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机械工程更多>>
-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细胞靶点研究被引量:58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产生作用的准确细胞类型。方法分别使用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细胞(Rat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PC12)和大鼠动脉内皮细胞(rat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SUVRAEC)构建氧气葡萄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e-2-y1)-2,5-b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进行细胞活性检测,观察单纯损伤细胞与各剂量丁苯酞处理后的细胞活性。同时,采用1,1-二苯基-2-苦基偕腙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检测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丁苯酞各剂量组对PC12和SUVRAEC的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均不能抑制自由基离子。丁苯酞处理使经受氧气葡萄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SUVRAEC细胞活性增加约15%,约90%的细胞活性得到有效保护,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而对PC12的细胞活性则无明显作用。结论丁苯酞对PC12和SUVRAEC均无毒性作用,不具有直接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丁苯酞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对神经元的作用相对较弱。
- 赵嘉李玲裴中张波魏欢黄如训
- 关键词:丁苯酞卒中神经元内皮细胞
- 少年型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一家系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及基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1个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少年型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RPLA)家系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及基因改变的特点。方法详细收集该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两姐弟少年型DRPLA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诱发电位、头颅MRI及外周血中肌萎缩蛋白-1基因5号外显子CAG重复序列进行收集、检测及分析。结果该家系共有患者4例,先证者是两姐弟,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弟弟癫痫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的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和智力低下。姐姐症状稍轻,伴有轻度的记忆力下降,尚可完成简单的工作。脑电图均可见棘慢、尖慢波,体感诱发电位均提示皮质中枢段病变,P300潜伏期延长。头颅MRI见大脑皮质、脑干、小脑明显萎缩(弟弟),大脑皮质、脑干、小脑轻度萎缩,T2 FLAIR像大脑皮质多发散在点状异常高信号影(姐姐)。外周血DRPLA基因检测CAG重复次数为15/68次(弟弟)和15/64次(姐姐)。结论少年型DRPLA患者常伴有癫痫发作,以肌阵挛发作常见,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多种发作类型。DRPLA临床表型复杂多样,脑电图、诱发电位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进一步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诊断。
- 刘红英解龙昌苏晨高庆春张波李又福张莹
- 关键词:电生理学基因测定
- 生物反馈改变正常人群生理机能的非线性研究
- 目的 生物反馈对多种心身疾病有确切疗效,但其内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同步记录生物反馈过程中脑电、心电的变化,并借助近似熵(ApEn)和交叉近似熵(Cross-ApEn)这一权威性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评估方法,以探索生物反馈过...
- 张波傅贤吴丽刘红英李又福张伟劲李现亮高庆春
- 脑梗死后同侧丘脑腹后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组织蛋白酶B对其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观察皮层脑梗死大鼠同侧丘脑腹后核(V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血管新生的情况,并初步探讨组织蛋白酶(Cts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dMCAO)模型。dMCAO术后,60只大鼠腹腔注入CtsB特异性抑制剂Ca-074ME(5 mg/dg)1次(Ca-074ME组),60只注入等体积1%DMSO(DMSO组),40只未予注药的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假手术组)。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dMCAO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检测及CtsB酶活性测定,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dMCAO术后6 h同侧VPN即可见VEGF表达,7 d达高峰,14 d后明显减少,Ca-074ME组和DMSO组VEGF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上。dMCAO术后3 d同侧VPN可见BrdU+/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vWF)+新生内皮细胞,dMCAO术后7、14 d内皮vWF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大鼠皮层脑梗死后同侧VPN神经元时序性表达VEGF并促进局部血管新生,CtsB可能未参与其中VEGF生成的调节。
- 侯清华许轶曾进胜解龙昌张波高庆春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梗死组织蛋白酶B
- 生物反馈改变正常人群生理机能的非线性研究
- 目的 生物反馈对多种心身疾病有确切疗效,但其内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同步记录生物反馈过程中脑电、心电的变化,并借助近似熵(ApEn)和交叉近似熵(Cross-ApEn)这一权威性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评估方法,以探索生物反馈过...
- 张波傅贤吴丽刘红英李又福张伟劲李现亮高庆春
- 关键词:生物反馈脑电心电近似熵
- 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1)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和通讯接口模块;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之间通过通讯接口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显示装置连接;2)信号...
- 高庆春黄楚明傅贤李现亮张波梁兵黄如训
- ^1H-MRS对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作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 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脑转移瘤和胶质瘤的肿瘤强化区、瘤周区和对侧正常区进行细 胞代谢水平的检测,试图找出恶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例恶性胶质瘤和11例 脑转移瘤患者,先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再对瘤体实质部分、瘤周、对侧正常区行1H-MRS检查,对两种肿瘤的瘤 体、瘤周、对侧正常区的胆碱/肌酸(Cho/Cr)、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乳酸/肌酸(Lac/Cr)进行比较。 结果 11例脑转移瘤中,原发瘤分别为乳腺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肺癌。20例恶性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Ⅲ级13 例,Ⅳ级7例。两种肿瘤瘤体内代谢物浓度的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转移瘤瘤周Cho/Cr为0.719±0.287,恶 性胶质瘤瘤周Cho/Cr为1.506±0.84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t=2.118,P=0.043)。结论 在传统MRI图像的基础 上,利用1H-MRS对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瘤体强化部分的检查不能对二者作出可靠的鉴别,对瘤周的Cho/Cr的检查 是鉴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重要手段,胶质瘤的瘤周Cho/Cr水平比转移瘤高。
- 孙庚喜罗柏宁张波
-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波谱
- 神经梅毒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5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24例早期临床表现为脑卒中样症状,占46.15%;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脑脊液检查蛋白质水平升高者占75.00%(36/48),压力升高者占35.42%(17/48),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者占52.08%(25/48)。头部CT、MRI改变以多发、大小不一的梗死灶为主。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 张帆娟李玲张波徐雪
- 关键词:神经梅毒脑血管意外密螺旋体苍白
- 肌电生物反馈对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总数30人的健康正常受试者纳入研究,按照表格法随机分为生物反馈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生物反馈组20人,对照组10人。该试验采用肌电生物反馈作为反馈方法,记录两组试验前后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每次生物反馈试验后间隔3天,作为一个生物反馈阶段,总共进行7个阶段。结果生物反馈组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在试验前、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脉动指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生物反馈组在试验前、后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随着生物反馈次数的增加而增快(P<0.05),而脉动指数则随之而降低(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能够增加正常人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降低其脉动指数,且随着生物反馈次数的增加而呈现累积效应。
- 傅贤张波高庆春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血流速度经颅多普勒
- 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1)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和通讯接口模块;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之间通过通讯接口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显示装置连接;2)信号...
- 高庆春黄楚明傅贤李现亮张波梁兵黄如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