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君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CHL)合并动静脉瘘(AVF)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合并AVF的26例CHL的完整DSA及经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PLE-TAE)治疗的资料。改进造影技术采集DSA图像,采取超选择插管行PLE-TAE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瘘口及少量无水酒精闭塞瘘口后再行PLE-TAE等处理方法。结果:CHL合并的AVF的DSA的特征性表现为瘘口较为局限,多位于瘤周近供血动脉处;以周围型动-门静脉瘘(APVF)为多见;分流量多较小;AVF供血动脉无浸润破坏现象。对瘘口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后,AVF中碘油沉积静脉数较TAE前DSA显著减少(P<0.01),邻近肝组织亦未见明显碘油异常沉积。结论:CHL中AVF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有特征性DSA表现。通过适当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或避免PLE异常沉积及其可能造成的肝脏和肺脏纤维化。
- 尹君梁惠民冯敢生郑传胜钱骏
-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经肝动脉灌注GRGDSP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大鼠肝肿瘤
- 2006年
- 目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被公认为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未因此得到明显的延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TACE术后残癌的复发和转移.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进展过程,而肿瘤细胞在整合素的介导下黏附于正常组织细胞基底膜是其浸润和转移的关键步骤,近年来,针对整合素的治疗正逐渐成为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肝癌模型,据此动物模型评价经肝动脉灌注GRGDSP(Gly-Arg-Gly-Asp-Ser-Pro)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鼠肝恶性肿瘤的疗效.
- 尹君梁惠民钱骏夏风王勇邓宪波王伟倪岚冯敢生
- 关键词:肝肿瘤鼠科化疗栓塞治疗
- 经肝动脉灌注GRGDSP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大鼠肝肿瘤的机制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GRGDSP(Gly-Arg-Gly-Asp-Ser-Pro)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鼠肝肿瘤生长与转移的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0只制作为肝癌模型,随机分为:A组(n=10),即TACE+GRGDSP组;B组(n=10),即TACE组及C组(n=10),即生理盐水组.介入术前及术后12d分别MRI检查计算肿瘤体积生长率V2/V1.术后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肝肿瘤坏死率及转移情况,并采取免疫组化检测、吸光度分析von-Willebrandfactor(Ⅷ因子)和Ki6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存活26只大鼠,V2/V1值及Ki67阳性表达吸光度值(A,B,C组分别为4.4±0.7,7.0±1.1,13.0±1.7;0.21±0.05,0.30±0.06,0.38±0.04)比较:总体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12.97,P<0.01;F=25.81,P<0.01),A组低于B,C二组(P<0.05),B组亦低于C组(P<0.05);肝内转移灶数及Ⅷ因子阳性表达吸光度值(A,B,C组分别为4.89±1.25,6.63±1.60,7.22±1.92;0.18±0.02,0.22±0.02,0.23±0.02)比较,总体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5.04,P<0.05;F=15.62,P<0.01),均为A组低于B,C组(P<0.05),而B,C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坏死率(A,B,C组分别为60.33±4.68%,55.80±5.23%,32.56±4.84%)比较,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F=76.15,P<0.01),A,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C组(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GRGDSP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鼠肝肿瘤具有显著抑制移植性肝肿瘤生长和肝内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有GRGDSP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增生.
- 尹君梁惠民钱骏夏风王勇邓宪波王伟冯敢生
- 关键词:介入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