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延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乳化液膜提金研究—氰化浸出贵液中提金及回收氰化钠的工艺研究
- 1992年
- 提出了一种从氰化浸出贵液中提金及回收氰化纳的新工艺流程,建立了10t/d处理量的中试规模的自动分散的乳化液膜连续逆流分离装置。研究了传质的一些因素,如载体、内相试剂、相比(乳液与原料液体积之比),外相pH及分散颗粒大小等因素,提出了连续逆流分离装置的操作参数。经实验证明,用该工艺流程能有效地从含金1~3ppm的氰化浸出贵液中,将金富集浓缩50倍,同时使排放液中的游离氰根离子浓度低于0.5ppm,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根据中试试验结果,进行了经济估算,证明液膜法较经济合算。
- 金美芳温铁军林立刘凤芝张春延赵彤章元琦
- 关键词:液膜提金氰化钠回收
- 乳化液膜破乳及破乳后膜相溶液的回用研究
- 1992年
- 一、前言破乳技术在液膜分离新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液膜提金且回收氰化钠用的乳状液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要求破乳后的膜相能够反复使用且不影响萃取效能。因此,破乳难度较大。常用的破乳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加热法和电方法。在液膜破乳中由于化学破乳剂的加入会影响油相的重新制乳。因此不宜用于表面活性剂液膜的破乳。而加热法和物理法都难以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目前国际公认唯一有工业前途的液膜破乳手段是高压静电法。早期的静电破乳装置是两块金属板上直接通以工频高压电,乳状液在金属板间。但这种裸电极破乳会发生激烈的放电现象。产生的电火花会破环表面活性剂。而且当乳状液的相体积比Φ较大,体系加上电压后,乳状液的电阻急骤的降低,乳状液的温度急骤上升,电极之间易造成'短路'。因此裸电极危险性大,难以操作且电耗较高。黎念之博士用绝缘电极代替裸露电极。
- 林立金美芳温铁军刘凤芝张春延赵彤章元琦
- 关键词:氰化钠回收
- 液膜萃取中试设备的设计
- 1992年
- 一、工艺流程及设备简介整个液膜萃取法的工艺流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制乳设备、萃取设备、破乳设备。萃取操作时含金、氰的浸出液经过调酸预处理后,由萃取塔的上部进入塔内,乳液由塔的下部送入,藉塔内的搅拌作用分散成细小而均匀的颗粒,呈旋涡状沿轴向运动与浸出液均匀接触。浸出液自上而下于塔底排出,乳液自下而上于塔顶溢出进入破乳器。
- 温铁军金美芳林立刘凤芝张春延赵彤章元琦
- 关键词:金
- 一种乳化液膜法提金及回收氰化钠工艺
- 一种乳化液膜提金及回收氰化钠工艺方法,是由氰化、制乳、液膜提取,破乳及电解精炼几个主要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制乳工序中内相溶液中水溶性反萃剂是采用碱、碱性盐或者在碱中添加一定盐。这种工艺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金回收率高(可...
- 金美芳温铁军林立刘凤芝张春延
- 文献传递
- 一种乳化液膜法提金及回收氰化钠工艺
- 一种乳化液膜提金及回收氰化钠工艺方法,是由氰化、制乳、液膜提取,破乳及电解精炼几个主要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制乳工序中内相溶液中水溶性反萃剂是采用碱、碱性盐或者在碱中添加一定盐。这种工艺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金回收率高(可...
- 金美芳温铁军林立刘凤芝张春延
- 文献传递
- 乳化液膜提金的研究——氰化浸出贵液中提金及回收氰化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1992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氰化浸出贵液中提金及回收氰化钠的新工艺流程,建成了10t/d 处理量的自动分散乳化液膜连续逆流分离装置。研究了载体、内相试剂、相比(乳液与原料液体积之比)、外相pH 及分散颗粒大小等影响因素,提出了连续逆流分离装置的操作参数。实验证明:用该工艺流程能有效地从含金1~3 mg/L 的氰化浸出贵液中,将金富集浓缩50倍,同时使排放液中的游离氰根离子浓度低于0.5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根据中试试验结果,进行了经济估算,证明液膜法较经济合算。
- 金美芳温铁军林立刘凤芝张春延赵彤章元琦
- 关键词:液膜氰化钠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