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平文祥

作品数:371 被引量:1,532H指数:2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4篇期刊文章
  • 122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生物学
  • 81篇轻工技术与工...
  • 39篇农业科学
  • 24篇化学工程
  • 1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1篇发酵
  • 48篇基因
  • 34篇酵母
  • 30篇紫杉
  • 29篇乳杆菌
  • 29篇紫杉醇
  • 27篇干酪
  • 27篇干酪乳杆菌
  • 27篇病毒
  • 23篇乳酸
  • 23篇微生物
  • 23篇副干酪乳杆菌
  • 22篇聚糖酶
  • 21篇原生质
  • 21篇原生质体
  • 21篇质体
  • 20篇脱胶
  • 20篇甘露聚糖
  • 19篇亚麻
  • 19篇细菌

机构

  • 344篇黑龙江大学
  • 3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6篇齐齐哈尔师范...
  • 14篇教育部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学院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东方学...
  • 2篇黑龙江省药品...
  • 2篇河北环境工程...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70篇平文祥
  • 218篇葛菁萍
  • 93篇周东坡
  • 92篇凌宏志
  • 91篇宋刚
  • 64篇赵丹
  • 50篇高冬妮
  • 29篇雷虹
  • 26篇赵凯
  • 25篇杜春梅
  • 20篇孙剑秋
  • 19篇楼庄伟
  • 15篇李秀凉
  • 15篇贾树彪
  • 13篇王洋
  • 13篇赵辉
  • 13篇刘军
  • 12篇王葳
  • 12篇金涛
  • 11篇马玺

传媒

  • 36篇中国农学通报
  • 23篇黑龙江大学自...
  • 17篇微生物学报
  • 16篇食品科学
  • 16篇微生物学杂志
  • 12篇生物技术
  • 10篇中国食品学报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高师理科学刊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黑龙江医药
  • 4篇菌物系统
  • 4篇黑龙江大学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酿酒
  • 3篇中国酿造
  • 3篇食品科技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齐齐哈尔师范...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18篇2016
  • 20篇2015
  • 20篇2014
  • 18篇2013
  • 28篇2012
  • 26篇2011
  • 20篇2010
  • 30篇2009
  • 28篇2008
  • 17篇2007
  • 17篇2006
  • 20篇2005
  • 6篇2004
3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b.paracaseiHD1.7产生的广谱高效肽类天然防腐剂的中间试验研究
平文祥
(1)LactobacilluparacaseiHD1.7经不同水平的发酵条件优化,获得了生产细菌素Paracin1.7的最优工艺条件,利用最优工艺条件在300L发酵罐水平的连续生产试验结果显示,Paracin1.7的效...
关键词:
关键词:发酵工艺肉制品
酸奶粉冲调复原性的探讨被引量:10
2005年
讨论了加水量、水温、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对酸奶粉复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冲调酸奶粉时,酸奶粉浓度为15%、水温为0℃或室温,添加0.05%羧甲基纤维素(CMC)、0.10%瓜尔豆胶和0.10%魔芋胶时,得到的酸奶风味、色泽、组织结构等符合酸奶产品质量要求,此时酸奶粉的冲调性也最佳。
李秀凉雷虹葛菁萍平文祥
关键词:酸奶粉稳定剂
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木糖、葡萄糖共发酵酿酒酵母工程菌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选育高效利用木糖、葡萄糖共发酵,并使乙醇产量有所提高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5和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 20335为亲本株,确定了双亲株原生质体灭活剂量,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融合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融合子以木糖、葡萄糖单碳源及混合碳源发酵时的乙醇得率。结果表明,获得一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融合子HDY2‐14,其利用木糖和葡萄糖单碳源发酵的乙醇得率分别为0.213g/g和0.257g/g,混合碳源发酵的乙醇得率为0.310g/g,其中混合碳源乙醇得率比亲本株W5和20335的乙醇得率分别提高了20.2%和15.2%。
葛菁萍安琦张玉环张麓岩张梦云平文祥
关键词:原生质体融合灭活酿酒酵母休哈塔假丝酵母
昆虫细胞中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2013年
为构建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利用Sf-9细胞表达eGFP,用PCR法从重组Bacmid和pEGFP-C3质粒中扩增gp64SP、eGFP和VSVGED片段,利用一步法SOE-PCR将3个片段连接在一起。用XbaI和HindIII酶切融合片段与pFastBacPH,连接获得阳性质粒命名为pFB/LM-PH。转化E.coliDH10Bac,通过转座子Tn7的介导,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v-LM-PH,感染Sf9昆虫细胞。结果表明: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荧光表达情况;结果证实:感染的Sf9细胞可表达外源基因eGFP。重组pFB/LM-PH载体具备表达eGFP的能力,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表达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唐晓艳高冬妮李梅葛菁萍平文祥楼庄伟
关键词: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昆虫细胞
高DBT降解力脱硫菌株的脱硫条件优化
2013年
为提高脱硫微生物的脱硫力,将一株从大庆油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专一性脱硫力最高的菌株HDBS-4作为出发菌株,通过考察DBT转化为2-HBP的脱硫效果验证pH值、氮源、碳源、DBT、接种量、等脱硫条件对脱硫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优脱硫条件:20 mL/250 mL为装液量,按6%接种量,转速为300 r/min,于30℃连续培养5天。当在上述条件下培养时,发酵液中2-HBP生成量可达6.1105 mg/L。本试验经条件优化后的菌株,脱硫力较优化前提高了2倍多,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2倍多。最终成功优化了菌株HDBS-4的脱硫条件。
孙乐群葛菁萍王莉丽平文祥
关键词:脱硫菌
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发酵戊糖乳酸菌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是青贮饲料质量优劣的关键,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多为能发酵戊糖的乳酸菌。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发酵戊糖乳酸菌,进行了初步生理生化鉴定,得到3株不同的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对这3株乳酸菌的发酵产酸特性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产酸条件,为制备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奠定了菌群基础。
赵辉关颖夏道丽高杨王迪贾树彪平文祥
关键词: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乳酸菌戊糖
一种脱色用β-甘露聚糖酶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β‑甘露聚糖酶用于染料脱色的用途,所述染料为偶氮类染料、三芳甲烷类染料,其中所述偶氮类染料为刚果红、甲基橙、达旦黄和铬黑T;所述三芳甲烷类染料为水溶苯胺蓝、孔雀石绿、结晶紫和苯酚红。所述β‑甘露聚糖酶是由地...
葛菁萍平文祥赵丹李兴霖金曼
文献传递
副干酪乳杆菌HD1.7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优化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的电转化条件,为构建L.paracasei HD1.7prcR基因敲除突变株奠定基础。通过电转化方法将自杀质粒pUC18-prcR-tet导入L.paracasei HD1.7内,对影响L.paracasei HD1.7电转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当L.paracasei HD1.7生长8h时,加入青霉素使终浓度为12.5μg/mL,再培养1h。经AEB1电转缓冲液(蔗糖浓度为0.3mol/L)处理后,在1.8~2.0KV电压下完成电击,并迅速加入MRS培养基中,复苏5h,成功地将自杀质粒pUC18-prcR-tet转入L.paracasei HD1.7内,并发生了部分同源重组。本研究得到了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较优电转化条件,为继续研究L.paracasei HD1.7的群体感应调控因子prcR奠定了基础。
葛菁萍高先军由田平文祥
关键词:副干酪乳杆菌电转化
土壤中功能真菌的分离及其解磷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从黑龙江省安达市草甸土壤中分离得到3株功能真菌HD JF-01、HD JF-02和HD JF-03,它们均具有解磷和固氮能力,而只有HD JF-03没有解钾能力。3株菌在3种分离培养基上的数量比例关系较为一致。对3株菌单独培养时的解磷能力研究表明,在发酵48 h时解磷能力最强,发酵液中游离磷含量分别为32.5μg/mL(HD JF-01)、23.45μg/mL(HD JF-02)和47.15μg/mL(HD JF-03)。48 h后,各株菌的解磷能力逐渐下降。将HD-JF-01和HD JF-03配比解磷时,解磷能力有所下降。为解磷菌剂的开发生产提供了菌种资源。
葛菁萍蔡柏岩宋刚孙宗祥平文祥
关键词:土壤功能菌解磷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1C7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
2013年
为了获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1C7株的全基因组cDNA,确定其分子进化关系。以IBDV J1C7株细胞培养液为材料,用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提取IBDV基因组dsRNA,利用特异性引物将基因组A、B节段分两段进行RT-PCR并通过融合PCR方法将具有部分重叠序列的A、B节段的上、下游基因组进行拼接,从而构建出完整的A、B节段基因组,利用pMD-18T载体快速克隆PCR产物。结果表明:获得了3260 bp的A节段全长(Genbank登录号EF646854)和2827 bp的B节段全长(Genbank登录号EF646853)。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J1C7株与弱毒疫苗株CEF94(芬兰)、P2(德国)、JD1(中国)、HZ2(中国)的亲缘关系最近(蛋白同源性为VP5:99.3%;VP2:99.3%~100%;VP4:97.9%~99.2%;VP3:96.4%~98.1%;VP1:99.2%~99.9%)。BDV J1C7株属于弱毒疫苗株,且与欧洲和中国的弱毒疫苗株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在进化树上归为一簇。本研究为构建IBDV的感染性cDNA,了解IBD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打下了基础。
高冬妮金丽颖安琦申燕平文祥葛菁萍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融合PCR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