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雨

作品数:1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压裂
  • 3篇汽油
  • 3篇纳米材料
  • 2篇血清
  • 2篇压裂液
  • 2篇异二聚体
  • 2篇沙门氏菌
  • 2篇胎牛血清
  • 2篇辛烷值
  • 2篇聚体
  • 2篇二聚体
  • 2篇半定量
  • 2篇半定量检测
  • 2篇SUB
  • 2篇ZORB
  • 2篇磁性
  • 1篇大斜度
  • 1篇大斜度井
  • 1篇氮氧化物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安丘市增塑剂...

作者

  • 17篇张雨
  • 3篇柳云骐
  • 3篇温聪颖
  • 3篇曾景斌
  • 2篇王旱祥
  • 2篇车家琪
  • 2篇唐仕明
  • 2篇崔炳文
  • 1篇张志庆
  • 1篇姜浩
  • 1篇李静
  • 1篇张国栋
  • 1篇高雷雷
  • 1篇何翠

传媒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隔夹层定量刻画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探明储量超过亿吨的海相砂岩整装大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复杂,隔夹层是导致剩余油分布复杂的重要原因。以往对研究区隔夹层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定量刻画比较薄弱,使准确预测剩余...
张雨
关键词:砂岩油藏隔夹层剩余油
基于Au-Fe<Sub>3</Sub>O<Sub>4</Sub>纳米材料的沙门氏菌识别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u‑Fe<Sub>3</Sub>O<Sub>4</Sub>纳米材料的沙门氏菌识别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沙门氏菌识别免疫探针为Au‑Fe<Sub>3</Sub>O<Sub>4</Sub>异二聚体...
曾景斌赵田雨张雨温聪颖刘宏玉崔淑华唐仕明崔炳文
一种杆管类零件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管类零件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包括变频三相异步电动机为摩擦磨损试验提供动力,变行程盘连接所述减速器和连杆与滑杆,将所述变频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步进电机通过加载减速器和丝杠螺母连接管件夹...
姜浩高雷雷张丙辉张雨翟介华赵鸿鹏
文献传递
基于温敏稳泡体系的微泡沫压裂液制备与稳定机理研究
泡沫压裂液作为一种以气体为内相、液体为外相的低伤害压裂液,具有环境友好和用水量少、成本低的优点,其研究与应用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泡沫压裂液的高温稳定性仍然是制约泡沫压裂液规模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当前泡沫压裂液高温稳定...
张雨
关键词:高温稳定性粒径分布
疏水缔合两亲共聚物的溶液性质及其在天然气水合物压裂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合成了新型疏水缔合两亲共聚物,并对其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和流变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两亲单体含量的增加,共聚物表现出更低的临界缔合浓度(CAC),可形成更大聚集数的聚集体,在25℃,剪切速率170 s^(-1)下,0.5%共聚物HPAE10-1溶液黏度达205 m Pa·s;触变实验表明疏水缔合作用形成了可逆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使共聚物溶液具备了优异的黏弹性能,高频时表现出较高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探索了HPAE10-1/有机锆组成的压裂液体系在天然气水合物压裂中的应用性能,发现其对不同粒径的支撑剂都具有良好的悬浮效果、有较低的滤失量,加入破胶剂后在125 min内可使压裂液黏度降低到5 m Pa·s。
张毓琨张志庆张雨张国栋杨春天
关键词:流变性压裂液
超顺磁性纳米簇捕获和分离细菌综合性实验被引量:2
2022年
依托教师的科研成果,设计了“超顺磁性纳米簇捕获和分离细菌综合性实验”。利用高温水解法制得超顺磁性纳米簇,进一步修饰沙门氏菌抗体,构建磁性纳米探针,表征了其形貌、磁性和生物活性,并详细探究了对沙门氏菌的分离效率、特异性及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纳米探针能够快速、特异、高效地捕获和分离沙门氏菌,捕获效率达95%以上,可以直接用于牛奶、血清等复杂体系。该实验内容完整,具有较高的交叉性和前沿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适合在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中开展。
温聪颖张雨曾景斌
关键词:捕获细菌
一种混凝土试块三联模辅助脱模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试块三联模辅助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支座和托板装置。脱模支座为底部装有底板的长方体框架,且其顶面具有定位凹槽。脱模支座的两个长侧面分别安装了竖向贯通脱模支座的六根限位柱;底板上并列安装了三个托板,每个...
张雨刘嘉伟龙卉王安强臧付海李欣然李静
文献传递
EDTA络合吸收法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络合脱硝法是近年来新型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之一,其中EDTA金属络合剂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亚铁络合剂又具有很好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效果。本文考察了以EDTA为配体的几种络合剂的形成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对Fe(Ⅱ)EDTA(EDT...
张雨
关键词:烟气脱除氮氧化物络合剂硫酸亚铁铵
文献传递
基于Au-Fe<Sub>3</Sub>O<Sub>4</Sub>纳米材料的沙门氏菌识别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u‑Fe<Sub>3</Sub>O<Sub>4</Sub>纳米材料的沙门氏菌识别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沙门氏菌识别免疫探针为Au‑Fe<Sub>3</Sub>O<Sub>4</Sub>异二聚体...
曾景斌赵田雨张雨温聪颖刘宏玉崔淑华唐仕明崔炳文
文献传递
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现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要求汽油中的硫质量分数不能超过10μg/g,因此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将持续受到关注。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低的优点,是目前用于汽油脱硫的主要手段之一。了解和认识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组成和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推进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中脱硫活性金属组分、储硫组分、以及载体3种组分的功能与研究进展,分析了每种组分优化对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吸附脱硫过程中的机理问题,以期为未来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管泽坤赵亭张雨柳云骐
关键词:汽油辛烷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