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秀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职业病
  • 3篇职业病危害
  • 1篇电厂
  • 1篇电光性眼炎
  • 1篇电石
  • 1篇电石厂
  • 1篇多孔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血压
  • 1篇牙科
  • 1篇眼部
  • 1篇眼部损伤
  • 1篇眼炎
  • 1篇药膏
  • 1篇药膏治疗
  • 1篇冶炼
  • 1篇冶炼厂
  • 1篇医用
  • 1篇医用X射线
  • 1篇荧光

机构

  • 13篇乌鲁木齐市疾...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乌鲁木齐...

作者

  • 16篇廖秀峰
  • 8篇宋芳
  • 8篇何华
  • 4篇张勇
  • 2篇张莹
  • 2篇杨浩峰
  • 2篇茹建国
  • 2篇顾海
  • 1篇李翔
  • 1篇孙高峰
  • 1篇李鸿杰
  • 1篇徐良军
  • 1篇谢惠芳
  • 1篇杨晓燕
  • 1篇顾海
  • 1篇梁静
  • 1篇许婧
  • 1篇蒋艳
  • 1篇桑烨
  • 1篇韩明明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儿童麻疹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麻疹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儿童麻疹疫情特点。结果 2009-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儿童麻疹病例1 104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为19.96/105。男女性别比为1.35∶1,以天山区麻疹病例数居首位。麻疹疫情周期性和季节性流行明显,4~6月为发病高峰期。麻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占73.33%。结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提高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可降低小年龄组儿童感染风险,考虑为育龄妇女开展麻疹疫苗复种以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传抗体水平。
宋芳廖秀峰梁静
关键词:麻疹儿童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乌鲁木齐市某KTV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通过现场检测获得乌鲁木齐市某KTV室内空气评价指标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WS/T 199-2001)...
何华张莹谢惠芳杨浩峰茹建国廖秀峰
关键词:综合评价公共场所空气质量
乌鲁木齐市200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的分析,为建立一套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社区防治方案》的要求及标准,对2008-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季报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与2008年相比,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率分别提高了2.86%和11.19%,管理率分别提高了3.28%和6.68%,但规范管理率却分别下降了3.05%和11.3%。经过对慢性病病人一年的管理,血压控制率为1.24%,血糖控制率为1.56%。结论与2008年相比,2009年虽然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覆盖面有所扩大,但却存在着偏重数量而忽略了管理质量、慢性病患者控制率低下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亟待建立起一套适合市慢性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系统。
宋芳廖秀峰孙高峰阿丽娅.买买提热依木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
新疆某铜镍矿冶炼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控制对策
2015年
目的调查新疆某铜镍矿冶炼厂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并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6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6种。其中共检测粉尘点位18个,合格率为77.8%;检测化学毒物177个点位,检测合格率为96.6%;噪声检测69个点位,合格率为76.8%;高温检测14个点位,合格率为78.6%;照度检测15个点,合格率为53.8%;工频电场强度检测合格率为100%。该项目总体布局符合国家标准;设备布局在满足生产任务要求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布局合理,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卫生学,防尘、防毒、防寒、防暑措施和防噪声、防振动措施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工作场所办公室、休息室、职工食堂、卫生间等辅助用室在设置地点、数量、卫生条件等方面符合国家标准。对该项目接触粉尘、噪声及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45名职工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发现疑似职业禁忌证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共3人。结论该企业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砷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噪声、温度、照度。企业应加强管理,增加工作人员,交替巡检缩短个人的接触时间,为在熔炼系统接触二氧化硫的工作人员配备自吸过滤式全面罩;在采光不足的作业点应开启照明灯具。
何华桑烨张勇廖秀峰顾海
关键词:铜镍矿职业病危害因素
我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5
2014年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是重要的职业照射群体,个人剂量监测是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笔者从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监测依据、职业性外照射的特点、监测对象、个人剂量计的应用、个人剂量监测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和研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宋芳廖秀峰
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部分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及质量控制检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部分医疗机构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水平,并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31台CT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对CT机工作场所进行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31台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合格率为96.77%,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值为(0.19±0.17)μGy/h。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3.55%,CTDIW的离散性最大,其后依次为重建层厚偏差、CT值(水)、均匀性、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定位光精度、噪声。结论所监测的31台CT机质量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影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CT机工作场所的屏蔽效果满足防护要求。
廖秀峰杨晓燕何华
关键词:CT机
乌鲁木齐地区牙科拍片机放射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牙科拍片机工作场所及个人防护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25家口腔诊所的牙科拍片机工作场所进行防护效果监测及个人防护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68.00%的测量点符合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44.00%的口腔诊所有牙科拍片机单独机房;20.00%的口腔诊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口腔诊所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督促其提高辐射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辐射安全。
廖秀峰何华宋芳
新疆某电石厂职业病危害控制调查
2013年
目的调查新疆某60×104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及其效果。方法通过现场检测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34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7种。涉及49个岗位,17个工种,企业现场检测,其中共检测粉尘点位76个,合格44个,合格率58%;检测化学毒物93个点位,合格84个,检测合格率为90.3%;噪声检测涉及41个点位,合格35个,合格率为85.4%;高温检测涉及30个点位,合格点位28个,合格率为93.3%。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新疆某60×104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以煤尘、电石粉尘、氯气、氧化钙、噪声、一氧化碳为主。企业要把超标作业点及其劳动者作为重点监视和管理对象;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职工个人防护,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何华廖秀峰韩明明张勇
关键词:电石职业病危害
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调查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检测乌鲁木齐市市属医疗机构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评价医疗机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放射组和对照组的染色体及微核,分析X射线对遗传损伤的影响。结果放射组和对照组均以无着丝粒畸变为主。放射组双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04%,对照组无双着丝粒+环畸变。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分别为0.138%和0.203%,对照组分别为0.044%和0.103%,放射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490‰和0.941‰。放射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畸变率、双着丝粒环畸变率和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处于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但加强工作场所中X射线防护及个人健康监护仍然是今后长期、重要的工作任务。
宋芳廖秀峰蒋艳
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4377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2年的51.52/10万下降至2021年的25.85/10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度变化比例(APC)值为-8.09%。早期显性梅毒(一期与二期梅毒)和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亦呈现下降趋势,APC值分别为-7.42%和-8.15%,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比例(AAPC)值为-89.61%。隐性梅毒为主要报告类型(12685例,88.23%)。男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速度低于女性,APC值分别为-6.55%和-9.59%,男女性别比由2012年的0.84∶1上升至2021年的1.03∶1。20~49岁年龄段报告病例最多(8419例,58.56%),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5546例,38.58%),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报告病例数居历年前两位,天山区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最快,APC值为-10.90%。结论乌鲁木齐市梅毒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需重点针对20~49岁性活跃人群、家务及待业人群实施公共卫生干预策略,以遏制梅毒蔓延。
宋芳陈思佳李翔阿地拉·努尔拉廖秀峰
关键词: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