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
- 作品数:33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竞防疫技能 赛兽医风采——首届全国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 2015年
- 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2014年全国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于12月6日在江苏泰州圆满结束。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及现场技能考核,江苏代表队侯斌、汪文斌和缪晓斌获得一等奖,河南、山东等省代表队的邹安民、肖传仕等12名选手获得二等奖。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康震,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世平,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何权等出席大赛开幕式。
- 李文合金萍刘俞君徐一陈慧娟
- 关键词:动物防疫中华全国总工会兽医技能大赛
- 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牛副结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以牛慢性增生性、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是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慢性肉芽肿回肠炎,肠粘膜增厚并形成皱褶。除常规的临床诊断外,牛副结核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法。牛副结核病给畜牧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本病潜伏期长,传播快,加之人工培养副结核分枝杆菌难度又高,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加快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对其综合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牛副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牛副结核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孙雨马世春时建忠魏巍董浩徐一苏增华池丽娟马继红王晓英
- 关键词:牛副结核病流行病学
- H5N1流感病毒M1蛋白免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制备抗人流感病毒H5N1株M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应用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Anhui/1/2005)株M1蛋白,以纯化的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作细胞融合后,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禽流感病毒M1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交叉反应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三株McAb具有型特异性。结论用H5N1禽流感病毒M1蛋白免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性,可用于多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
- 陈爱珺姚立红郭建强徐一刘晓宇贾润清张智清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膜蛋白质类抗体单克隆杂交瘤
- 猪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诊断防治措施被引量:2
- 2014年
- 猪流行性感冒以发生突然、潜伏期短、感染率高和死亡率低为主要特征。猪流感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毒在全世界各国的猪群中普遍存在,近几年也有报道猪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猪感染流感病毒后很容易与其他细菌病发生继发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加快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对其综合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猪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综合性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孙雨马世春魏巍肖开提.阿不都克里木徐一董浩王晓英
- 关键词:猪流感流行病学
-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报道(九) 野兔热被引量:2
- 2014年
- 在该病流行地区,应驱除野生鼠、兔和吸血昆虫,死亡和濒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可能作为生物战剂的有6类23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其中野兔热也在其中。2005年8月26日莫斯科新闻网报道说,俄罗斯中部地区8月初暴发了野兔热,约近100人感染。有美国媒体猜测疫情可能是细菌武器泄露所致。
- 苏增华马继红董浩徐一马世春魏巍孙雨池丽娟王晓英谢巧肖开提.阿不都克里木
-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生物战剂吸血昆虫细菌病土拉杆菌病
- 我国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现状和建议被引量:10
- 2023年
-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畜禽养殖量大,且散养比例较高,每年病死畜禽数量大。病死畜禽如果处理不当,如被养殖者随意抛入江河湖海,或被不法商贩“改头换面”后送上餐桌,不但会增加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风险,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也会威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 徐一蔺东张志远赵婷李扬胡澜王赫
- 关键词:病死畜禽人兽共患病畜禽产品畜牧业生产动物疫病公共卫生安全
-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报道(十三) 利什曼病
- 2015年
- 利什曼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一些带病昆虫叮咬传播。利什曼病一般情况下不能治愈,感染了利什曼病的人很容易在皮肤上留下难以抹去的疤痕。2009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报告的利什曼病案例已经急剧增长到6.5万人左右,而妇女和儿童成了利什曼病在阿富汗攻击的最大主体。
- 马世春马继红董浩徐一魏巍孙雨池丽娟王晓英
- 关键词:利什曼病人畜共患病昆虫叮咬前鞭毛体无鞭毛体
- A型流感病毒M2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应用的流感疫苗主要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膜蛋白HA和NA,但HA和NA存在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问题,需要不断改换制备疫苗用的毒株。解决办法之一是研制一种“通用型”流感疫苗。M2蛋白是流感病毒第三种跨膜蛋白,具有离子通道作用,而且其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 徐一张智清
-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蛋白疫苗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疫苗跨膜蛋白
- 李氏杆菌病被引量:1
- 2015年
-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次因牛奶引起的李氏杆菌爆发,49名病例中14人死亡(占29%)。
一、什么是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可以引起多种动物和人患病的传染病。家畜和人以脑膜炎、败血症、流产为临床特征。由于患畜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转圈运动,也称"转圈病"。
- 马世春苏增华马继红董浩徐一魏巍孙雨池丽娟王晓英谢巧肖开提.阿不都克里木
- 关键词:李氏杆菌病神经系统紊乱接触传染神经症状脑炎型
- 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的融合蛋白是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非必需区或羧基末端与1-3个拷贝的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融合获得的融合蛋白;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5...
- 张智清徐一刘晓宇郭建强姚立红陈爱君
- 文献传递