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富

作品数:25 被引量:542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气象
  • 6篇自动站
  • 3篇气象服务
  • 2篇地面气象
  • 2篇定制
  • 2篇探空
  • 2篇图线
  • 2篇气候
  • 2篇气温
  • 2篇气象服务系统
  • 2篇气象要素
  • 2篇区域自动站
  • 2篇组件
  • 2篇组件库
  • 2篇可定制
  • 2篇可定制性
  • 2篇可复用
  • 2篇积雪
  • 2篇降水
  • 2篇功能组件

机构

  • 24篇国家气象信息...
  • 4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甘肃省气象信...
  • 2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湖北省气象信...
  • 1篇江西省气象信...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25篇张志富
  • 9篇任芝花
  • 7篇张强
  • 6篇余予
  • 5篇范邵华
  • 5篇希爽
  • 4篇邹凤玲
  • 4篇李俊
  • 4篇陈京华
  • 3篇赵煜飞
  • 3篇曹磊
  • 2篇胡开喜
  • 2篇刘莹
  • 2篇李志鹏
  • 2篇刘一鸣
  • 2篇远芳
  • 2篇孟晓艳
  • 2篇宁惠芳
  • 2篇张玮
  • 2篇冯明农

传媒

  • 3篇气象
  • 2篇干旱气象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贵州气象
  • 1篇青海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Meteor...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两种数据传输途径的国家级地面自动站逐小时数据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对2006—2009年两种途径(A文件和Z文件)上传的2400多个国家级自动站观测的小时常规6要素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途径的小时数据中,2 min风和10 min风的不一致率较高,主要由于两种文件对风速为零时风向的规定不同造成,其他要素的不一致率相对较低;在不一致数据中,各要素在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不一致率气温为23.27%、气压为5.40%、相对湿度为23.19%、降水为65.42%、2 min风为12.93%、10 min风为14.16%。
张志富任芝花邹凤玲
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
任芝花张志富刘一鸣张玮曾行吉李俊鞠晓慧赵煜飞张强孙超刘媛媛刘莹李志鹏任晓炜王海军李洪康杨代才仲凌志张志强徐宾王国安余予邹凤玲封秀燕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由2010和2011年度中国气象局基本业务建设项目支持下完成,总经费132万均来源于财政部.2010年中国气象局下达了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建设项目批复函(中气发〔2010〕350号文),2...
关键词:
关键词:气象自动站卫星资料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utomatic-observed and Manual-observed Wind Speed and Its Correction
2010年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utomatic-observed and manual-observed wind speed based on the wind speed parallel observations in two methods, we find that many elements can influen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utomatic-observed and manual-observed wind speed, including the levels of speed wind,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and differ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se elements, correction has been conducted, and find that the cor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wind speed has the best correction effect.
张志富任芝花范邵华
国外气候资料整编方法介绍——以美国、加拿大为例被引量:10
2009年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30a的长度可以消除气候的年变化,建议各国以30a为标准为政府部门以及科研工作者提供气候标准值,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世界气象组织成员也规定每隔10a对气候标准值进行一次更新。上次更新的气候标准值时间是1971~2000年。而2010年就要来临,需要准备整理新的30a气候标准值(1981~2010年),因此,对上次(即1971—2000年)美、加的整编方法和要素进行了介绍和总结,从而为我国新的气候标准值的整编提供一个参考。
张志富
关键词:世界气象组织
1961-2012年中国5类主要冰冻天气的气候及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5年
利用1960/1961-2011/2012年中国有冰冻天气观测且序列完整的1 600多站逐日冰冻现象数据,研究了中国地区冰冻天气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霜日数超过180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天山、大-小兴安岭一带.霜日数在我国中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以增加趋势为主,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减少趋势.全国平均的霜日数为显著增长趋势,超过0.05的显著性水平,线性增长率达到2.03 d·(10a)-1,霜日发生频率增强;年平均积雪日数超过90 d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天山、大-小兴安岭一带.积雪日数无明显时间变化趋势;年平均结冰日数超过210 d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及天山部分地区.结冰日数全国范围以减少趋势为主.全国平均结冰日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趋势,1980-1990年为结冰日数最多年份;年平均雾凇日数超过30 d的地区主要在天山地区、大兴安岭地区以及四川峨眉山.雾凇日数以减少趋势为主,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有增加趋势.全国平均雾凇日数有显著减少趋势,超过0.01的显著性水平,线性递减率达到0.60 d·(10a)-1;年平均雨凇日数主要分布在南方云贵高原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些高山区域.雨凇日数在华北平原地区以减少趋势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站点有增加趋势.全国平均雨凇日数随时间有弱的增加趋势.
张志富希爽余予范邵华冯明农
关键词:霜日
一种基于专题服务的气象服务系统及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专题服务的气象服务系统及构建方法,属于气象服务领域。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Vue2.7作为前端框架,以Vite作为开发工具,以mapboxgl2.0作为可视化GIS库,协同构建气象数据组件库及用户界面U...
曹磊陈楠杨和平陈京华姜筱玮张强许永芳张晓谭小华张志富王洁霍子墨周小康刘俊江李默予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风的差异及其订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的风数据,对两种观测得到风资料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风速等级、观测仪器以及不同区域对观测差异都有影响;针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应的订正,结果显示,按照不同风速等级进行订正的效果最好。
张志富任芝花范邵华
关键词:观测仪器
一种气象数据唯一标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气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气象数据唯一标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气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登记;以及根据登记的气象数据资料信息对气象数据资料进行标识编码以生成气象数据资料标识数据码,所述气象数...
陈楠 杨笛 杨和平 温华洋张强李俊曹磊张志富 金素文 朱华亮 王洁 姜筱玮陈京华 李默予赵琦
适用于全国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被引量:170
2010年
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于气象预警、决策服务、预报验证等非常重要。资料在提供使用前其质量状况应是可知的。在制作的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数据集基础上,并结合国家级台站观测的小时降水资料,通过深入分析错误数据的存在方式,研制形成全国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质量控制方案。该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区域站和国家站,实时和非实时上传的逐小时降水资料自动质量控制。最后介绍了利用该方案对2006—2009年实时上传的全国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的质量评估结果。
任芝花赵平张强张志富曹丽娟杨燕茹邹凤玲赵煜飞赵慧敏陈哲
关键词:区域自动站
全国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系统研制被引量:98
2015年
迄今,中国气象局已在全国建立了55000余个地面自动气象站(含国家级自动站和区域自动站)。为了促进众多台站观测资料质量提高,在实时业务中保障用户用到基本正确有效的数据,2009年底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建设"工程,旨在研制一套基本适用于全国自动站实时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建立台站、省级、国家级资料部门的地面自动站实时资料三级质量控制与反馈业务系统。在探究自动站错误数据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研制了自动站实时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从业务分工与应用角度,设计建立了台站负责质量监控、省级负责质量控制和国家级主要负责质量评估的自动站实时资料三级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已在2400多个国家级气象台站、31个省级和国家级资料部门安装部署与业务应用。通过系统建设与应用,实时上传的自动站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汛期全国自动站逐小时气温、降水数据可用率分别从2009年的88%、83%提升到2012、2013年的98%左右。
任芝花张志富孙超刘一鸣李俊鞠晓慧赵煜飞李志鹏张玮李洪康曾行吉任晓炜刘莹王海军
关键词:自动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