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飞

作品数:68 被引量:93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聚煤
  • 17篇地层
  • 16篇含煤
  • 14篇聚煤作用
  • 14篇层序
  • 12篇层序地层
  • 11篇岩系
  • 11篇煤岩
  • 11篇含煤岩系
  • 10篇地层学
  • 10篇晚二叠世
  • 10篇二叠世
  • 9篇古地理
  • 9篇层序地层学
  • 8篇石炭
  • 8篇煤系
  • 6篇矿物
  • 6篇古生代
  • 6篇二叠纪
  • 6篇沉积学

机构

  • 5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天津理工学院
  • 3篇湘潭工学院
  • 3篇中钢集团天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郑州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北煤炭建筑...
  • 1篇湘潭矿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北京煤炭工业...

作者

  • 68篇张鹏飞
  • 37篇邵龙义
  • 18篇刘钦甫
  • 6篇鲁静
  • 5篇窦建伟
  • 4篇何志平
  • 4篇刘永福
  • 4篇汪浩
  • 3篇彭苏萍
  • 3篇刘长龄
  • 3篇罗忠
  • 3篇王俊桥
  • 3篇巩敦卫
  • 3篇陈济舟
  • 3篇杨荣丰
  • 3篇杨晓杰
  • 3篇罗文林
  • 3篇孙晓燕
  • 2篇李猛
  • 2篇高彩霞

传媒

  • 11篇沉积学报
  • 10篇古地理学报
  • 6篇煤炭学报
  • 4篇地质科学
  • 4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中国煤田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煤层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的回顾与展望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对煤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煤的勘探和煤的利用。含煤岩系沉积学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旋回层理论阶段、沉积模式理论阶段及层序地层学研究阶段。旋回层理论注重含煤岩系重复性...
邵龙义汪浩鲁静李猛李英娇高彩霞王娟张鹏飞
关键词:含煤岩系层序地层聚煤模式
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代表作——《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被引量:1
2005年
张鹏飞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学寒武系奥陶系
北京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本文使用高分辨率环境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北京PM10中的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PM10中的矿物颗粒按其形貌、组成特点可以分为单矿物和矿物集合体两类,矿物颗粒多以不规则的形态出现,形...
邵龙义吕森林李卫军张鹏飞Tim Jones
关键词:微观形貌粒度分布可吸入颗粒物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桂中合山组碳酸盐岩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古盐度和古温度被引量:19
1991年
本文探讨了桂中晚二叠世合山组碳酸盐岩氧、碳稳定同位素的“年代效应”校正及古盐度与古温度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合山组煤系的碳酸盐岩形成于海相环境,校正后的δ~13C在0.07~4.75‰之间,z值>120,且Z值的梯度变化与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用校正后的δ~18O计算出碳酸盐岩形成时介质古温度为12~37℃,且大多在19—29℃,说明晚二叠世该区属温暖或炎热的热带气候。
邵龙义张鹏飞
关键词: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古盐度古温度
北京地区侏罗纪岩浆活动对聚煤作用的影响
2003年
本文以北京侏罗纪煤田为例详细研究了岩浆活动对聚煤作用的影响。聚煤前、聚煤过程中和聚煤后的岩浆活动对煤系的形成和保存都有影响 :煤系形成前和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活动通过控制成煤盆地的基底地形和成煤盆地的水深来影响聚煤作用 ;煤系形成后的岩浆侵入 ,使煤系变质并破坏煤层。
杨荣丰张可能张鹏飞刘钦甫刘新华
关键词:侏罗纪岩浆活动聚煤作用岩浆侵入
含煤岩系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展望被引量:86
1998年
在对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方法以及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注重强调分布广泛的厚煤层实际上是在基准面或海平面抬升过程中堆积的,煤层底面代表海泛面,以煤层之下的古土壤(根土岩)或沉积间断面为代表的暴露事件则把其下的进积期沉积和其上的海侵期沉积分隔开来。
邵龙义窦建伟张鹏飞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煤系海平面地层含煤岩系沉积学
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被引量:18
2002年
中国含煤地层中高岭岩 (土 )分布广泛 ,成矿时代多 ,成因复杂 ,储量丰富 ,质地优良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非金属矿产 ,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在全世界独具特色。本文介绍了中国煤系高岭岩 (土 )资源概况、研究简史 ;根据成分、结构、地质产状等特征 ,提出了中国煤系高岭岩 (土 )的成因类型 ;对生物和有机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结合有机酸溶解矿物模拟实验对其成矿作用做了初步探索 ;最后对煤系高岭岩的某些关键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述。
刘钦甫杨晓杰张鹏飞卞建玲
关键词:成矿机理煤系高岭岩有机质成矿作用
吐哈盆地西山窑组第二段岩相古地理和聚煤作用被引量:9
1997年
吐哈盆地烃源岩主要是早侏罗世八道湾组和中侏罗世西山窑组的煤和碳质泥岩。本文对该盆地主要含煤段——西山窑组第二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种图件,总结出该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并分析了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烃源岩主要形成于三角洲间湾和下三角洲平原,这里沉降幅度中等且陆源供给受到限制。
侯慧敏邵龙义张鹏飞王延斌窦建伟罗忠
关键词:岩相源岩古地理西山窑组盆地聚煤作用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对黔桂地区7条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测定,发现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碳酸盐岩的δ13C值有明显差异,前者δ13C多大于3.0‰,后者多小于3.0‰,进一步对晚二叠世δ13C的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δ13C的变化可能与晚古生代末期聚煤作用的减弱密切相关,后者造成自然界碳库中的12C的富集,从而使得海水以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中的δ13C值降低。此外,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也随陆地植被减少而减少,结果造成大气中的CO2的大量富集,从而进一步产生温室效应,制约生物界的发展。联系到这一阶段生物界的衰亡灭绝,可以认为温室效应是晚二叠世生物逐渐衰亡及晚二叠世末群体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邵龙义沈树忠张鹏飞窦建伟
关键词:晚二叠世碳同位素生物绝灭古生物
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08年
层序地层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方法学科,并在聚煤作用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就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以及煤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近海环境的聚煤作用实际上是海平面(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时提出煤层厚度受泥炭堆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的控制:靠陆一侧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中,厚煤层主要出现在最大海泛面位置;而靠海一侧障壁—潟湖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中,厚煤层主要出现在初始海泛面的位置;但就整个三级复合层序来说,层序中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煤层主要分布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最大的最大海泛面附近的位置。对于中国晚古生代近海型煤系中常见的"根土岩—煤—石灰岩"序列,聚煤作用发生于海相石灰岩"滞后时段",即在海侵之后、海相石灰岩层真正沉积下来之前的时段,这一时段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平衡,有利于聚煤作用发生。
邵龙义鲁静汪浩张鹏飞韩德馨
关键词:沉积学层序地层聚煤模式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