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宁
- 作品数:4 被引量:2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堆肥腐熟度快速测定指标和方法的建立
- 现有的堆肥腐熟度指标种类繁多,适应范围各不相同.该文对现有的堆肥腐熟度物理评价指标、化学评价指标、生物评价指标和波谱分析法四大类的30多个指标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对其适用范围、量化程度、测定方式的简便程度逐一进行...
- 张亚宁
- 关键词:堆肥腐熟度
- 文献传递
- 山西省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 2005年
- 分析了山西省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说明了山西省实施清洁生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通过分析太原化工厂实施清洁生产所取得的成效,证实推行清洁生产是改变山西省环境污染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 张亚宁
- 关键词:清洁生产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 化肥作为补充N源对堆肥碳素转化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在绿色食品基地北京巨山农场和南口农场分别利用农牧业废弃物(鸡粪、牛粪、稻秆和麦秸)作为原料,根据不同作物营养特性和堆料中营养成分以及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对C/N比的需要进行了高温堆肥,对添加尿素和不添加尿素的高温堆肥在碳素物质转化和腐殖质组成及污染物去除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肥时添加尿素和不添加尿素对有机质降低和C/N比下降影响不大,但初始C/N比愈低,腐熟时有机质和C/N比下降的幅度愈大。添加尿素和不添加尿素堆肥均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随着堆制时间的延长,腐植酸占有机质的百分率、胡敏酸的含量和胡敏酸/富里酸之比等均呈增加趋势。而富里酸含量则相反,胡敏酸/富里酸之比值由堆肥初期的1.0左右,增至腐熟时的2~5之间。堆肥时添加尿素的堆肥和不添加尿素的堆肥均有杀灭致病菌的同样功效。添加尿素和不添加尿素对堆腐前后六六六和DDT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各处理堆腐前后六六六和DD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均在60%以上,最高可达89.6%。
- 张亚宁李国学
- 关键词:高温堆肥
- 高温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140
- 2005年
- 利用鸡粪和粉碎小麦秸秆为原料进行了C/N比分别为12.4、17.4、31.2、35.2的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对比试验,定量化研究了堆肥过程中不同阶段各种形态氮素转化和氮素损失途径。结果表明,TOC随着堆肥的进行逐渐降低,C/N比越低堆肥TOC的降解越少;低C/N比堆肥的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高C/N比堆肥处理的含氮量呈上升趋势。堆肥过程中的C/N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31.2C/N和35.2C/N2个处理的C/N比下降明显,12.4C/N和17.4C/N堆肥处理的C/N比变化不大。12.4C/N、17.4C/N、31.2C/N、35.2C/N4个堆肥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58.7%、60.2%、37.7%、23.3%。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为铵态氮以氨气的形式挥发,堆肥的3~7d是氮素损失的主要时期。堆肥过程中氨态氮和有机氮的变化最大,硝态氮变化较小,主要在堆肥后期略有形成,堆肥28d时,所有堆肥处理硝态氮含量占总氮含量变化为0.58%~0.25%。堆肥C/N比越低,有机氮损失越多,氨态氮损失越小。高C/N比堆肥氨态氮不仅损失少,而且向有机氮转化。
- 贺琪李国学张亚宁林小凤
- 关键词:高温堆肥C/N比氮素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