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超英
- 作品数:67 被引量:682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猕猴桃叶超声波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油菜、莴笋和小青菜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猕猴桃叶超声波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并初步探讨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浸提液对受体幼苗生长有低质量浓度(0.001g/mL)促进,高质量浓度(0.04~0.08g/mL)抑制的双重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3种受体的S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莴笋的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以外,油菜和小青菜的POD活性都逐渐增加;3种受体的MDA质量摩尔浓度逐渐上升。浸提液对3种受体化感作用大小顺序为莴笋>油菜>小青菜。受体通过增强SOD和POD活性来抵抗化感作用胁迫对自身造成的伤害,胁迫程度超出其承受阈值时活性下降,最终使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
- 寻蓓蓓廖超英高智辉袁杰吕丽霞李云飞
-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化感作用
- 放牧强度对林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例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研究放牧强度对林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方法】通过放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草地和柠条林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cm)的物理性状。【结果】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牲畜对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增加,含水量和孔隙度下降。从畜牧羊种选择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放牧地践踏较轻,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则较高。【结论】林草地土壤表层(0~10cm)的物理性状对放牧强度的反应比较敏感。
- 范春梅廖超英李培玉孙长忠许喜明
- 关键词:放牧强度土壤物理性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 藻类结皮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自制的微型蒸发器观测了山西偏关县藻类结皮覆盖土壤和无结皮土壤的蒸发过程,对土壤的蒸发强度、累积蒸发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藻类结皮对土壤蒸发过程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机理不是简单的"促进"或"抑制",而是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藻类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能力明显高于无结皮土壤,当土壤逐渐变干时,结皮封闭了土壤表面,并将水分束缚在土壤中,有效降低了土壤蒸发能力。藻类结皮对雨后土壤蒸发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降雨发生后的前期阶段,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量明显高于无结皮土壤,而后期阶段,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量低于无结皮土壤。
- 王翠萍周欢水廖超英孙长忠韩小红
- 关键词:土壤蒸发微型蒸发器黄土高原
- 藻类结皮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山西偏关县不同厚度藻类结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结皮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结皮形成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均优于无结皮(土壤)。随着结皮厚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降低,容重下降,含水量上升,孔隙度增大,且3~7mm厚的藻类结皮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和孔隙度的影响最大。
- 王翠萍廖超英孙长忠田小雄吕建亮
-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放牧林草地团聚体水稳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为例,对不同放牧植被类型、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cm)的团聚体水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放牧草地较之放牧林地的土壤结构及结构稳定性要好;重度放牧下土壤团聚体含量最小,其结构稳定性亦最差;从畜牧羊种选择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小,土壤中团聚体含量较多、团聚体水稳性也较好。
- 范春梅廖超英孙长忠许喜明刘恒柏
- 关键词:团聚体水稳性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 榆林沙区不同立地条件引种樟子松生长特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不同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的生长过程,并引入了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提高模型精度。在拟合模型的基础上划分出了樟子松生长过程的前慢期-速生期-后慢期。结合拟合结果,对樟子松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区涉及到的5种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生长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以丘间低地和平坦沙地为最早,以沙丘上部为最晚;速生期持续时间以丘间低地为最长,以沙丘上部为最短;沙丘下部、沙丘中部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介于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之间,平坦沙地、沙丘下部以及沙丘中部速生期持续时间介于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之间。樟子松生长状况由好到差的顺序为丘间低地、平坦沙地、沙丘下部、沙丘中部、沙丘上部。
- 罗玲廖超英
-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 任毅田联会刘明时田先华李智军代拴发孙瑞谦胡崇德何晓军李学林李先敏廖超英杨兴中王玛丽张宏任琳李晓晨李宽胜温亚利许升全梁刚杜喜春
- 一、任务来源: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是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2004年3月,依据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组织申报2004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的通知》精神,我局编...
- 关键词:
-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
- 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及酶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固沙林土壤的生物性质,为制订合理可行的保持沙地森林持续经营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流沙地为对照,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6种主要人:工固沙林(花棒×踏郎混交林、沙柳林、踏郎林、沙棘林、樟子松林、河北杨林)林地0~5,5~20,20~40cm土层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4种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固沙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和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0~5cm土层中,花棒×踏郎混交林林地土壤细菌数量最多,樟子松和沙棘林林地0~20cm土层放线菌、真菌数量均较多。在0~5cm土层,花棒×踏郎混交林林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沙柳林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河北杨林林地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最高。各种人工固沙林林地土壤细菌数量和酶活性总体上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人工植被建立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酶活性增强,土壤的生物性质得到改善,流沙开始朝着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方向发展。
- 徐恒廖超英李晓明孙长忠王彦武李亮
- 关键词:人工固沙林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毛乌素沙地
- 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被引量:18
- 2009年
- 在毛乌素沙地采用野外典型抽样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固沙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表现为:花棒林>沙柳林>踏郎林>沙棘林>20年樟子松林>裸沙地;全磷、速效磷表现为:沙柳林>花棒林>踏郎林>沙棘林>20年樟子松林>裸沙地;速效钾表现为:花棒林>踏郎林>沙棘林>沙柳林>20年樟子松林>裸沙地;同一树种不同林龄固沙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都增大,pH值减小;在垂直剖面上,各固沙林地土壤的所有养分含量除速效氮及pH值外,其他均为表层高于下层;花棒林和沙柳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作用显著。
- 王彦武廖超英孙长忠徐恒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土壤化学性质
-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同坡向的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采样分析了樟子松人工林林木不同器官碳储量、凋落物碳储量及土壤不同土层碳储量,以研究不同坡向樟子松人工林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丘间地(Interdune)树木碳密度显著高于背风坡(Leeward)和迎风坡(Windward)(p<o.05).三种立地条件下樟子松各器官碳密度分配分别为:树干碳密度>根碳密度>枝碳密度>叶碳密度,其中丘间地和背风坡林木分配较多的碳同化物给树干生长,迎风破林分则分配较多的同化物给根系生长,说明植物各器官碳含量受坡向的影响.丘间地的凋落物密度与迎风坡没有明显差异,而背风坡显著低于丘间地(p<0.05).整个坡面(0-5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丘间地显著高于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与背风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樟子松林系统总碳密度大小为丘间地(98.86 t/hm2)>背风坡(72.3 t/hm2)>迎风坡(51.2 t/hm2),其中凋落物占总碳储量的2.8%~3.1%.背风坡和丘间地的土壤碳密度占林分总碳密度的比例低于迎风坡,但林木碳密度占林分总碳密度比例则相反,表明坡向对林分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
- 徐松廖超英多杰吉付广军
- 关键词:樟子松坡向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