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

作品数:88 被引量:365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细胞
  • 20篇肿瘤
  • 18篇手术
  • 18篇前列腺
  • 14篇细胞癌
  • 13篇前列腺癌
  • 13篇腺癌
  • 11篇肾细胞
  • 10篇肾细胞癌
  • 9篇蛋白
  • 9篇肾癌
  • 9篇切除
  • 8篇手术治疗
  • 7篇肾上腺
  • 7篇切除术
  • 7篇静脉
  • 7篇超声
  • 6篇多普勒超声
  • 6篇腺肿瘤
  • 5篇输尿管

机构

  • 87篇复旦大学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作者

  • 87篇张立
  • 54篇王国民
  • 42篇孙立安
  • 40篇张永康
  • 38篇林宗明
  • 35篇郭剑明
  • 27篇许明
  • 27篇朱同玉
  • 19篇刘宇军
  • 19篇陈海蛟
  • 12篇张建平
  • 12篇王杭
  • 11篇戎瑞明
  • 7篇姜帅
  • 7篇王浩
  • 5篇徐志兵
  • 4篇武睿毅
  • 4篇鲁继东
  • 4篇张正望
  • 3篇侯君

传媒

  • 2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7篇复旦学报(医...
  • 16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8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相关的肺间质病变发(ILD)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常见并发症,预后不良且死亡率高,是PM/DM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PM/DM相关ILD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治疗上仍以激素为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对I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参与发病的自身抗体、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组织蛋白酶、遗传因素学等方面对PM/DM相关的ILD的发病机制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张立王强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和成骨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在细胞共培养微环境下,观察内皮素(ET)受体拮抗剂阻断内皮素轴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和成骨细胞SaOS2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体外共培养系统,比较前列腺癌细胞PC3和成骨细胞SaOS2在共培养微环境下和单独培养环境下细胞增殖的差异。共培养微环境下,分别以ETA受体(ETAR)拮抗剂BQ123和ETB受体(ETBR)拮抗剂BQ788阻断相应的ET受体,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液中的ET-1浓度,通过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PC3细胞、SaOS2细胞ET-1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比较它们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单独培养比较,共培养微环境下的PC3细胞和SaOS2细胞的增殖数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ETAR拮抗剂BQ123能阻断共培养微环境对SaOS2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部分阻断共培养微环境对PC3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而ETBR拮抗剂BQ788则无显著的干预作用。ELISA结果显示共培养组培养液中ET-1浓度[(14.26±1.06)μg/L/10^5个细胞]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6.58±0.74)μg/L/10^5个细胞,P〈0.05]。RT—PCR结果显示PC3细胞表达ET-1和ETAR,SaOS2细胞只表达ETAR;与单独培养比较,共培养微环境下PC3细胞ET-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PC3细胞和SaOS2细胞ETAR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1及ETAR构成的内皮素轴是共培养微环境中前列腺癌细胞PC3和成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增殖的重要链接因子,而ETAR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抑制PC3细胞增殖。
武睿毅王国民张立
关键词:前列腺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成骨细胞微环境
肾上腺偶发瘤的外科治疗选择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手术指征。方法总结147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资料,分析偶发瘤的手术指征,比较腹腔镜和开放性手术的适应证。147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12.9%),平均直径(8.5±3.9)cm,≤4cm者4例(21.1%),其中肾上腺皮质癌1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良性功能性肿瘤29例(19.7%),平均直径(4.1±2.1)cm,其中≥3cm者22例(75.9%);19例良性嗜铬细胞瘤中24h尿香草扁桃酸升高2例,5例醛固酮瘤中血钾稍低2例,5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腺瘤患者血皮质醇升高,均无明显内分泌异常症状;良性无功能性肿瘤99例(67.3%),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61例(61.6%)。结果147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下手术组102例,开放性手术组45例,2组肿瘤直径分别为(3.4±1.8)cm和(6.7±1.5)cm(P〈0.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6/102)和15.6%(7/45)(P=0.1103)。腹腔镜中转开放手术5例(4.9%),主要见于黏连严重的恶性肿瘤或肿瘤直径〉6cm者。结论肾上腺偶发瘤常见类型为无功能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癌。可疑恶性、有内分泌功能、直径≥3cm的肾上腺偶发瘤应积极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为手术首选;肿瘤直径〉6cm、黏连严重、可疑恶性者应以开放性手术为主。
刘宇军张立孙立安林宗明许明朱同玉张永康王国民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外科手术选择性
内皮素-1对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设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ET-1组。流式细胞仪测定PC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细胞百分比。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及Western blot检测PC3细胞Bcl-2、Bax和Bax/Bcl-2异二聚体的表达。结果紫杉醇+ET-1组PC3细胞的G0-G1(%)高于紫杉醇组,G2-M(%)低于紫杉醇组,凋亡细胞百分比低于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ET-1组PC3细胞的Bcl-2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紫杉醇组,Bax/Bcl-2异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1能逆转紫杉醇对PC3细胞的G2/M期阻滞,并能通过影响Bcl-2磷酸化作用于细胞凋亡通路,减少细胞凋亡,从而降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武睿毅王国民王杭张立
关键词:内皮素-1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紫杉醇凋亡
PC-SPESⅡ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PC-SPESⅡ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DU145和PC-3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Balb/c-nu/nu裸小鼠128只,随机分成两大组,皮大接种DU145或PC3细胞,每组再分成对照、...
刘宇军张建平郭剑明孙立安张立张永康
文献传递
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7月至2010年5月,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464例,术后发生RAP5例(1.1%)。均为男性,左侧2例,右侧3例。对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RA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的解剖学特征按照肾脏测量评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例RAP肾脏测量评分总分8~10分,属中、重度复杂性肿瘤。肿瘤直径3.6cm,平均2.5~5.0cm(直径评分1—2分)。4例呈外生性生长,其中3例≥50%肿瘤体积位于肾实质内(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2分),1例为完全内生性肿瘤(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3分)。肿瘤与肾集合系统的距离均≤4mm(距离集合系统或肾窦评分3分)。4例肿瘤跨越肾极线和(或)肾中轴线(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3分),1例位于下极线下方(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1分),但肿瘤靠近肾门。5例术后3—23d,平均12d,发生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贫血,4例伴有背部疼痛,2例有明显低血容量表现,分别输血1000ml和1800ml。增强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显示RAP主要来源于肾段动脉分支。4例经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愈(3例栓塞1次,1例2次),1例栓塞治疗失败行患肾切除。随访12~30个月,平均21个月,5例肾功能正常,RAP无复发。结论肾部分切除术后迟发血尿的患者均应警惕RAP的可能性。肿瘤位置及其与肾段动脉分支的关系可能是发生RAP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病例、仔细缝合血管断面和肾实质可减少RAP的发生。早期选择性动脉栓塞是RAP首选治疗方法。
刘宇军瞿旭东张建平张立林宗明孙立安郭剑明朱同玉张永康王国民
关键词:肾癌肾部分切除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16例报告)被引量:62
2003年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6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男 4 9例 ,女 6 7例 ;平均年龄 4 3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 3例 ,中段 2 4例 ,下段 6 8例。肾结石ESWL后形成输尿管石街 2 1例。 结果 碎石成功率 90 % (10 4 /116 ) ,其中一次碎石成功者 85 % (99/116 )。术中置镜失败 3例 ,发生输尿管穿孔 4例。 94例随访 1~ 18个月 ,术后 1个月内结石排净 91例。KUB加IVU检查未发现输尿管狭窄。 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孙立安王国民张永康林宗明张立朱同玉许明刘宇军
关键词: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结石回顾性分析
腔静脉后输尿管13例分析
2001年
目的 :提高对腔静脉后输尿管这种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的诊治的认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 ,对 1980~ 1999年我院诊治的 1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诊断、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多见该症的低袢型 ,其IVP显示右肾积水 ,右侧输尿管在L3、4 水平转向内侧 ,其上方扩张并呈反“J”形拉长或呈鱼钩状 ,中下段显示不清或恢复正常行径 ,RP检查显示右输尿管在L3、4 水平转向内侧 ,呈典型的“S”形改变 ,对于不典型病例 ,在保留输尿管导管的情况下结合CT和RP检查有助于诊断。输尿管狭窄段切除 ,端端吻合是比较合适的手术方案 ,可使肾功能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了解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可以早期诊断并予以及时处理该症 ,对于挽救肾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方银忠林宗明张永康张立许明张正望
关键词:腔静脉后输尿管梗阻
前列腺肉瘤14例报告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本院1991年1月~2004年6月共诊治前列腺肉瘤1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前列腺肉瘤占同期收治前列腺恶性肿瘤的3.21%.患者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12例因排尿困难就诊.所有患者体检均发现前列腺质软肿块.10例行血清酸性磷酸酶(PAP)、碱性磷酸酶(AK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均正常.病理显示平滑肌肉瘤7例,横纹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4例,梭形细胞肉瘤2例,不同类型前列腺肉瘤免疫组化染色有各自特征.临床分期:I期2例,II期5例,III期3例, IV期4例.均接受包括手术+放疗、和/或化疗等治疗.1例失访, 11例于确诊后2~12个月内死亡.2例仍存活,其中1例无瘤生存至今18个月,1例带瘤生存至今2个月. 结论: 前列腺肉瘤首发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可以提示前列腺肉瘤,依靠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获得确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前列腺肉瘤的分类.该病预后极差,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
陈海蛟许明张立张永康王国民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肉瘤
浅表性膀胱肿瘤腔内手术方法的选择
2005年
目的:评价浅表性膀胱肿瘤腔内不同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58例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术(TUVBT)113例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TUVBT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TURB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TUVBT组有易于操作、术中视野清晰的优点。其余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TU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较TURBT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林宗明张建平王国民张永康孙立安张立朱同玉郭剑明许明
关键词:膀胱肿瘤电切术电气化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