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
- 作品数:75 被引量:1,192H指数:19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方法被引量:70
- 2003年
- 文章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定义、组成、分类、影响因素和分泌部位,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分离及鉴定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此问题的今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 郜红建常江张自立丁士明魏俊岭
- 关键词: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
- 施用钾肥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加了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及穗粒数.极显著地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增产10%~24%。
- 武际常江郭熙盛杨晓虎王允青
- 关键词:钾强筋小麦
- 蚯蚓对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环境指示作用被引量:12
- 2006年
-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污染物从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的途径:扩散作用和摄食作用;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和蚯蚓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提出利用蚯蚓体内的敏感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对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诊断的新思路。
- 郜红建蒋新魏俊岭常江张自立
- 关键词:蚯蚓土壤污染物生物富集
- 镧对水稻根质膜透性和根分泌物中几种营养离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4年
- 通过水培实验 ,研究了系列浓度La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水稻根质膜透性和根分泌物中几种营养离子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La在低浓度时 (≤ 5 0 μg·ml-1) ,可以稳定细胞膜 ,减少电解质外渗率 .在此浓度下 ,根系分泌物中K+ 、Ca2 + 、P和H+ 的含量比对照低 .La的浓度升高 (10 0~ 4 0 0 μg·ml-1)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电解质外渗率呈现短时间抑制 ,长时间促进的规律 .La在高浓度时 (c≥ 5 0 0 μg·ml-1) ,即使短时间的处理 ,也会使根细胞原生质膜破坏 ,电解质外渗率提高 .此时根分泌物中K+ 、Ca2 + 、P和H+ 含量均比对照高 .由此可以得出在水培条件下 ,La3 + ≤ 5 0
- 郜红建常江张自立蒋新赵振华
- 关键词:镧根分泌物离子含量
- 稀土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研究被引量:34
- 1996年
- 本文研究了全国9种不同性质的土壤对稀土元素La.Ce.Nd的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Temkin等温吸附式,以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土壤对稀土的吸附容量有明显的地带性,在我国从南到北吸附量增加,且最大吸附量(Qm)与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稀土元素的解吸符合幂函数式。各种土壤的解吸率不同,但最终均趋于恒定。
- 常江竺伟民
- 关键词:稀土元素解吸土壤
-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有机碳的矿化特征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10℃、20℃、30℃)、不同秸秆加入量(秸秆全量和过量)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在不同温度(10℃、20℃、30℃)条件下,设置50 g土样中加秸秆0.3 g(处理Ⅰ)、1.5 g(处理Ⅱ)、3.0 g(处理Ⅲ)及不加秸秆(CK)的处理,进行240 d的矿化培养。【结果】温度对有机碳矿化影响显著,在对照(CK)和秸秆加入量相同的处理中,有机碳的矿化累积量均随温度(10—30℃)升高而增加;温度较低(<20℃)时,CK、Ⅰ、Ⅱ、Ⅲ各处理的有机碳矿化温度系数(Q10)平均值约为1.229、1.251、1.572、1.399,温度较高(>20℃)时,CK、Ⅰ、Ⅱ、Ⅲ的Q10平均值约1.006、1.249、1.401、1.374,Q10值在温度较低时大于温度较高时,说明低温条件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升温更敏感。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秸秆加入量越大,有机碳矿化累积量越高,有机碳矿化的日变化量也越大。本试验中,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了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土壤有机碳的潜在矿化量(C0)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秸秆加入量越大,C0值越大。【结论】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不同温度、不同秸秆还田量及温度和秸秆还田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矿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 张丽娟常江蒋丽娜徐姗章力干
- 关键词:砂姜黑土玉米秸秆土壤有机碳
- 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下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7年
- 为了给弱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在两种不同养分状况的土壤(土壤Ⅰ和Ⅱ)上,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在土壤Ⅰ上,处理N180K150(施氮和施钾量分别为180和105 kg/ha)获得最高产量5 023 kg/ha;在土壤Ⅱ上,处理N180K90(施氮和施钾分别为180和90 kg/ha)获得最高产量5 145 kg/ha。在两种土壤上,氮肥对产量的效应均大于钾肥效应,在土壤Ⅰ上氮钾对小麦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两种土壤上,增施氮肥均显著降低了弱筋小麦的专用品质,而在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土壤Ⅱ上,配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弱筋小麦的品质。氮钾肥配施对弱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无明显影响。土壤基础肥力对弱筋小麦的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在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较低的土壤Ⅱ上种植弱筋小麦,并适当降低氮肥用量有利于改善弱筋小麦品质。
-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常江黄晓荣
- 关键词:弱筋小麦氮钾配施土壤养分状况
- 无土栽培西葫芦营养液性质变化研究
- 2005年
- 采用营养液栽培模式比较了几种营养液配方在无土栽培西葫芦过程中营养液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性质有较大变化。无土栽培西葫芦各处理营养液的pH值在一日内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pH6. 5上升至pH7. 2以上;营养液的溶解氧显著降低,一日内迅速由6mg/L降至4mg/L以下;营养液的EC值在一个营养周期内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营养液的EC值与营养液中NO3- -N、P、K的含量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
- 李孝良常江吴俊超
- 关键词:无土栽培西葫芦
- 和县有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评价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安徽省主要有机蔬菜生产地(巢湖市)土壤为研究对象,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棚室及露天菜地土壤重金属(Cu、Zn、Pb、Ni、Cr、Cd)的总量分别进行分析测定,并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棚室及露天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镉为各研究区的主要污染物,铅次之。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露天研究区92%的样点属于清洁级,土壤环境质量良好;而棚室研究区19%的样点属于轻度污染。模糊数学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类似,露天菜地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棚室菜地研究区一级占96%,二级占4%。总体而论,棚室菜地较露天菜地污染严重。
- 姚艳娟常江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合肥市绿地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为探明影响城市绿地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限制因子,提高城市绿地在雨水径流调蓄中的作用,采用双环入渗法研究了合肥居民区、公园、道路绿化带(市政绿地)和文教区(校园)等不同类型绿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其与质地、容重和空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入渗速率在0~40min内下降较快,90~100min后趋于平缓。土壤水分平均入渗速率呈现:公园绿地(2.42×10-5m/s)>市政绿地(2.10×10-5m/s)>小区绿地(0.62×10-5m/s)>校园绿地(0.56×10-5m/s)的规律。土壤稳定入渗率属于快和较快级别的占21.1%,中等及较慢等级的占78.9%。合肥市绿地土壤黏粒平均含量在37.6%~44.7%之间;土壤容重在1.22~1.68g/cm3之间,均值均大于1.40g/cm3;绿地土壤通气孔隙度在9.21%~17.6%之间,其中小区绿地(14.1%)>市政绿地(13.9%)>公园绿地(13.7%)>校园绿地(11.3%)。研究结果为合肥市城区绿地土壤消减城市面源污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魏俊岭金友前郜红建常江徐薇
- 关键词:绿地土壤影响因素土壤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