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

作品数:46 被引量:45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诗歌
  • 11篇文学
  • 7篇艾略特
  • 5篇英语
  • 4篇燕卜荪
  • 4篇诗学
  • 4篇国诗
  • 4篇《四个四重奏...
  • 4篇T.S.艾略...
  • 4篇《荒原》
  • 3篇叙事
  • 3篇学科
  • 3篇英国诗歌
  • 3篇身份
  • 3篇外国文学
  • 3篇文化
  • 3篇文论
  • 3篇西方文论
  • 3篇艾略特诗歌
  • 2篇代文

机构

  • 45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5篇张剑
  • 1篇凯瑟琳·雷恩
  • 1篇杨国静
  • 1篇张中载
  • 1篇吴晓梅
  • 1篇曹莉群
  • 1篇丽兹·洛克赫...

传媒

  • 14篇外国文学
  • 5篇外国文学评论
  • 4篇当代外国文学
  • 4篇外国语文
  • 3篇译林
  • 3篇英美文学研究...
  • 2篇国外文学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翻译界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国际汉学
  • 1篇英语文学研究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追寻“物自性”:叶维廉与道家现代主义的形成被引量:1
2018年
美国现代诗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但是道家思想在里边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一个人们并不太清楚的问题。叶维廉在研究美国现代派诗歌时,采用了非常明晰的道家研究视角。他认为道家美学的"无言独化"观点,即物之原初状态通过诗人不加任何主观修饰的语言表达出来,被美国现代派诗歌吸纳和发扬光大。道家的"物自性"理念,即肯定物之为物的自性,也成为了美国现代派诗歌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道家现代主义"诗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所带来的质疑和争论。梳理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希望对它的出现、发展和争论的过程进行追溯,对其得与失、贡献与偏颇进行述评,以期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史面貌,为后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张剑吴晓梅
关键词:道家思想
W.H.奥登的“抗日战争”:《中国十四行诗》对战争和政治的理解被引量:1
2015年
奥登的《中国十四行诗》常常被理解为对战争的抽象思考或者对奥登本人心路历程的追溯,但是作为战地行纪,它首先是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的描写。虽然奥登当时有"超越政治"的思想倾向,但是其作品毕竟是有感而发,以具体历史事件为基础。因此,把《中国十四行诗》与《战地行》中的旅行日记进行对照,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文阅读,可以挖掘出其中的历史细节和具体指涉。细读每一首十四行诗,还原它们的历史,对于深入理解这组作品及其抗战叙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剑
关键词:历史还原
普拉斯诗歌中的语言焦虑被引量:6
2009年
长期以来,普拉斯诗歌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但是,其作品中流露出的语言焦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立足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想以及他关于语言"所说/言说"的二分理论,试图在打破个人和公众话语屏障的基础上,揭示普拉斯作品中语言焦虑与当代社会语境下伦理困境之间的关联。
杨国静张剑
关键词:焦虑伦理学言说
美国现代作家史耐德的中国之行与他的生态政治观
2019年
史耐德(Gary Snyder)与其他美国现代诗人一样,非常关注古代中国,而对现当代中国不太关心。他所书写的中国文化因素包括佛教、道教、孔子、老子、唐诗、寒山等,评论界对这些因素的研究非常热衷,而对现当代中国的影响却不怎么关注。本文以1984年美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的经历为切入口,梳理史耐德对现当代中国的认知,展示他对现当代中国的书写。在诗歌中史耐德对现当代中国的认识正负参半,总体上讲与“垮掉的一代”的叛逆精神和他自己的生态政治观密切相关。
张剑
关键词:挪用叛逆性
想象的博物馆——读吴元迈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被引量:1
2006年
文学史的写法在20世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学史的收集编撰功能在缩小,批评评价功能在扩大。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叶,文学理论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经典的认识,从而也改变了文学史对作家和作品的选择标准。《20世纪外国文学史》一书就反映了这些变化和趋势。它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20世纪文学汇集到一起,强化它们的相互联系,反映了一种全球意识,增加了文学史的第三世界维度。
张剑
关键词:文学史
艾略特与印度:《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被引量:8
2010年
在艾略特的《荒原》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种宗教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分先后、不分轻重。基督教、佛教、希腊神话、东方生殖崇拜、渔王神话等等和起来构成了艾略特的诗歌隐喻。然而,在艾略特的后期诗歌作品中,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仍然对印度和东方的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此时他更多的是将佛教和印度教视为比喻,以阐释基督教的教义,或者将它们视为基督教教义在另一个形式中的表现。
张剑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佛教印度教
从悲剧到胜利:英语“新冠诗歌”中的“疫情叙事”
2023年
2020年以来用英语创作的关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诗歌作品,是英语世界对这场肆虐人类的瘟疫的记录和反应,其内容包括疫情的爆发和发展、抗疫斗争的展开和推进、由此暴露的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对疫情结束和未来的展望等等。这些细节汇聚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疫情叙事”,其故事情节与历史上类似的“疫情叙事”大致相同,都具有沃尔德所说的对“社会问题”的偏好,也具有桑塔格所说的“疾病隐喻”倾向和“道德教诲”倾向。同时,它遵循了传统的“疫情叙事”的框架与模式,构成了一个“从悲剧到胜利,从苦难到救赎”的悲壮故事,代表着人们对疫情的意味深长和发人深省的反思和拷问。
张剑
关键词:疾病隐喻
文学、历史、社会: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政治诗学被引量:7
2010年
文学与政治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两者的结合曾经产生过许多经典诗歌。但在20世纪,文学与政治的结合引起更多的是怀疑,文学一旦与政治沾边,它就被认为失去了艺术的独立性,沦为被政治利用的工具。一方面文学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又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政治和历史保持联系。20世纪70—80年代的北爱尔兰诗歌就面临这一两难境地。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困境也激发了这个地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次巨大释放,促进了当代北爱尔兰诗歌的繁荣。
张剑
关键词:政治文学诗歌
《北京即兴》、东方与抗议文化:解读艾伦·金斯堡的“中国作品”被引量:1
2014年
金斯堡1984年访华的经历和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诗歌作品已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学界普遍认为他的"中国作品"表达了"对中国的真挚感情"。然而这些作品所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希望通过对金斯堡"中国作品"的细读,通过还原历史背景,阐释这些诗歌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它们对异质文化持有怎样的态度,它们展示的"中国和东方兴趣"实质是什么,与金斯堡的抗议文化有何关系。
张剑
关键词:金斯堡异质文化叛逆
英国当代诗歌四首
1997年
这空旷的街道,这洗白的天空,这空气,在秋季里像倒影一般模糊不清,它们构成了现在——历来被人厌弃的时间,不受世事欢迎的时间。
张剑
关键词:当代诗歌大学英语那喀索斯菲利普水族馆狐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