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义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侔”式推论
- 《墨经》的“侔”式推论(以下简称“侔”),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逻辑史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但是,由于囿于传统逻辑的观念和方法,或者没有领会墨辩逻辑的精髓,对“侔”属于何种类型的推理,怎样刻划其逻辑形式,怎么理解“是而然”,...
- 袁正校张忠义
- 文献传递
- 四句否定新解
- 1997年
- 四句否定新解季冠芳张忠义四句否定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就有初步的形式,而到龙树时期臻于完善。四句否定的基本模式常举的是(1)有;(2)无;(3)亦有亦无;(4)非有非无。本文从逻辑的内部否定与外部否定来探求其合理性及不尽完善之处。有的学者认为,龙树的四句模...
- 季冠芳张忠义
- 关键词:逻辑方阵亚里士多德矛盾律
- 关于人们一直误解的一个命题
- 1991年
- 有一个命题,即“非此即彼”,一直被人们误解为不相容选言命题,人们一直认为“此”与“彼”:是不相容的,而且有人进一步说,“非此即彼”是形式逻辑研究的范踌,而“亦此亦彼”是辩证逻辑的范畴,并认为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 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理解,“非此即彼”的涵义。这里的联结词“非……即……”的涵义为“不是……就是……”,这是无可置疑的。我们也曾多次撰文论述,“此”、“彼”等指示代词是中国古典逻辑中的变项,现在,在逻辑中使用它们正是中国古典逻辑的延续。
- 张忠义
- 关键词:亦此亦彼涵义逻辑教材
- 试论因明的三支论式被引量:9
- 1989年
- 因明以陈那而划时代分为古新,新因明最主要的成就是改古因明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三支论式(也叫三支作法)是新因明中的核心问题,因明基本理论研究所探讨的十个主要问题中,有两个问题讨论三支论式。如果能够正确理解三支论式,就可较好地把握新因明的精髓。但是,由于因明典籍晦涩艰深,国内外学者对三支论式的理解不尽一致。就我所见到的材料,学者们大多是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把三支论式或比为三段论第一格AAA式,或比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或比为由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转化来的三段论。姑且把以上三种比较研究称为三说,即三段论说,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说,转化说。
- 张忠义
- 关键词:三支论式假言三段论假言命题直言命题直言三段论
- 试谈中国名辩学的命题逻辑模式
- 在古希腊逻辑史上有两种重要逻辑类型: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辑,另一种就是斯多阿学派创立的命题逻辑类型。后者的5个推理模式(也称为不可证式或非被证明的论证)为世人瞩目。这5个推理模式为: 一、如果第一则第二;第一,所以第...
- 张忠义
- 关键词:名辩学墨家学派命题逻辑
- 文献传递
- 对单称命题划归为全称命题的商榷被引量:1
- 1995年
- 对单称命题划归为全称命题的商榷张忠义国内绝大多数教材都把单称命题(判断)划归为全称命题。国内比较权威的两本教材《形式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和《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 张忠义
- 关键词:单称命题全称命题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现代逻辑
- 从自然语言逻辑看言语与语言关系
- 1990年
- 国内外有许多语言学专家多用"1+1+1……=1"来表达言语与语言的关系,从逻辑角度看有许多不妥之处。笔者认为用逻辑或集合的公式来表达言语与语言的关系似乎更为合适。
- 张忠义
- 关键词:自然语言逻辑语言关系交际性交际作用语言内容
- “侔”的“是而然”符合混合关系三段论规则
- 1994年
- "侔"式推论是《墨经》中的一种推理形式,其中的"是而然"是一种关系推理,遵循混合关系推理的五条规则,,所以是正确的混合关系三段论,而"侔"式推论的错误式"是而不然"等都是违反混合关系三段论的规则的.由此可见墨辩学者的认识之深刻,,不能不令人惊叹。
- 张忠义张安虎
- 关键词:直言三段论白马
-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存在的逻辑错误被引量:1
- 1995年
-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以下简称《提要》)是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的语法系统。但是,正因为新,就难免有不足之处,虽然是瑕不掩瑜,还是有指出的必要。本文试从逻辑角度指出《提要》之不足。 在划分上,《提要》是这样排列顺序的:2、词;3、短语;4、句子;5、复句;6、句群。这从逻辑的划分上看,是违反了“划分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这条规则是说,在划分时子项的外延相加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上述划分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因为分述中排列的这些划分出来的子项相加,并不等于语法系统这个母项,即还缺少语素这个子项。虽然在概述中提到语素,即1.1语素;1.2词;1.3短语;1.4句子;1.5句群,但是,在后面分述各子项时,却没有提语素,为了使后面分述不违反划分规则,还应有语素与其它子项并列出现。 我们都清楚,句于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应包括单句与复句两种,这可以从《提要》的概述中把单句与复句同列于句子里加以说明得到佐证。
- 张忠义王明海
- 关键词:语法系统介宾短语主谓短语名词短语特殊句式
- 对新因明逻辑的理解——与日本末木刚博教授商榷
- 1991年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末木刚博是专攻世界逻辑比较思想的。他在《现代逻辑学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书中,对中国、印度、希腊的逻辑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且用现代逻辑工具解释了印度逻辑学,尤其是对“新因明逻辑”的解释所下的功夫最大。用现代逻辑方法对“新因明逻辑”加以研究解释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澄清新因明逻辑中的一些含混问题,把自然语言的一些含义用表达式明确地表达出来,这可把因明研究引向深入。但是,由于因明典籍是用晦涩艰深的古文写成的,极易产生歧解,而对原文理解的误差,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本文就新因明逻辑中的“因三相”、“三支论式”、“九句因”中的一些问题与末木刚博教授商榷。一、关于因三相《问题》把因三相中的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第三相“异品遍无性”分别表述为“
- 张忠义
- 关键词:三支论式因三相直言三段论因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