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忠甫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杀虫
  • 2篇棉铃
  • 2篇棉铃虫
  • 2篇棉铃虫病毒
  • 1篇毒杀
  • 1篇多角体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杀虫剂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物杀虫剂
  • 1篇棉铃虫病毒杀...
  • 1篇昆虫
  • 1篇昆虫病毒
  • 1篇核多角体病毒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杀虫剂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张光裕
  • 2篇张忠甫
  • 2篇孙修炼
  • 1篇张患信
  • 1篇张忠信

传媒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棉铃虫病毒杀虫剂新剂型(乳悬剂)开发和应用研究
张光裕张患信孙修炼张忠甫
一、成果内容简介、关键技术、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外首次成功研制出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商品化的新剂型-乳悬剂,筛选出优良的乳化剂,使病毒乳悬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扩散性能和悬浮性能。从超微结构、生物毒力、结构多钛、限制性内切酶...
关键词:
关键词:昆虫病毒棉铃虫病毒核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病毒杀虫剂
棉铃虫病毒杀虫乳悬剂的生产及其药效试验被引量:12
1995年
成功研制出棉铃虫病毒(NPV)杀虫乳悬剂,改进了生产工艺和设备,建立了棉铃虫的室内品系,提高了生产效率,建立了产品的检测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促使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商品开发获得成功。大田试验证明,病毒乳悬剂的防治效果,相当于当前推广的化学农药,优于原病毒可湿性粉剂。相同剂量(0.53一1.07×10(10)PIB/公顷)的病毒乳悬剂可使虫口平均减退91.7%,而病毒可湿性粉剂为83.7%。
张光裕孙修炼张忠信张忠甫万富芳
关键词:棉铃虫生产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