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佳珂

作品数:39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病毒
  • 11篇出血热
  • 9篇流行性
  • 8篇肾综合征
  • 8篇肾综合征出血...
  • 8篇综合征
  • 8篇综合征出血热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脑炎
  • 7篇脑炎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流行性乙型脑...
  • 6篇免疫
  • 6篇狂犬
  • 5篇登革热
  • 5篇血清
  • 4篇狂犬病
  • 4篇基因
  • 4篇汉坦病毒

机构

  • 24篇四川省疾病预...
  • 14篇四川省卫生防...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泸州市疾病预...
  • 2篇开江县卫生防...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成都市卫生防...
  • 1篇隆昌县疾病预...
  • 1篇绵阳市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资阳市疾病预...
  • 1篇古蔺县卫生防...

作者

  • 38篇张佳珂
  • 20篇陈丹林
  • 14篇刘学成
  • 12篇周兴余
  • 12篇林世华
  • 12篇刘学成
  • 9篇赖文红
  • 8篇李伟
  • 7篇谢世宏
  • 6篇余佳
  • 6篇梁国栋
  • 6篇曹一鸥
  • 6篇付士红
  • 5篇袁伟
  • 4篇阎侗有
  • 4篇张灵麟
  • 3篇王环宇
  • 2篇何英
  • 2篇胡梅
  • 2篇吴海燕

传媒

  • 16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4篇1999
  • 2篇1992
  • 2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年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2010年疫情资料;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将鼠肺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10年全省累计发病66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0.080 6/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南充市、凉山州、成都市。各监测点共捕获鼠10种397只,总鼠密度6.94%,居民区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病毒率为0。结论监测结果未发现可能引起发病率上升或引起流行的相关因素,提示四川省今后2~3年本病可能仍将在低发状态波动,但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袁伟刘学成张佳珂林世华陈丹林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
花旗GH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1年
陈琼瑶葛宇杰张佳珂陈丹林赖文红刘学成谢世宏
关键词:小鼠免疫功能
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反应和效果观察
2001年
赖文红谢世宏陈丹林张佳珂刘学成余佳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免疫反应VERO细胞
四川省首次发现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
1999年
目的:了解实验大白鼠及其接触者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某医学研究所现养和已售出的大白鼠中,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1.25%(41/80)和42.50%(17/40),现养大白鼠抗体阳性率为45.00%(36/80);与这批大白鼠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2.20%(19/59),其中1人发生HFRS;非接触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12%(3/49)。结论:首次证实我省存在由非HFRS实验室的实验大白鼠引起的HFRS,在暴露于这些大白鼠的人员中,汉坦病毒隐性感染率也较高。
张佳珂刘学成陈丹林余佳赖文红谢世宏杨维中张灵麟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1984-2000年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流行规律和特征、影响因素 ,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疫情资料来源于疫情报告系统 ,现场调查方法参照有关部门标准 ,血清学检测采用常规免疫荧光法[1] 。结果  1984-2 0 0 0年 ,四川省共报病 2 64 42例 ,死亡 910例。发病率逐年下降 ,除新疫区盐源县外 ,近几年全省控制在 1/10万左右 ,季节高峰消失 ,呈高度散发状态。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在 1 5 %左右 ,且与年度和地区发病高低无明显联系 ,患者血清学诊断符合率为78 42 %。总鼠密度在 12 %左右 ,室外略高于室内 ,室内外主要宿主动物分别为褐家鼠、黑线姬鼠。总鼠带病率为3 0 % ,其中黑线姬鼠最高 (6 43 % )。结论 四川省是HFRS的混合型疫区 ,其人群分布和流行特征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 ,监测为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学成张佳珂陈丹林赖文红吴海燕余佳谢世宏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四川省万县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爆发流行的调查被引量:1
1989年
1987年10月11日至11月15日,四川省万县新田区的一所乡级中学学生中发生了一起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爆发流行,病例11人,无一例死亡。为了解引起本次爆发流行的因素,在爆发流行期间和流行后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对所报的11例EHF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调查方法见参考文献,并对其中在场的8各病人采取了双份血标本。
张佳珂张灵麟孟言浦屈发刚刘学成谭家云何治明阎侗有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2008-2013年四川省登革热病例实验室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2008-2013年四川省登革热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收集2008-2013年由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收治的34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登革病毒的血清Ig M抗体,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4例病例共收集41份血清标本,患者男女比例为3.86∶1,平均年龄37.24岁,病例全年均有。ELISA检测41份标本中31份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75.61%);实时荧光PCR检测的21份标本中,8份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8.10%)。最后实验室诊断病例为26例。结论不同病程阶段的病例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登革病毒感染的敏感性。
李伟林世华付士红曹一欧陈丹林梁国栋张佳珂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腹膜渗出细胞分离汉坦病毒
1989年
本文报道从一例危重型EHF患者第10病日的腹膜渗出细胞分离出一株病毒,定名为GH716,用抗姬鼠型和抗家鼠型汉坦病毒(HTNV)单克隆抗体(McAb),对其抗原型别进行了鉴定,并与HTNV76-118株和R22株做了比较。同时检测了患者的血清抗体以及血淋巴细胞和尿细胞中的HTNV抗原。
顾先仕宋宗碧金兆伟孟光荣张传安闰侗有顾缇杨世全何金荣罗费嘉游中琼张佳珂彭浪涛
关键词:汉坦病毒出血热
2007-2008年四川省狂犬病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狂犬病病例特征。方法收集四川省2007和2008年报告的480例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用Excel、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为1.78:1;农民占72.5%;伤人动物犬占97.3%,猫占2.7%,流浪动物伤人占49.4%,其中犬伤人病例中主动袭击占66.6%;共有54例病例有冲洗、消毒及注射疫苗,但依然发病。伤口未处理47.9%,自行处理32.7%,医疗机构处理19.4%,头面部暴露由医疗机构处理为48.1%;病例注射过疫苗的占16.25%,手臂和头面部暴露的注射疫苗率分别为66.7%和50.0%;16.3%的病例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后发病。结论四川省狂犬病病例仍以男性农民为主,伤口规范处理率低;注射疫苗后发病占一定比例。今后四川省狂犬病防治工作重点应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规范伤口处理率,提高疫苗、免疫球蛋白注射率,控制流浪犬,同时对免疫失败者进行分析,探讨注射疫苗仍然发病的原因。
周兴余刘学成祝小平张佳珂徐立刚袁伟
关键词:狂犬病发病原因
四川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优势基因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乙脑主要流行区乙脑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间分离到的13株乙脑病毒进行PreM和E基因区扩增,采用MEGA5生物学软件完成氨基酸序列和病毒进化树分析。结果基因分型显示13株均属于基因I型。13株病毒之间比较,Pre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7%-100%和98.7%-100%,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7.8%~99.9%和99.6%~100%,其同源性极高。13株病毒与2004年四川分离株比较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7.7%~99.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6%-100%之间;PreM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6.2%-99.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5%-98.7%之间;与疫苗株P3和SA14—14—2比较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6%~88.3%和97%~97.8%;Pre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1%~85.8%和93.7%-96.2%。13株病毒E基因的8个氨基酸毒力位点均没有发生改变。结论四川省乙脑病毒已呈现基因I型为优势型别的态势,其PreM和E区核苷酸和氨基酸高度保守,关键的氨基酸毒力位点没有变化,提示目前使用的疫苗对流行株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张佳珂林世华周兴余陈丹林付士红刘学成袁伟曹一鸥王环宇李伟胡梅梁国栋
关键词:脑炎病毒基因型种系发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