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昕博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皮肤
  • 3篇皮肤鳞癌
  • 3篇皮肤鳞状细胞
  • 3篇皮肤鳞状细胞...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癌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基因
  • 3篇甲基化
  • 3篇P16基因
  • 2篇蛋白
  • 2篇头孢
  • 2篇头孢曲松
  • 2篇肿瘤
  • 2篇疗效
  • 2篇基因甲基化
  • 2篇P16基因甲...

机构

  • 10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张昕博
  • 9篇刘彦群
  • 9篇魏志平
  • 1篇钟连生
  • 1篇周琳
  • 1篇张兴洪
  • 1篇金鑫
  • 1篇权晟

传媒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6
  • 4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魏志平刘彦群张昕博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
雷公藤多甙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有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雷公藤多甙以及甘草酸二铵进行口服治疗,同时进行面部冷敷;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进行口服治疗。进行两个月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6.7%,对照组33.3%,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甘草酸二铵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张昕博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甘草酸二铵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
红皮病型银屑病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红皮病型银屑病,不规则使用糖皮质激素、中药的不合理应用、感染为其主要诱因。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结论合理规范的治疗是影响红皮病型银屑病预后的重要因素。阿维A联合雷公藤多甙、甲氨喋呤、环孢素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效果好,复方甘草酸苷作为辅助用药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张昕博刘彦群魏志平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诱因
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2种药物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30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20)静脉输注阿奇霉素0.5g,B组(n=10)静脉输注头孢曲松3.0g,均每日1次。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A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感染性荨麻疹较头孢曲松疗程更短,临床症状改善更快,疗效更高。
刘彦群张昕博魏志平
关键词:头孢曲松阿奇霉素
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18例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住院的SSS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SSS的疗效。
张昕博刘彦群魏志平
关键词: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头孢曲松钠糖皮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p16基因及其与皮肤鳞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05年
p16基因是一种多肿瘤抑制基因,在皮肤鳞癌中其失活机制包括缺失、点突变和甲基化。皮肤鳞癌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进一步明确p16基因的失活机制及其与皮肤鳞癌的相关性,对皮肤鳞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昕博刘彦群魏志平
关键词:皮肤鳞癌P16基因失活机制多肿瘤抑制基因点突变甲基化
扁平苔藓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影像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的影像特征。方法:应用皮肤CT对5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进行扫描,并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病理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的典型皮损均可见到真皮乳头及其周围大量圆形、高折光性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真-表交界处指环状结构的破坏(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其中4例患者皮损可见颗粒层局灶性楔形增厚以及棘层细胞不规则增厚。结论:皮肤CT作为一项新技术,可以作为扁平苔藓的重要辅助诊断技术。
权晟魏志平刘彦群金鑫钟连生周琳张昕博张兴洪
关键词: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扁平苔藓
p16基因甲基化及P16、Cyclin D1、pRb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P16、Cyclin D1和pRb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意义;研究p16基因甲基化是否与原发性皮肤鳞癌的发生有关。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限制性内切酶甲基化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皮肤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P16、Cyclin D1和pRb蛋白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皮肤鳞癌组织P16蛋白、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7.5%;P16蛋白表达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62,P=0.008)。皮肤鳞癌中P16蛋白和pRb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07,P<0.05)。p16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42.5%。2级皮肤鳞癌组织中P16蛋白及p16基因甲基化阳性表达率比1级鳞癌组织显著增高(P<0.05),而Cyclin D1和pRb阳性率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16蛋白及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Cyclin D1和pRb阳性率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存在P16蛋白低表达、CyclinD1高表达的异常表达现象,两者的表达相互抑制,呈显著负相关;P16蛋白和pRb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16基因甲基化与皮肤鳞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关系。提示p16基因甲基化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魏志平刘彦群张昕博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甲基化CYCLIND1PRB
p16和pRb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p16、pRb蛋白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皮肤鳞癌组织中p16、pRb的表达。结果:p16、pR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2.5%。两者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1)。结论:在原发性皮肤鳞癌中存在p16和pRb的异常表达现象,两者的表达相互抑制,呈显著负相关。
刘彦群魏志平张昕博
关键词:皮肤鳞癌P16PRBPRB蛋白免疫组织化学SP法阳性表达率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近年来研究显示,p16基因第1外显子5'CpG岛的高甲基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特别是在一些过去未发现有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肿瘤中也发现由p16基因甲基化而引起的基因失活.我们应用限制性内切酶-PCR法对40例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以探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否与p16基因甲基化有关.
张昕博刘彦群魏志平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正常皮肤组织P16基因缺失多种肿瘤皮肤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