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尔兆娟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针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针灸
  • 3篇针灸治疗
  • 3篇疗法
  • 3篇灸治
  • 3篇康复
  • 2篇上肢
  • 2篇上肢功能
  • 2篇术后
  • 2篇偏瘫
  • 2篇周围性面瘫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后
  • 2篇理疗
  • 2篇面瘫
  • 2篇脑卒中后
  • 2篇痉挛
  • 2篇康复训练

机构

  • 15篇天津市宝坻区...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17篇尔兆娟
  • 5篇张洪秀
  • 4篇苏红军
  • 3篇赵琨
  • 2篇李志云
  • 2篇殷春芳
  • 1篇荣艳红
  • 1篇王路
  • 1篇鄂瑞芳
  • 1篇吕守正
  • 1篇岳秀英
  • 1篇陈学军
  • 1篇陈学军
  • 1篇吴丹
  • 1篇张宏秀
  • 1篇韩春凤
  • 1篇徐俊英
  • 1篇吕艳丽
  • 1篇何振芬
  • 1篇齐金龙

传媒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刺络拔罐结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结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刺络拔罐结合激光照射治疗 ;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 ,外用炉甘石洗剂及口服强的松治疗。两组均为 5 0例 ,以 15天为一个疗程 ,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有效率 90 % ,两者无明显差异 ,但前者疼痛消失时间及疱疹结痂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刺络拔罐结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能够缩短疗程 ,见效快。
尔兆娟
关键词:带状疱疹刺络拔罐疗法激光疗法
耳针联合阿扎司琼防治静脉全麻乳腺癌术后恶心呕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耳针联合阿扎司琼与阿扎司琼或单独耳针治疗对静脉全麻乳腺癌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A组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 mg;B组在手术前24 h给予耳针治疗,并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C组在手术前24h给予耳针治疗。结果: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VA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疗效满意率等方面,B组均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A、B、C组在PONV的级别上差异均有统计意义。结论:耳针联合阿扎司琼能有效防治静脉全麻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恶心呕吐。
陈学军尔兆娟
关键词:耳针阿扎司琼全麻乳腺癌恶心呕吐
耳穴贴压疗法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止血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疗法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7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行闭合复位PFNA钉内固定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耳穴止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施行。治疗组患者于术前1~2d开始用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止血,耳穴选取脾、隔、脑垂体、肾上腺4大止血穴及髋关节穴。对照组单纯采用氨甲环酸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予氨甲环酸2g静脉止血。结果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失血量和术中、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耳穴贴压止血能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出血,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
殷春芳尔兆娟王会利
关键词:耳穴贴压止血股骨转子间骨折
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近年来,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受到重视,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报道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状和进展,从取穴、针法、针灸结合其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灸能够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并提出优化选穴、规范临床试验设计、统一疗效标准、进行机制研究等建议。
尔兆娟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针灸治疗
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电脑中频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44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发病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药物组)22例和治疗组(电针加电脑中频组)22例。对照组给予⑴心理疏导;⑵禁食、持续胃肠减压;⑶应用促胃肠动力药;⑷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加电脑中频治疗。14d后观察治疗前后胃液量的变化、总痊愈率以及10d内的痊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液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01),治疗组治疗后胃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痊愈率及10d内的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尔兆娟
关键词: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电针电脑中频
托哌酮和电针补泻法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托哌酮与电针补泻法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伴有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予一般康复治疗和托哌酮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组予电针补泻法治疗。6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痉挛情况、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观察。结果:CNS评分、MAS积分、FMA评分、MBI指数,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而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托哌酮和电针补泻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有改善作用,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尔兆娟赵琨苏红军张宏秀李志云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肌张力增高
电针联合静蹲练习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静蹲练习对于髌骨软化症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髌骨软化症疼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98例电针治疗的同时进行静蹲练习,对照组82例予美洛昔康7.5mg,2次/d,氨基葡萄糖胶囊750mg,2次/d,单纯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6周疼痛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率2周时无显著差异(P>0.05);4周、6周有显著差异(P<0.01、P<0.005)。结论:电针联合静蹲练习治疗髌骨软化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殷春芳尔兆娟吕守正
关键词:电针髌骨软化症疼痛
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研究
2004年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神经衰弱患者也越来越多,失眠焦虑也影响着学习和生活.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方法很多,但也往往因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和副反应而不宜长期服用.笔者采用针灸与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尔兆娟
关键词:神经衰弱针灸治疗激光治疗
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评估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42例,行NMES)、观察组(纳入42例,行CIMT+NMES),评价组间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徒手肌力检查(MMT)、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有效率。结果(1)治疗前,组间FMA、STEF、MMT、BI、NIHSS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STEF、MMT、BI、NIHSS更佳,P<0.05;(2)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0.48%)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CIMT+NMES,能够增强疗效,尽快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上肢功能康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王梦露尔兆娟肖中兴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
脑卒中患者采取数字OT训练系统与作业疗法干预对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数字OT训练系统与作业疗法在脑卒中疾病中联合应用,对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作业疗法,观察组采取作业疗法联合数字OT训练系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训练配合度、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认知功能(MoCA)评分、健康生活质量(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5、3.47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61、2.55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7、7.053、4.750、3.534、7.755、3.782、7.559、4.507,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数字OT训练系统与作业疗法联合干预的效果明显,可改善其认知、神经功能,经合理训练后其上肢功能恢复明显,提升患者日常ADL、生活质量及训练配合度。
王梦露尔兆娟肖中兴
关键词:脑卒中作业疗法上肢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