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庆水

作品数:885 被引量:4,126H指数:3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17篇期刊文章
  • 223篇会议论文
  • 33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5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4篇枢椎
  • 180篇内固定
  • 162篇骨折
  • 157篇寰枢
  • 149篇手术
  • 149篇关节
  • 147篇寰枢椎
  • 121篇脱位
  • 110篇颈椎
  • 96篇螺钉
  • 85篇椎弓
  • 83篇椎弓根
  • 80篇寰枢椎脱位
  • 78篇寰椎
  • 77篇生物力学
  • 73篇前路
  • 63篇入路
  • 60篇腰椎
  • 60篇脊柱
  • 59篇后路

机构

  • 833篇广州军区广州...
  • 102篇南方医科大学
  • 4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6篇广州军区总医...
  • 16篇中山大学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广州市第一人...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解放军第17...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城...
  • 3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883篇尹庆水
  • 441篇夏虹
  • 288篇吴增晖
  • 196篇马向阳
  • 196篇章凯
  • 174篇张余
  • 171篇艾福志
  • 171篇王建华
  • 155篇刘景发
  • 140篇昌耘冰
  • 102篇权日
  • 91篇黄华扬
  • 86篇章莹
  • 83篇王智运
  • 81篇麦小红
  • 58篇杨进城
  • 54篇李凭跃
  • 53篇吴文
  • 51篇张涛
  • 46篇万磊

传媒

  • 69篇第十一届全军...
  • 65篇中国脊柱脊髓...
  • 60篇中国骨科临床...
  • 42篇中华创伤骨科...
  • 41篇中国临床解剖...
  • 3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8篇实用医学杂志
  • 26篇广东医学
  • 26篇中国骨与关节...
  • 2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1篇第7届长征脊...
  • 18篇临床骨科杂志
  • 18篇中华骨科杂志
  • 18篇第八届全国脊...
  • 17篇解放军医学杂...
  • 17篇中华创伤杂志
  • 14篇骨与关节损伤...
  • 14篇中国组织工程...
  • 13篇中国修复重建...
  • 13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2篇2018
  • 12篇2017
  • 34篇2016
  • 40篇2015
  • 37篇2014
  • 41篇2013
  • 57篇2012
  • 87篇2011
  • 140篇2010
  • 46篇2009
  • 29篇2008
  • 67篇2007
  • 53篇2006
  • 41篇2005
  • 61篇2004
  • 57篇2003
  • 16篇2002
  • 23篇2001
  • 10篇2000
  • 5篇1999
8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术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在40套正常腰椎MRI片上测量与TLIF手术入路相关的解剖学参数,包括:手术切口旁开中线距离(m)、手术路径长度(n)、手术通道倾斜角(α)。根据测量结果在5具人尸体标本上模拟微创通道下TLIF,切除上下关节突后显露硬膜囊及上位出口神经根,用卡尺测量硬膜囊边缘以外的椎间盘宽度(a)及神经根下缘到人字缝顶点的距离(b)。结果:手术切口距中线距离为3.78±1.38cm,手术通道内倾斜角平均15.8°±3.3°,不同腰椎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路径长度为5.89±2.14cm(4.98~7.62cm)。在多裂肌和最长肌之间存在疏松软组织肌肉间隙,通过该间隙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微创通道放置到小关节突附近。在微创通道下切除小关节突进入椎间孔获得的"矩形区域"可显露椎间盘的有效宽度分别为:L3/411.3±3.1mm,L4/513.1±2.6mm,L5/S114.1±3.8mm;各腰椎上位出口神经根下缘与同节段腰椎人字缝的距离分别为:L3/417.7±3.5mm,L4/516.7±3.8mm,L5/S115.6±4.0mm。结论:在椎膀肌存在一个天然的组织间隙,可以很容易将工作管道放置到小关节附近,在上下小关节下方有一个安全的椎间盘"矩形区域",在该区域内切除椎间盘和置入融合器时不需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
王建华夏虹李树林赖正刘启宇尹庆水
关键词:微创手术解剖学
顺行和逆行交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正>目的探讨顺行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ussell-Taylor交锁髓内钉治疗18例肱骨骨折, 其中顺行置钉10例,逆行置钉8例。术后定期行X线片检查和肩关节功能临床评估。
尹飚黄山东吴文尹庆水
文献传递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Tronzo-Evans Ⅲ、Ⅳ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Tronzo-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Tronzo-EvansⅢ、Ⅳ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对获得随访的3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arri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37例获得6~32(16±3)个月随访。按Harris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1.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Tronzo-EvansⅢ、Ⅳ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
夏远军章莹吴文谢会斌尹庆水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三跖骨疲劳性骨折误诊为恶性肿瘤: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女性患者,57岁,2008年9月23日以“左足反复肿痛,行走不便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左足背反复肿痛,于本院门诊给予理疗、中药泡浴后红肿好转,但仍有疼痛,8月24日拍摄左足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疼痛持续,9月8日行MRI扫描,提示左足第三跖骨骨质信号异常,呈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考虑恶性肿瘤(图1)。
尹庆水黄显华杨进城欧陕兴
关键词:跖骨骨肿瘤误诊
枢椎骨密度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对内固定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枢椎椎弓根、椎体的骨密度分布规律及其对内固定的影响。方法取30枚人尸体骨干骨标本,测量每一块枢椎的椎弓根、椎体的骨密度,对比两者骨密度的大小,得出枢椎两部位的骨密度分布规律。分别以椎体中心点矢状位、椎弓根背侧中点冠状位为扫描中心,用双能射线法分别测量其椎体、椎弓根骨密度,从前路打入椎弓根钉,以椎体为中心打入椎体螺钉,生物力学测量仪测量其椎弓根钉、椎体钉拔出力。结果测得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519.31 N,椎体螺钉拔出力455.14 N。结论①椎弓根的骨密度高于椎体骨密度;②骨密度与螺钉拔出力有相关性;③枢椎两部位的骨密度分布规律:椎弓根骨密度>椎体骨密度,是造成椎弓根钉拔出力优于椎体钉的原因之一。
黄显华尹庆水
关键词:枢椎骨密度椎弓根
撑开型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比较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路撑开型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93例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撑开型融合器及椎弓根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撑开型融合器治疗(A组),50例行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数据及随访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随访发现使用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与椎弓根钉固定组相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4d及术后1~3年随访JOA评分、椎间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腰椎不稳症,术前对病例进行慎重选择,术中可能保留较多的腰椎后路稳定结构,撑开型融合器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刘恩志尹庆水郭东明
关键词:椎弓根钉椎间融合腰椎不稳
1例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17年
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al dislocation,AOD)是一种罕见的、极不稳定的颅脊交界区损伤,由于造成了颈、延髓交界区的损伤,常导致患者猝死或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它通常是由剧烈的暴力所造成,其生存率极低。寰枕关节脱位致死的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下脑干和上颈髓的直接损伤,由于脑干是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这种直接损伤可导致立即死亡。
涂强章凯吴增晖艾福志夏虹马向阳王建华尹庆水
关键词:DISLOCATION神经功能障碍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改进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方法以电子游标卡尺测量48具干燥寰椎标本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并依据寰椎椎弓根的形态对寰椎进行分类,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寰椎的各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结果钉道处椎动脉沟底骨质厚度小于螺钉直径3.5mm的占16.7%(8/48),其中4.2%(2/48)厚度小于螺钉半径1.75mm。将寰椎分为普遍型(占83%)、轻度变异型(占13%)和重度变异型(占4%)。结论对于寰椎后弓高度偏小的患者,可以部分经寰椎后弓或跨越寰椎后弓实现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进钉位置的确定应以术前三维CT重建和术中探查结合考虑。
何帆尹庆水赵廷宝赵凌云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
溶液法豚鼠最大剂量试验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溶液法豚鼠最大剂量试验具体方法。方法 应用两次实验比较我们所用方法进行实验的可靠性,根据《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指导,通过改良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方法、皮内注射方法、去毛方法和贴附物固定方法进行实验。
陈旭琼尹庆水张余李剑李超赵华福周建华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术式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其术式选择。方法: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2168岁。术前均伴有颈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7例合并不程度寰枢水平的颈脊髓损伤症状。19例为单纯齿状突骨折,65例合并寰枢椎脱位。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根据骨折线类型、伴随损伤和骨质情况,58例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A组),26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B组)。结果: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A组58例患者54例获得骨性愈合,4例纤维性愈合,颈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正常;B组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转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结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应根据齿状突的骨折线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可保留颈椎的正常活动功能。
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章凯王建华艾福志杨进城王智运麦小红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疗效
共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