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云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症
  • 2篇造影
  • 2篇酸血症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突变
  • 2篇缺血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造影
  • 2篇老年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2篇病因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机构

  • 11篇西安高新医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张丽云
  • 3篇刘建军
  • 3篇沈定国
  • 2篇罗国刚
  • 1篇代晓杰
  • 1篇张维雄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脘氨酸水平及其与改良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改良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按照2007年韩国改良TOAST病因分型分为5种不同的亚型,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AT)48例(40.0%)、小动脉疾病型(SAD)36例(30.0%)、心源性栓塞型(CE)14例(11.7%)、其他原因卒中型(SOD)2例(1.6%)、不明原因卒中型(SUD)20例(16.7%)。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浆Hcy水平,分析改良TOAST各亚型与Hcy水平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改良TOAST各亚型中SOD因例数少未作分析,其他各型中AT、SAD、CE、SUD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T组Hcy水平与S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组高于SUD组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高Hcy血症有关,各亚型的血浆Hcy水平均增高并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AT、SAD亚型水平最高,提示高Hcy血症可能通过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脑梗死。
张丽云贾颐刘建军代晓杰张维雄罗国刚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
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电图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症状、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影像学特点,以期为颞叶癫痫的诊断和定位定侧提供依据。方法:对34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颞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发作间期、发作期脑电图特征、影像学改变。结果:颞叶癫痫常常出现特征性的感觉先兆,颞叶癫痫最常见的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口咽自动症和手自动症常见于颞叶癫痫。颞叶癫痫发作间期EEG常表现为局限于颞叶的癫痫样放电、非癫痫样放电异常或两者皆有。发作期EEG常表现为起源于颞叶的节律性改变和电活动的演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寻找病因。结论: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发作间期、发作期记录到的颞区或以颞区为主的脑电图改变,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颞叶癫痫的诊断。
张丽云罗国刚
关键词:颞叶癫痫视频脑电图
石杉碱甲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痴呆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痴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起始给药剂量为每次100μg,每天2次,第2周给药剂量调整为每次150μg,每天2次,维持用量。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20μg,每天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L和MMSE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5%(43/49),明显高于对照组[69.39%(34/49)](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和MMSE评分及血清IL-1β、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石杉碱甲相比,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石杉碱甲可更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且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肖珊张策杨瑞陈星拓珍张丽云
关键词:石杉碱甲鼠神经生长因子老年痴呆日常生活能力
高血压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应激性溃疡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因素,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并为判断预后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将1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大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量越大,出血部位在脑干、丘脑、小脑,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越高。
张丽云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脑室穿刺引流加阿替普酶内注入治疗脑室出血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16例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系统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系统出血6例,脑实质损伤轻微。采用早期(发病后8小时内)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注射r-tPA(阿替普酶)溶解血凝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预后良好10例,中残4例,死亡1例(死于再出血,脑疝形成),并发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无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室出血早期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r-tPA注入,与常规注入尿激酶相比,具备更强的溶解血凝块的作用,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贾颐张丽云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穿刺
颅内外动脉狭窄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根据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组依狭窄部位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及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分析各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颅内外动脉狭窄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P<0.05);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及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是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及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共同危险因素。
张丽云
关键词:颅内外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
中国西部地区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熊葶李尊波张丽云刘建军沈定国
甲基丙二酸血症病例讨论
张丽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全脑血管造影病因分析
2010年
目的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07年-2009年收治TIA患者1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责任血管的病变情况。结果13例有血管狭窄,占76.5%,其中单纯颅外动脉病变4例,单纯颅内动脉病变6例,颅内外联合病变3例。颈动脉系统有责任血管狭窄11例(78.6%),正常3例(21.4%);椎动脉系统有责任血管狭窄2例,正常1例。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是TIA的主要病因。
张丽云贾颐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脑血管造影
SLC33A1基因突变致痉挛性截瘫(SPG42)一家系并文献回顾
张丽云李尊波熊葶刘建军沈定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