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希清

作品数:2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9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科举
  • 7篇科举制
  • 7篇科举制度
  • 5篇范仲淹
  • 4篇士大夫
  • 4篇大夫
  • 3篇唐宋
  • 3篇天子
  • 3篇考试
  • 3篇北宋
  • 2篇典范
  • 2篇选官
  • 2篇选官制度
  • 2篇岳阳楼记
  • 2篇政治
  • 2篇中国科举制度
  • 2篇宋朝
  • 2篇庆历
  • 2篇庆历新政
  • 2篇进士

机构

  • 25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教育部考试中...

作者

  • 25篇张希清
  • 1篇王善军
  • 1篇胡平

传媒

  • 2篇文史哲
  • 2篇中州学刊
  • 2篇秘书工作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中原文化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北大史学
  • 1篇中华遗产
  • 1篇考试研究
  • 1篇华中国学
  • 1篇科举学论丛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0
  • 1篇1993
  • 1篇198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范仲淹与富弼关系考
2010年
范仲淹与富弼相交近三十年。二人在报效国家、追求本身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相勖以忠,相劝以义",同心僇力,抵御外侮,革新内政,忠君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富弼与仲淹"平日闲居,则相称美之不暇;为国议事,则公言廷诤而无私",双方可谓"出处以道,俯仰无愧"。富弼与仲淹正如韩琦与仲淹一样,"与公并命,参翊万枢。凡有大事,为国远图。争而后已,欢言如初。指之为党,岂如是乎!"富弼与范仲淹始终保持了亦师亦友亦同僚的健康关系,是中国古代文人政治家实践"和而不同"政治理想的典范。即使在今天,也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张希清
关键词:范仲淹富弼和而不同典范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上)被引量:6
2010年
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唐宋之际是一个变化更革非常之大的时期。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完备、成熟。这一变迁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举制度本身而言,由唐到宋的变迁虽然很大,但这种变迁恐怕并非质的变化,而仍然属于量的、程度上的变化。其质的变化与其说是在唐宋之际,不如说是在南北朝与隋唐之间。
张希清
关键词:唐宋科举制度经世致用
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认为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置于隋而确立于唐。科举制度的创立是社会经济变动的反映、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以及察举制度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张希清
关键词:科举考试进士科明经
宋朝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时代背景
2023年
宋朝出现了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治思潮和政治局面。这一政治现象的出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宋朝,“君权神授”观念淡薄,儒学复兴、政治文化回向“三代”,庞大的科举出身士大夫群体崛起,政治文化政策宽松与“以天下为己任”士风盛行,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政治制度架构基本形成。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宋朝不但兴起了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治思潮,而且出现了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
张希清
关键词:宋朝士大夫天子
范仲淹与庆历科举改革
科举改革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庆历四年,根据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的“精贡举”和台阁臣僚的详议,对科举与学校的结合、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施了“立学合保荐送之法”、“先策论过落、简诗赋考...
张希清
关键词:范仲淹庆历新政科举改革
“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
2020年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了一组饱含家国情怀的名言佳作,激励文艺工作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其中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989—1052年)以《岳阳楼记》一文名垂千古,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张希清
关键词:《岳阳楼记》家国情怀文艺创作范仲淹文艺工作者爱国主义
还历史本来面目 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概要介绍被引量:1
2016年
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集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功能于一身,在选拔过程中尽力体现"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其存在具有特定时代的政治根源、社会根源、文化根源以及民族根源,它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编撰这部《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的目的在于复原中国科举制度的完整面貌,建立独立的中国科举制度史体系,理性地辨析其成败得失,以便更好地继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张希清胡平
关键词:科举通史
中国古代清官典范——包拯
2021年
提起包公,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包公,多次在讲话中提及他。2013年2月23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青天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传颂,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群众对公正司法的企盼。"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道:"包公把‘龙虎狗’三具铡刀摆在开封府大堂之上,无论皇亲国戚,还是高官小吏,谁敢以身试法,都毫不留情。"
张希清
关键词:公正司法包公清官
唐宋进士科取舍依据的演变被引量:2
2010年
从隋唐五代到北宋初期,进士科取舍的依据经历了从"公荐"、"公卷"加"程文"到"禁公荐"、"罢公卷"、"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演变过程,这也就是从"以程文考试成绩为主"到"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演变。这一演变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时间,是通过对朝臣"请托"、知举官徇私滥取"重行朝典"和完备以封弥(糊名)、誊录为代表的一整套贡举考试制度来完成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比较好地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可以说,这一演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我们今天也具有借鉴的价值。
张希清
关键词:科举制度
论北宋的科举制度
张希清
关键词:北宋科举古代史选官制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