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英

作品数:66 被引量:51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3篇大豆
  • 22篇菜用
  • 22篇菜用大豆
  • 10篇栽培
  • 10篇生长期
  • 9篇生殖生长
  • 9篇生殖生长期
  • 8篇籽粒
  • 7篇蔗糖
  • 7篇钾肥
  • 5篇选育
  • 5篇施用
  • 5篇钾肥施用
  • 5篇高产
  • 5篇大豆产量
  • 4篇栽培技术
  • 3篇蛋白质
  • 3篇育种
  • 3篇栽培方法
  • 3篇遮阴

机构

  • 66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吉林师范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哈尔滨市农业...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农垦科...
  • 1篇吉林省农业技...

作者

  • 66篇张秋英
  • 31篇刘晓冰
  • 22篇金剑
  • 20篇李彦生
  • 17篇王光华
  • 17篇李艳华
  • 12篇刘居东
  • 12篇潘相文
  • 10篇周克琴
  • 8篇杜明
  • 7篇王程
  • 7篇刘兵
  • 7篇田博文
  • 6篇韩秉进
  • 5篇王国栋
  • 4篇张兴义
  • 3篇谷思玉
  • 2篇夏永茂
  • 2篇马光波
  • 2篇杨恕平

传媒

  • 26篇大豆科学
  • 6篇土壤与作物
  • 4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大豆通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大豆科技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第24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大...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离子束辐照大豆籽粒当代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我国目前大面积推广的11个大豆品种,选用6个辐照剂量初步研究了重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籽粒对其M1代植株出苗率、生育表现、存活率和单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处理后,出苗迟缓、真叶发皱、幼苗黄化,出苗期晚于未处理对照4~5d,而且生长迟缓、苗弱苗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植株多数死亡、存活率低。150Gy剂量处理可增加M1代单粒重,但过高的辐照剂量存活率低,不利于产生大群体而进行下一代有效的变异选择。建议应用重离子束处理大豆籽粒时,以100Gy以下辐照剂量为好。
张秋英余丽霞李彦生杜艳李文建刘晓冰
关键词:辐射育种重离子辐照剂量大豆出苗率存活率
菜用大豆食用品质及调控
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菜用大豆食用品质与籽粒中不同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了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食用品质组分(蔗糖、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蜜三糖及水苏糖)积累过程及关键酶的调控;探讨了氮素、钾...
张秋英李彦生杜明刘长凯
关键词:菜用大豆食用品质关键酶
文献传递
大豆根际未培养与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际养分有效性、植物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等关系密切,不同植物间、同一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之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利用从两种基因型大豆根际土壤中直接提取和从平板培养菌落提取的微生物DNA为模板,采用细菌通用引物GC-357f和517r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的DGGE图谱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根际土壤未培养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大,而在土壤浸提液和NA培养基上形成的可培养的细菌群落结构受培养基种类和接种浓度(10-2和10-3)影响较小,但受不同大豆基因型影响而产生了差异。对DGGE条带进行分析表明,大豆根际未培养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明显高于可培养细菌,说明培养过程是一个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微生物的信号得到放大,而大量的微生物信息缺失。对主要DGGE条带测序显示,大豆根际有三大类细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ir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ira)中的γ-Prote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未培养和培养细菌中都表现为优势种群。与培养细菌相比,变形杆菌门中的β-Prote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在可培养细菌中占优势,而在未培养细菌中丰度较低。结果证明,大豆根际细菌经培养后已使原有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对原位细菌群落结构的认识。
徐艳霞王光华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
关键词:大豆根际细菌群落
菜用大豆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0年
菜用大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卫生品质、储藏品质及加工品质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对菜用大豆品质的组成及其主要组分的认识,重点分析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措施和采食期对菜用大豆品质影响,并从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的途径和高产栽培2个方面提出了菜用大豆持续发展的建议。
张秋英李彦生王国栋宫学凯周克琴李艳华韩秉进
关键词:菜用大豆
生殖生长期光富集及遮阴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大豆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其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对3个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系)生殖生长期进行不同的光处理,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高密度(54株·m^-2)、中密度(27株·m^-2)和低密度(14株·m^-2)群体光富集及遮阴对大豆植株产量及其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富集处理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在低、中和高密度条件下,不同品种(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6.2%~57.2%、27.7%~71.7%和10.8%~61.4%。遮阴显著降低大豆荚数和产量,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产量相应减少幅度分别为37.1%~46.1%、34.4%~49.7%和41.7%~55.0%。光富集显著增加大豆主茎中下部节位的荚数,在低密度群体下,3个品种大豆主茎1~6节位的荚数分别由7.5个增加到17.3个、5.6个增加到10.1个和6.9个增加到17.2个,并显著减少底部节位的空荚率。光富集和遮阴有增加和减少每荚粒数的趋势,在低密度群体下,光富集使海339每荚粒数显著上升,由2.17上升到2.36,在中密度和高密度有使其每荚粒数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低密度和中密度下,黑农35每荚粒数显著上升,分别由1.93和1.78上升到2.26和2.13,在高密度下,光富集也使垦农18每荚粒数显著上升,由1.89上升到2.08。在低密度下,遮阴使垦农18每荚粒数由2.17减少到1.97。光富集和遮阴对粒重也有一定影响,在低密度群体下,遮阴增加垦农18和海339粒重8%~11%,而在高密度群体下,遮阴降低海339百粒重17%,百粒重的变化与种植密度及品种有关。单株荚数和粒数的改变是对产量贡献最大的因子。
刘兵王程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Stephen J.Herbert
关键词:大豆遮阴
高产优质绿色菜用大豆品种的繁育技术
张秋英
利用现有50多个菜用大豆品系进行品种的筛选及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措施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工作,完成了40份杂交组合,得到了180份后代材料,其中1份通过了专家田间鉴定,有望通过审定定名。通过研究发现菜用大豆品种间始花期,最...
关键词:
关键词:菜用大豆栽培
大豆炸荚特性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探究大豆炸荚的形态学特征和调控机制,本文从荚的表观形态、解剖结构和荚壁的形态学,炸荚的物理张力、荚果水分含量和环境中相对湿度的作用,调控炸荚的关键酶和内源激素的生理学以及炸荚基因的定位、标记和克隆等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重点综述了有关大豆炸荚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相关作物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大豆炸荚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为解析大豆炸荚机制和创制抗炸荚的大豆新种质提供参考。
涂冰洁刘晓冰刘长锴王雪李彦生张秋英
关键词:大豆炸荚基因
钾肥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2个菜用大豆为材料,在正常氮磷肥基础上,设置4个水平钾肥施用量作为种肥,并分别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喷施30kg·hm-2K2SO4,研究了钾肥对菜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作种肥能显著增加生殖生长期菜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2个品种叶绿素总含量均在钾肥施用量120kg·hm-2时最高。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在盛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中科毛豆1号叶绿素总含量分别增加9.1%、22.7%和13.0%,品系121分别增加33.3%、17.4%和13.0%。钾肥施用量120kg·hm-2时,结荚期叶绿素a含量明显增加,并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比值。叶面喷施K2SO4能显著提高菜用大豆叶绿素总量。相同种肥水平下,叶喷钾肥总体上明显增加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但对鼓粒期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杜明李彦生张秋英谷思玉刘晓冰
关键词:菜用大豆结荚期叶绿素B钾肥
松嫩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
张秋英迟媛扬恕平李盛利孟凯赵英王光华金剑迟育杰
该项研究是在调查了解松嫩平原农区自然、社会经济优势条件面临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松嫩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与对策,使松嫩平原农业...
关键词:
关键词:松嫩平原农业
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根际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际养分有效性、植物生长发育等关系密切。土壤磷素营养的差异可引起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根形态的变化,但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还少有报道。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磷浓度处理对生长在黑土土壤上3个采样时期(V3、R1和R3期)的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对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片段进行解析,对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随生育期而迁移,说明生育时期较磷浓度处理而言是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受不同磷浓度处理产生分异体现在V3期,细菌结构产生分异体现在V3和R1期,说明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豆生育的早期,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这种差异弱化至不明显。
刘俊杰王光华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
关键词:磷浓度黑土细菌群落真菌群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