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蕾

作品数:20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隐喻
  • 8篇语篇
  • 3篇新闻语篇
  • 3篇隐喻表征
  • 3篇隐喻研究
  • 3篇语言
  • 2篇对话性
  • 2篇多模态
  • 2篇宣传片
  • 2篇语境
  • 2篇语言学
  • 2篇政治
  • 2篇政治话语
  • 2篇身份构建
  • 2篇身份建构
  • 2篇话语
  • 2篇国家身份
  • 1篇第一夫人
  • 1篇动态性
  • 1篇学习者

机构

  • 20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0篇张蕾
  • 2篇苗兴伟
  • 1篇陈菲菲

传媒

  • 5篇天津外国语大...
  • 3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2篇话语研究论丛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语言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身份的多模态隐喻建构——以《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中,动态图像、视觉及听觉文字、音乐等多种模态相互补充与强化,激活了"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和"前行"以及"表演"概念域中的"舞台"等概念场景,将"旅程"与"表演"概念域中的语义元素映射到宣传片所体现的主题,从而通过多模态隐喻构建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国家身份。
张蕾
关键词:国家身份多模态隐喻
英汉新闻语篇隐喻表征的比较研究——以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为例被引量:10
2012年
作为一种较隐蔽的语篇表征策略,隐喻表征左右着社团成员对所表征源域概念的理解,是新闻语篇再现和强化现存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比分析英汉新闻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显示双方具有相同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四类隐喻模式,反映了它们宏观上共有的发展和竞争思维模式,以及西方价值观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而相同隐喻模式构建的不同概念场景以及独特的英汉隐喻模式折射出英汉不同的经济理念和奥运经济视角,帮助我们挖掘出相同宏观模式所不能揭示的英汉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上的差异。研究加强了批评语篇分析中的认知解释环节,同时拓宽了隐喻比较研究的视角。
张蕾苗兴伟
关键词:隐喻表征隐喻模式新闻语篇
政治话语中建筑隐喻的未来建构被引量:16
2018年
建筑隐喻在政治话语中普遍存在。政治话语的功能不在于描述真实世界,而在于建构某种未来。从语言、概念和交际视角分析中美领导人演讲中建筑隐喻对未来的建构功能,发现尽管双方的前瞻性建筑隐喻触发了国家是一座建筑和国家发展是建造过程的规约性概念映射,实现了传达政治策略,说服受众为实现政治目标耐心合作的交际功能,但出于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双方的隐喻表达及语境建构出建筑域的不同概念场景,对规约隐喻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扩展或细化,传达了不同的交际意图。
张蕾
关键词:政治话语
公共信函的双重交际模式解析
2010年
基于语料库发现报刊回信具有双重交际功能。在面对特定读者的内部交际中,回信者充当问题解决者,试图通过各种语言策略,包括第二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作为感觉者的心理过程和隐含问答语对,与特定读者进行近似面对面的交流,并使用大量条件句和判断句,增强劝说的强度,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人称代词的无人称用法让回信者顾及到可能面对同样问题的潜在读者。类指句和真实条件句的运用说明所谈论问题的普遍性,力图取得更多读者的认同。显性的主观情态隐喻和真实条件句中的关系过程实现了在外部交际中提供信息并对事件直接作出评判的功能。
张蕾
关键词:语言策略
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口译课程实证研究
2022年
以往有关口译课程的需求分析研究多聚焦于社会需求,较少关注学习者需求。本文以Hutchinson&Waters(1987)的目标需求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自编问卷与非结构性访谈探究了口译课程学生的目标需求。结果显示:(1)学生对口译技能的重视程度最高,主观上也最想学习口译技能,且认为自己的语用能力最为欠缺;(2)学生对于语言基础和语用能力的目标需求存在矛盾。根据该研究结果,本文对口译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提出了建议。
徐可心张蕾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
隐喻研究的语篇转向
2011年
在隐喻研究语篇转向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隐喻在真实语境中的各种功能,即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隐喻不仅能确保语篇的连贯,建立某种人际关系,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人们的情感与态度,还具有表征和构建现实的功能。
张蕾
关键词:隐喻语篇语篇功能人际功能
路径图式在中国国家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被引量:9
2013年
路径图式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结构,在《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的意义构建过程中,通过多种模态(文字、旁白、音乐、动态图像)得以呈现。它所蕴含的时间域、运动域和任务域相互融合,产生了"中国发展是一次旅程"的隐喻性表征,并与平衡图式相交叉,构建出当代中国"和谐快速进步"的积极的国家形象。
张蕾
关键词:国家形象隐喻多模态
李娜自传中女性运动员身份建构的隐喻研究
2019年
本研究通过自传这种叙事语篇探讨女性运动员身份自我建构过程中的隐喻功能。李娜自传《独自上场》的个案研究显示,'战争''自然环境''生命体'等隐喻构建的概念框架与场景凸显了李娜生平中的比赛与情感经历,体现了运动员群体身份的共性。表征概念框架的语言结构即及物系统及其蕴含的评价意义构建了自传者在这些概念框架中承担的角色,实施的行为及其相应的态度,凸显了女性运动员身份的特性。隐喻使用体现出优秀女性运动员兼具男性与女性的性格特征,构建出她们在赛事与情绪认知与管理方面的强势身份。
张蕾陈菲菲
关键词:女性运动员自传身份建构隐喻及物性
报刊语言外来词非常规使用的认知文化本质
2011年
外来词在报纸语言中作为隐喻概念中的源域概念出现,并与汉语词汇共同组成合成词,描述中国社会现象,反映了语言使用者认知事物的普遍规律,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这种主观认知和两种文化的融合必定会丰富汉语语言机制。
张蕾
关键词:外来词文化隐喻
政治话语隐喻化翻译的社会认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文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隐喻化翻译指用译入语隐喻替代源语非隐喻表达的翻译现象,是我国政治话语英译采纳的策略之一。在社会认知视角下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英译本中各类隐喻化译文进行语言、认知与功能等多维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隐喻化翻译属于英语常规隐喻,包括词汇化隐喻、固定搭配以及习语,个别属于新奇隐喻。常规和新奇隐喻化翻译都基于中英文化共享的人身体验和对外部事物的普遍认知,容易为读者接受和理解。它们触发的概念特征和构建的复杂隐喻场景强化了原文语义,增强了论述力度,同时间接表达负面评价,成为满足政治话语外译的有效途径之一。
张蕾
关键词:社会认知隐喻翻译政治话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