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金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Sac)/缬沙坦(Val)对多柔比星(DOX)诱导的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兔建立DOX诱导的心力衰竭兔模型,25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DOX组,9只)、Val干预组(DOX+Val组,8只)、Sac/Val干预组(DOX+Sac/Val组,8只);另取8只新西兰兔作为空白组。DOX+Val组每次灌胃Val混悬液4.65 mg/kg,DOX+Sac/Val组每次灌胃Sac/Val混悬液9.3 mg/kg,空白组及DOX组每次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均每日灌胃2次,连续8周。给药8周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计算全心重量指数(HMI)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通过H-E和马松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纤维化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房利尿钠肽(ANP)、脑利尿钠肽(BNP)、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水平;采用qPCR检测心肌组织利尿钠肽受体A(NPR-A)、cGMP特异性磷酸二酯酶5A[PDE5A(cGMP)]、PKG、Bcl-2、Bax、caspase 3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磷酸化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p-Bad)、Bcl-2、Bax、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DOX组兔的LVDD、LVSD均增大(均P<0.01),LVEF、LVFS均降低(均P<0.01),HMI、LVMI均升高(均P<0.01);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NT-proBNP、Hs-cTNI、AngⅡ、ALD、ANP、BNP、cGMP、PKG水平和NPR-A、PDE5A(cGMP)、PKG、p-CREB、Bax、caspase 3表达均升高(均P<0.01),Bcl-2表达降低(P<0.01),p-Ba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X组相比,DOX+Sac/Val组和DOX+Val组的LVDD�
- 庄金龙钱涛铭林庚海林庚海阮发晖阮发晖刘莉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心功能
- 铁死亡与代谢综合征:从基础机制到潜在治疗策略
- 2025年
-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特征是同一患者存在多种代谢紊乱,包括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风险[1]。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管理中,首选干预措施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调整和增加体力活动[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在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尤其是伴有肥胖和高血压的患者[3]。因此,了解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与机体健康的关系,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4]。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多项研究均已证实铁过载和脂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脂质沉积,其在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可能为设计潜在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铁过载与脂质代谢的相互作用不仅影响脂肪组织的功能,还与糖代谢紧密相关[5]。此外,脂质代谢异常与多种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如肥胖、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也受到广泛关注[6]。
- 庄金龙阮发晖阮发晖刘莉
- 关键词:病理生理机制脂质代谢紊乱临床症候群脂质代谢异常铁过载脂质沉积
- 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MS组,20例门诊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IMT,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结果 MS组的IS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01),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1);直线回归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的颈动脉IMT与ISI呈负相关(<0.05),与BMI、WC呈正相关(<0.05);具备MS诊断条件个数与颈动脉IMT相关(<0.05)。结论 MS患者易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IR可能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 张雪松庄金龙王海音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分析CHF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HRV各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CHF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H RV各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
- 庄金龙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心率变异性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
- 文献传递
- 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常见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关系,为CHF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筛选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为以下四个证型:气虚血瘀证、气阴两亏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常见中医证型的LVEF、SDNN、SDAN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各证型间的LVEF、SDNN、SDANN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50在CHF各证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不同中医证型与HRV和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HRV可以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参考指标。
- 隋艳波宋云飞庄金龙刘莉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