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中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韩国电影成功占领世界市场营销策略
- 2011年
- 本文首先从韩国电影业异军突起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原因并进而以韩国电影与好莱坞商业大片做比,着重从对其流行题材的概论引入电影艺术"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矛盾,最终对如何看待并解决此矛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商业性"不必一定以牺牲"艺术性"为代价,饮鸩止渴的做法只会使电影艺术本身元气大伤,红极一时的香港影坛,甚至正在崛起的整个中国电影市场都可以从"韩国电影"的商业化发展道路之中吸取经验教训。
- 王志芳常中华
- 关键词:韩国电影艺术题材商业性艺术性
- 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关注
- 2014年
- 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美国现代“五大小说家”之一。他以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疾苦而奠定了其文坛上的地位,以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先后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等一系列奖项。因其创作的多样性,斯坦贝克的作品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 赵彩然常中华
- 关键词:底层叙事普世性人道主义
- 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英语资源的现状和网络学习策略培养
- 2010年
-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英语资源的程度较低,缺乏利用互联网学英语的意识和网络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网络英语学习策略十分有必要。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网络英语资源的具体应用策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管理策略,引导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 常中华张海瑛
- 电影《录取通知》中的否定和认同
- 2010年
- 美国电影《录取通知》的英文片名Accepted具有双重含义。表层的含义是"录取",更深层的含义是"认同"。在被大学拒收和录取之外,影片折射了自我的否定和认同、父母对子女的否定和认同以及大学教育中的否定和认同。拒绝和否定无疑是阻碍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而接纳和认同是尊严、自信、激情和创造的源泉。轻松幽默的喜剧背后是对个人价值和教育本质的思考。
- 常中华赵彩然
- 关键词:拒绝接纳
- 阿米尔的背叛、救赎与自我实现被引量:4
- 2010年
- 2007年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将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同名小说《追风筝的人》搬上银幕,将原著中主人公阿米尔的"救赎"以电影的独特形式加以彰显。电影上映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哈桑的忠诚、阿米尔的救赎之路使电影"依赖其自身的品质成为一件艺术品。"[1]本文旨在就电影《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救赎之路探讨主人公的自我实现。
- 康军辉常中华
- 关键词:背叛救赎自我实现
- 《美丽人生》:人生美丽,因为有爱被引量:3
- 2010年
- 意大利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美丽人生》,是一部描写犹太集中营的影片。但它使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反映战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单是战争的残酷,更多的是亲情间的欢笑与感动,是感人肺腑的美好的爱情,伟大的父爱和男人的责任感。影片让观众在笑声中含着泪水领悟着生命的真谛: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美之所在,因为有爱存在。
- 王兰常中华
- 关键词:《美丽人生》爱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