分析食管癌新辅助治疗
经肝动脉途径行肝癌化疗栓塞后胆汁瘤形成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癌经动脉穿刺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经CT检查系列随访的肝癌TACE后患者共3948例。观察TACE术后有无胆管阻塞和扩张等表现。结果共发现35例(0.9%,35/3948)胆汁瘤,其中沿Glisson鞘呈分支样分布的低密度区4例,残癌病灶周围柱状改变7例,囊状改变33例。结论胆汁瘤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之一,随病情进展可以有不同CT表现。治疗上可采取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的多种方法。
王翔程红岩乐园韩志刚寿毅徐雯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胆道疾病
Budd-Chiari综合征的肝内CT影像表现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归纳总结Budd-Chiari综合征的CT影像表现,并初步探讨产生影像学表现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原因。方法:对12例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经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证实)进行螺旋CT扫描,并归纳其肝内影像学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出现肝脏明显肿大,其中尾状叶增大7例,肝左叶增大8例;增强后肝实质雪花强化9例,多发结节状强化2例,肝脏出现网格状低密度间质显影5例。结论:Budd-Chiari综合征在CT影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结合肝脏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可以更好地阐明产生该影像特点的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寿毅陆建平
关键词:肝静脉
PET/CT及DWI-MRI早期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MRI和18F-FDG-PET/CT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后肢接种VX2肉瘤建模,一侧后肢VX2肉瘤接受超声引导下RFA治疗(RFA组),对侧后肢不进行射频治疗(对照组)。RFA治疗后2 d行DWI-MRI检查,治疗后3 d行PET/CT检查。分别计算肿瘤病灶和消融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标准摄取值(SUV)值。根据外科切除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金标准,分别对DWI-MRI、PET/CT及两者联合等3种方法评估RFA瘤灶行临床诊断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 VX2肉瘤RFA前,DWI-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T1加权像环状强化,PET/CT显示18F-FDG呈结节状或环状聚集;消融后DWI-MRI显示T1高信号,T2轻度高密度,T1加权像轻度强化,PET/CT显示18F-FDG浓聚程度减低。消融瘤灶ADC值为(1.52±0.24)×10-3mm2/s,明显高于未消融瘤灶(1.09±0.12)×10-3 mm2/s(P<0.05);SUV值为(0.60±0.30),明显低于未消融瘤灶(9.60±3.20)(P<0.05)。单独DWI-MRI与单独PET/CT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357和0.428,无显著性差别(P>0.05),DWIMRI联合PET/CT评估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6,与前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DWI-MRI显像ADC值和FDG-PET/CT显像SUV值是评估RFA治疗早期效果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DWI-MRI与FDG-PET/CT诊断肿瘤病灶治疗效果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石华铮刘士远朱海云杨春山高欣平照福寿毅华威吴翔
关键词:弥散加权像PET/CT早期疗效
PET/CT显像淋巴瘤病灶^(18)F-FDG摄取程度与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比50例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表达水平与^(18)F-FDG PET显像病灶^(18)F-FDG浓聚程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淋巴瘤病例,每个病例均有酶标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染色免疫组化报告,病理检查前或后常规行PET/CT检查。病理分型均采用WHO分类标准,并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例按WF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大小细胞类型归类。Ki-67酶标染色结果统一采用分级方法: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5%,表示为微弱阳性(+/-);百分数为5%~20%,表示为弱阳性(+);百分数为20%~50%,表示为中阳性(++);百分数大于50%,表示为强阳性(+++)。PET/CT影像上,病灶^(18)F-FDG摄取程度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出病灶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SU Vave)。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计算不同病理亚型的病灶^(18)F-FDG摄取值(以(?)±s表示),并对大、小细胞类型淋巴瘤的FDG摄取值差异显著性行t检验;对所有病灶Ki-67表达水平与^(18)F-FDG摄取程度两者之间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细胞来源的淋巴瘤^(18)F-FDG摄取值远高于小细胞来源的淋巴瘤^(18)F-FDG摄取值,特别是B系大小细胞不同类型淋巴瘤,其^(18)F-FDG摄取值差异性更显著;Ki-67表达水平同结性与结外病灶^(18)F-FDG摄取值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0和0.843。结论:反映肿瘤增殖活性的Ki-67与淋巴瘤病灶^(18)F-FDG摄取程度有明显关系,Ki-67表达程度较高的大细胞性进展性淋巴瘤,其病灶^(18)F-FDG摄取值很高,而Ki-67表达程度较低的小细胞性低度恶性淋巴瘤,其^(18)F-FDG摄取值较低。
寿毅陆建平陈涛马大烈童林军施一平陈虞梅
关键词:淋巴瘤KI-67PET/CT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