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树田
- 作品数:59 被引量:4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血管钙化斑块的刻痕球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血管钙化斑块的刻痕球囊,包括球囊体,用于扩张血管壁;刻痕结构,安装于球囊体的外表面;刻痕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刻痕丝体,沿球囊体的轴向方向,至少一个刻痕丝体呈螺旋状套设于球囊体;沿球囊体的径向方向,至少一个刻痕...
- 聂绍平王晓艾辉阙斌甄雷赵雪东师树田赵冠棋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冠脉血流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是否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急诊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与B组(急诊介入术中不应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在常规使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介入治疗术后靶血管血流分级与心肌灌注分级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急诊介入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97.2%)心肌灌注(TMPG)2-3级(97.2%)均显著高于B组(91.6%,88.8%)。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 任凤学刘义秀师树田孟晓峰刘芳吴立华杨珍珍苏豪马彩云姜阳徐希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替罗非班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 高龄高血压与ISH治疗现状靶器官损害比较及动态血压胰岛素抵抗
- 李艳芳范利周玉杰曹剑胡亦新聂晓敏师树田史冬梅
-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以往国内外有关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0岁以下的老年人群,而对8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研究较少,尤其缺乏上千例大样...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胰岛素抵抗
- C反应蛋白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急诊,诊断为STEMI并行pPCI的患者,按照入院hsCRP水平分为两组,CRP增高组(hs-CRP>3mg/L, n=256),CRP正常组(hs-CRP≤3mg/L, n=106)。主要终点:介入术中及术后4h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次要终点:住院期间和随访1年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结果:CRP增高组与CRP正常组相比较,总心律失常发生比例分别为182例(71.1%)和65例(6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在CRP增高组与CRP正常组分别为[76例(29.7%)vs. 20例(18.9%),P=0.03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分别为[45例(17.6%)vs. 10例(9.4%),P=0.049];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55例(21.5%)vs. 12例(11.3%),P=0.023];CRP增高组均明显高于CRP正常组。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病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两组累积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CRP增高患者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但并不影响住院及随访过程中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 师树田甄雷王梅艾辉阙斌王春梅聂绍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
- 免疫调节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免疫调节治疗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96例年龄60~78岁CHF患者,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治疗,3个疗程,共75d)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另以45例健康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年龄60~80岁;分别在用药前、用药第1个疗程后(第15天)、第3个疗程后(第75天)测定各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并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TNF—α与IL-10比值、血浆BNP、hCRP、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增高(P〈0.05或P〈0.01),LVEF、血清IL-10降低(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第1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清IL-10增高(P〈0.01);血清TNF-α、IL-1β、血浆BNP、hsCRP降低(P〈0.05或P〈0.01);LVEF值有增高趋势,TNF—α与IL-10比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4±0.53与5.28±0.66)和生活质量评分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3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清IL-10、LVEF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血清TNF-α、IL-1β、TNF-α与IL-10比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55±0.69与5.18±0.38)、血浆BNP、hsCRP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能够改善细胞因子失衡,进而改善心功能;免疫调节治疗为老年CHF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 曹芳芳李艳芳曹晓菁师树田张玲姬王冠刘飞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
- 衰老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9只,根据不同月龄,分为3.5月龄组8只、12月龄组8只、18月龄组7只和24月龄组6只。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1-AR与AT1R和α1-AR与AT2R蛋白激酶C活性;并分别与α1-AR单独激动时蛋白激酶C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1R和α1-AR后,各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2R和α1-AR后,3.5月龄组、12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T1R在各年龄组均使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增强作用;在心脏衰老过程中,AT2R对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抑制作用。
- 师树田李艳芳
- 关键词:衰老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
- 急性冠脉综合征关键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 聂绍平王晓公威郑文贾立昕师树田艾辉阙斌刘然吉庆伟范婧尧严研赵冠棋王春梅冯斯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死亡率仍持续攀升,严重威胁国人健康。该项目针对ACS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出血防治、介入技术及并发症预防等多个影响预后的关键环节,探索符合国人的创新诊疗技术,以期改善...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智能诊断系统出血防治抗栓治疗
-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657例,记录所有患者入院24h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1个月的病死率。结果:RDW>14.5的患者比RDW≤14.5的患者病死率升高,LVEF值降低。[38(22.9%)vs.53(10.8%),(29.6±9.5)%vs.(35.8±8.3)%,P<0.05]。RDW随LVEF值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年龄,HGB,RDW,高血压史,是预测严重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EF≤35%)的危险因素。OR=1.08,95%CI:1.04~1.12;OR=2.15,95%CI:1.16~3.14;OR=0.87,95%CI:0.75~0.98;OR=1.06,95%CI:1.02~1.11,P<0.05]。RDW诊断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准确性是67.3%(95%CI:62.2~72.3)。敏感性是57.2%,特异性是69.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相关,是简单,经济,快速,准确的预测因子。
- 张倩师树田孙晓东魏璐佳曹晓菁叶明王旭祖晓麟艾辉聂绍平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病死率
- 校正的HEART风险评分在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人群,计算校正的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共人选923例胸痛患者。371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校正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95%置信区间:0.83-0.88)。在三个重要的亚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在0.80以上。所有入选患者被分为3组:低危组(评分0~2分)、中危组(评分3-4分)和高危组(评分5-10分),相应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8%、18.2%和7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可以用于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分诊。不同的组别采取不同的分诊策略。
- 马春朋刘晓丽龚志忠王晓贺晓楠师树田聂绍平
- 关键词:风险评分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
- 一种血管钙化斑块的刻痕球囊
- 本发明公开了血管钙化斑块的刻痕球囊,包括球囊体,用于扩张血管壁;刻痕结构,安装于球囊体的外表面;刻痕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刻痕丝体,沿球囊体的轴向方向,至少一个刻痕丝体呈螺旋状套设于球囊体;沿球囊体的径向方向,至少一个刻痕丝体...
- 聂绍平王晓艾辉阙斌甄雷赵雪东师树田赵冠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